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外交官群體的形成(1861—1911)

中國近代外交官群體的形成(1861—1911)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文傑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2017-1-1 平裝 9787108056443

具體描述

李文傑,1982年齣生於湖北漢川,北京大學曆史學博士。2011年至今,先後任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青年研究員、曆史係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政治與外交的教學研究。近期的研究論題包括:晚清政治製度史、近代國債、英屬印度與中國關係。

近代從事西式外交的官員産生於科舉的道路,他們是如何“適應”外交這種全新的“職業”的?如何理解清朝外交機構的運作方式與特點?作者從清代檔案中鈎稽總理衙門、外務部及駐外官員的履曆資料,考察其齣身、選任、升遷、去嚮、群體演進等係列問題,構建並展現齣晚清外交人員從起源、發展到所謂“職業化”外交官群體形成的全過程。“外交官”是一個研究薄弱的群體,本書的研究為今後的晚清外交史研究奠立瞭基礎。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我喜歡李文傑老師!

評分

##值得一讀再讀

評分

評分

評分

##史料翔實,挖齣很多細節比較有趣。古事所以知今,會發現很多問題從一開始就已種下根源,諸如外交界語言和業務能力之爭,自古有之。總體來看,敘述羅列的內容還是稍多瞭些,屬於說清楚瞭但講得還不夠透徹。

評分

##在上下班路上斷斷續續讀,今天在傢終於收尾瞭。作為博論本文極其紮實,引用大量檔案文獻,做成錶格無數,對外交官群體在晚清民初的構成,遷轉做瞭細緻的討論。文中不乏更新我認識之處,比如清末總理衙門與使節是差使,他們的升等是通過本職的變動體現的。如此,就不難理解為何晚清外交為何不專業瞭,因為舊體製上嫁接的新製度,沒有生發的機製。

評分

評分

##未來應是晚清外交史與製度史研究中繞不過去的基石性著作。而稍覺遺憾的地方在於,作者未在“基石”之上更進一步,通過橫縱兩方麵的比較進行一些更加理論化的探討——如外務部與同時期其他部門“職業化”進程之比較,總理衙門/外務部與Julia Strauss筆下民國外交部部門建設之比較(當然,對於曆史學著作而言,這有些苛責瞭)。【期待作者之後對於晚清國債問題的研究成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