中国社会中的宗教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发表于2025-05-25
中国社会中的宗教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者简介:
杨庆堃(C. K. Yang)(1911-1999),华裔美国社会学家。
第一位从宽广社会学角度来证明中国宗教存在形式、合理性及历史传统的宗教社会学家。原籍广东南海。1932年获燕京大学社会学学士学位,1934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39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先后任纽约商报编辑、华盛顿大学助理教授。回国后,1948年起任岭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并在广州近郊鹭江村从事农村社区的调查工作。1951年再度赴美,任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1953年任匹兹堡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教授。1970年代在香港中文大学创办社会学系。
编辑推荐:
欧大年:这部著作简直可以被称为研究中国宗教的“圣经”。
弗里德曼:因为杨氏的书,社会学传统在此到达了一个顶峰,他使中国宗教成为一个实体。
赵文词:本书是一部了不起的著作,目前仍未有可与之匹敌的、对中国宗教给予如此全面概述的作品问世。
雷德菲尔德:(杨庆堃是)对中国宗教进行功能分析之第一人。
研究中国宗教的“圣经”、(杨庆堃是)对中国宗教进行功能分析之第一人
《中国社会中的宗教》(精装)
(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
名人推荐:
《中国社会中的宗教》提供了中国自身文化的重要信息,阐述的是对中国社会有着极大影响的宗教、祭祀仪式和信仰。对此,杨庆堃从众多的历史和人类学的资料,特别是地方志中发掘了详细而客观的证据。他最大的贡献就是表明了宗教的仪式和信仰是怎样成为中国社会,包括家庭、阶级、民间团体、行业、经济活动和朝廷,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的。所有的这些阶层、宗教和社会都是相互影响,又互为支撑的。宗教的传统同时又是个人以及社会道德的基础。他所有的这些贡献,都对我本人的研究有很大的影响。
——欧大年(Daniel L. Overmyer)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系中国研究中心教授
杨庆堃的这部著作是研究中国的宗教、社会和文化的经典之作,对我们理解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帮助。杨氏从众多的历史和人类学的资料,特别是地方志中发掘了详细而客观的证据,证明了宗教的仪式和信仰是怎样成为中国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的。宗教和社会各方面相互影响、互为支撑,同时证明了宗教传统构成了个人以及社会道德的基础。
——金耀基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
这部著作是中国宗教研究中最新的尝试:试图把中国宗教作为一个整体来解释,并将其思考和实践融合进社会。迄今,……因为杨氏的书,社会学传统在此到达了一个顶峰,他使中国宗教成为一个实体。
——弗里德曼(Maurice Freedman),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内容提要:
《中国社会中的宗教》是研究中国宗教、社会和文化的经典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宗教的“圣经”。
全书对中国宗教进行了非常全面的分析与阐述,详细考察了中国社会中各种类型的信仰,以及国家政治、经济和儒家学说的关系,描述了中国社会与宗教的整合状况。本书试图回答:在中国社会生活和组织中,宗教承担了怎样的功能,从而成为社会生活和组织发展与存在的基础,而这些功能是以怎样的结构形式来实现的?
中国社会中的宗教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社会中的宗教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中国社会中的宗教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社会中的宗教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书是好书,读完英文版才发现,真的是被译者和她的团队给糟蹋了,错误满篇,肆意阉割却不做任何说明。然而更可悲的是这已经成为大陆学界学术译著的普遍现象,导师带队翻译基本全包给了学生,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导师自己仅仅做简单的统稿,然后就挂上自己的名字便成了个人译著。
评分 评分##原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摘要:儒学是不是宗教的问题,至今仍困扰学术界,学者们莫衷一是。本文通过梳理杨庆堃的宗教社会学分析中对儒学宗教性的阐述,来认识儒学在中国人宗教生活中的角色与作用。杨庆堃从功能主义的视角论证了儒学具备的宗教特质----儒学...
评分##如果说灯光是空间的雕塑师,那概念是历史阐释的雕刻师。创设概念解释历史:一要概念逻辑自洽,二要找到与历史的巧妙结合点。以这标准看,吴思的“血酬定律”是三流概念(使用暴力就与市场自愿交换下的“酬劳”相悖);黄仁宇的“数目字管理”是二流概念(含混不清);杨庆堃的“弥散性宗教”是一流概念。这概念首先帮助大家跳出了“中国是否有宗教”的话语泥塘,开始探索中国宗教史的内在发展规律。更有魅力的是,“弥散性”是受了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影响,帕氏认为,在前现代社会,各种社会子系统经常是交错“弥散”的,比如,卖菜的会根据不同的人情给出不同价格甚至斤两,这就是社会人际关系对经济系统的渗透。现代社会则应该是一种社会分化过程。由此,西方就出现了“制度性宗教”向“个体宗教”的转向。中国的“弥散性宗教”似乎一下又现代起来
评分##就越到后面写的越雷同,不过这也不能怪作者,因为人家在一开始就说了,这本书不是介绍为什么,而是介绍是什么的书,删了第十四章,可以看英文原版。 中国人常被认为是一个缺乏宗教信仰的民族。与其余前现代的人类文明不同,宗教并不是中国社会运作的根本机制,甚至也不是理解中国文明的必要前提,这种独特性一直是诸多争议的核心。杨庆堃先生的这本现已成为经典的著作,正是为了厘清这一事实:不论宗教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多么...
评分 评分 评分##不喜欢代序部分。粗略读了,更像是社会学报告,不像研究。虽然开篇即说更偏向功能性,但读起来更机械性。不知道是翻译的缘故,还是宗教主题原因,或是其他,语句意思间的连接因果逻辑差,大多是必要不充分的解释,只是结果,原因不明。并且译的语句有赋予小说化的情感,但确是研究式的结构。或许是翻译,或许是主题使然。 读着有时还是觉得有些宗教概念中西方混杂。关于diffused religion,觉得有趣。
评分中国社会中的宗教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