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米特裏·迪米特裏耶·肖斯塔科維奇(俄語:Дмитрий·Дмитриевич·Шостакович,英文:Dmitri·Dmitriyevich·Shostakovich,1906年9月25日-1975年8月9日),原蘇聯最重要的作麯傢之一,20世紀世界著名作麯傢之一;生於聖彼得堡,1919—1925年在彼得堡音樂學院學習鋼琴與作麯;1923、1925年先後畢業於鋼琴、作麯專業,以畢業作品第1交響麯的演齣而成名;1927年在肖邦鋼琴比賽中獲奬;衛國戰爭中所創作的第7交響麯享譽世界;1957、1962年先後因第10、13交響麯引起爭論;1960年加入蘇聯共産黨;1975年在莫斯科去世。
所羅門·伏爾科夫(Solomon Volkov 1944- ),
俄裔美國作傢。1944年生於中亞細亞列寜納巴德,1967年畢業於裏姆斯基-科薩科夫國傢音樂學院。他主要研究俄羅斯和蘇聯音樂的曆史和美學,以及音樂感覺和音樂演奏的心理學。
伏爾科夫於1976年到美國,進入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俄國研究所工作。曾在《紐約時報》《新共和》《美國音樂》《音樂季刊》以及美國和歐洲其他多種刊物上發錶過多篇論述音樂的文章。
伏爾科夫的主要著作有《見證——肖斯塔科維奇迴憶錄》《與約瑟夫·布羅茨基談話錄——二十世紀詩歌之旅》《聖彼得堡:一部文化史》等。
《見證:肖斯塔科維奇迴憶錄》是肖斯塔科維奇口述,由伏爾科夫記錄並整理。
肖斯塔科維奇是世界範圍內知名的音樂傢,他的“肖五”“肖七”等名作早已享譽全球,他本人也成為瞭符號化的傳奇。但是,其個人經曆卻並不為世人所熟知。在肖氏晚年,他將自己一生的經曆做瞭細緻的梳理與迴憶。而這本書的齣版,改變瞭無數的指揮傢與樂團對其作品演奏的方式。
在書中,他的迴憶以灰色調為主:權力的陰影下造成的不可逆轉的人格扭麯、麵對人性的抉擇時失去的珍貴友誼、忠於人格卻最終被迫害的悲慘人禍——這些沉重的往事幾乎占據瞭迴憶錄的大部分篇幅。書中也寫到瞭人性的良善——如其和索列爾金斯基、格拉祖諾夫和圖哈切夫斯基等人的真摯友誼。肖氏對朋友們的迴憶飽含深情、非常真摯。書中還涉及不少前蘇聯重要人物:政治、音樂、文學等方麵的大人物一一登場亮相。本書文風節製、準確、細緻、平和。以一種娓娓道來的方式,帶領讀者迴到那個特殊的年代去再次認識這位知名音樂傢——在特殊年代裏,為瞭像人一樣活著,他付齣的努力與飽受的煎熬。
2015年8月9日肖氏逝世40周年,齣版此書以示紀念。
##距離上次閱讀《見證》已經差不多過去五年瞭。那時候是老熊藉給我的,他說這本書已經很難在市麵上尋獲,於是好生珍惜地捧讀瞭一番,記得是過年迴傢坐在自己的小床上傴僂著背讀完的。沒想到這本齣版於1998年、印數不過6200冊的“流亡者譯叢”之一隔瞭八年齣現在特價書店,多虧紅...
評分##老肖真是病弱的肉體中棲息著堅強的靈魂,而且精神強大的人之間相互吸引,另外他說不想給人塑造天使的形象但格拉祖諾夫就是天使啊 最近一直在看的書是《見證——肖斯塔科維奇口述》,這是當年綠老師看完之後,又特地買瞭一本送給我的書。在書架上放瞭很久瞭,最近纔拿起來,一看之下大為喜歡,在書中的很多處摺瞭頁,並且拿筆圈圈點點。我從前並沒有這種習慣,隻是這一次實在是看得高興,就自然而然的忍不住...
評分 評分##人們對肖斯塔科維奇的描述是“溫順謹慎,認真負責,彬彬有禮”,即使在心髒病發作後,在52歲那年因他得骨髓灰質炎(不得不放棄彈奏鋼琴)對訪客仍竭盡全力站起來歡迎。二戰時期,肖斯塔科維奇在列寜格勒深愛著他的教師職業,從不缺課,為每位學生量體裁衣靈活教學,熱心為有睏...
評分##肖斯塔科維奇以一種極為個人化的敘事對人文主義者、大師與巨匠當然還有革命導師一一袪魅。對音樂深入生命之愛指引著他觸類旁通地對文學做齣瞭充滿充滿洞察力的判斷,無論是對於果戈裏、契訶夫這些其實俄國人更偏愛的作傢的認知,甚或對於莎士比亞的理解,肖的敘事都洋溢超越文學學院派的感受力。尤金娜被翻譯為“癲僧”,不知和“聖愚”是否為同一詞。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