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威廉·F. 劳黑德(William F. Lawhead) 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哲学系荣休教授。自1980年开始任教于密西西比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哲学史、宗教哲学、语言哲学等。已出版多部哲学教材,包括《古代哲学史》(The Ancient Voyage)、《中世纪哲学史》(The Medieval Voyage)、《近代哲学史》(The Modern Voyage)、《当代哲学史》(The Contemporary Voyage)、《哲学之旅:一种交互方法》(The Philosophical Journey: An Interactive Approach)等。
译者简介:
郭立东: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四川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分析哲学、道德哲学, 已出版若干专著和译著。
丁三东:武汉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四川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康德黑格尔哲学、科学哲学,已出版若干译著和发表多篇论文。
哲学史不是一座布满灰尘的博物馆,它的呈现远比我们认为的更加富于生气。好的哲学史书也不是包含密集而扼要事实信息的百科全书,而是一场对话与发现之旅。
本书产生于作者几十年的哲学史教学经历,一再修订再版。它致力于厘清长达若干世纪的哲学对话,介绍了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四个时期的主要哲学家,并把他们置于具体的文化背景中,梳理了他们试图完成的哲学任务、对前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使用本书的教师与学生也是这场对话的积极参与者。本书每章都有其独立性,教师可以根据课时安排任选章节开展教学。分布于书中各处的“想一想”以及每章末尾的“当代联系”、理解题、思考题将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这场哲学对话中来,与伟大的哲学家同行,培养思维技能,扩展好奇心,进而以新的眼光看待世界。
由此,在哲学这场庞大的聚会中,新的对话不断开启,随着新的参与者的加入,之前对话的主题被重新拾起并沿不同方向继续发展。
我所读过的最好的哲学史,丁老师和郭老师的翻译质量也非常高,这本书读的人这么少真是太可惜了!【1】避免了很多哲学史堆积史料的方式,作者大量重构论证且不厌其烦地举例,对初学者非常友好,每一章还附有思考题和理解题方便回顾。【2】很多哲学家都做了思想前后期的不同考察,体现出作者对文本和思想体系极好的理解,而且把每一位哲学家要处理的问题和后人的批判路径解释的非常清楚。【3】很有特色的几个地方:哲学家生平写的特别精彩;马克思占了和黑格尔几乎一样的篇幅;几乎省略费希特和谢林;女性主义哲学梳理;分析哲学部分写的很不错。【4】可能存在的一些瑕疵:柏拉图晚期思想整理不太充分,卢梭部分写的太简略,完全没有涉及康德美学问题,对黑格尔的理解可能有些偏狭。【5】总体上是本很好的哲学史书,力荐!
评分##读了有三四个月了吧,中世纪之后的就读不下去
评分 评分 评分##全书总体结构非常完整,该讲的哲学家都有提到,虽然只提供一些比较浅显的概论式的阐述,但对于入门者来说,作为开始研究和学习的引子反而十分合适。 郭立冬老师和丁三东老师的翻译非常上乘,条理清楚,阅读体验很不错。只不过有些说法和国内西哲史通俗说法有所出入(但本质讲的是同一个东西),阅读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下。
评分##优点是有部分有重构论证,讲解都非常直白清晰,作者宗教哲学讲得比较全面。瑕疵是有些地方也许没有参考前沿的研究,比如说德国浪漫主义排斥理性(Frederick Beiser澄清过这点)和尼采反对有客观真理之类的。
评分##答应我,别再看斯通普夫了好吗?
评分##这是我读过最好的哲学史。根本原因在于:这本书展现极强的问题意识,把每个哲学家如何解决时代的问题,如何解决先前哲学的遗留问题展现的一清二楚。这是应该和单纯展现思想的哲学史区分开来的。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