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凡•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
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传记作家。
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识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是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一九三四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和巴西。一九四二年在孤寂与幻灭中自杀。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以及作家和历史人物传记《三大师传》等。
《三作家传》是茨威格传记代表作之一。
斯台芬•茨威格从世界文坛上选择了三位作家作为他研究的对象,从心理分析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来研究这三位作家的生活和创作,他们是意大利作家卡萨诺瓦、法国作家司汤达和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茨威格认为,这三个作家代表了三个不同的创作阶段,一级高于一级。卡萨诺瓦是原始阶段,他的作品无非是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白描一番,一一诉之于纸,未加评论,未作分析。而司汤达是心理学阶段。到了托尔斯泰则更进一步,进入道德、宗教阶段。
##和三大师传一样的写法,花了一半篇幅将第三位俄罗斯的作家条分缕析、进行了分层解读。不过好像更喜欢前两位作者,因为他们都是只顾满足自己写作欲望,没有丝毫迎合社会和市场的想法,当然就能够为所欲为地写作。卡萨诺瓦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也就谈不上读过他的书,说他过了极其真实的一生。但是说后来几乎所有的有关他生活年代电影的场景布置,都直接取自他的作品不会有任何错误。也没想到司汤达是作者为了躲避麻烦而采用的笔名。这个貌似无才又落魄的庸人借助拿破仑身边红人亲戚的荫庇而坐享奢侈,实在羡慕嫉妒恨。如果不是若干年后一个学生的偶然,他也只能作为世人不知的庸人存在过而已。 说半天,茨威格真的是优秀。
评分##当你对别人的“自我描述”进行分析的时候,你也在同时描述着自己: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235239/
评分【2018第28本】太喜欢茨威格这种逸丽奔洒、富有激情的写作风格了,非虚构写成这样,看的时候无数次想跪。正如他在前言中所说,他把卡萨诺瓦、司汤达和托尔斯泰放在一起,他们的价值与地位并不是并列,而是递进。他们三人都是终身书写自我的作家,卡萨诺瓦是外部的自我描写,司汤达是心理的自我描写,而托尔斯泰是伦理和道德的自我描写。茨威格用超神入魔的深刻洞察力,三个作家三种传记风格。他探索司汤达的恋母情结和多舛情路,毛姆也注意到这些,却仍然对《红与黑》的结局大惑不解,不像茨威格能看透这是司汤达自我实现的途径。他还别出心裁地将卡萨诺瓦和唐璜作对比,并且对托尔斯泰的死亡观和道德煎熬见解独到,将他最后的出走形容为“奔向上帝,奔向自我,奔向他应得的死”。这三位倘若泉下有知,想必对茨威格有知己之叹。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