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信仰与社会

科学、信仰与社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迈克尔·波兰尼 王靖华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20-1-1 平装 9787305192210

具体描述

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1891-1976) 匈牙利裔英国哲学家,他原本是一个卓有建树的物理化学家,后来转向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在物理化学、经济学和哲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意会认知论是波兰尼思想体系中的核心理论。他不但系统地探讨了意会认识的结构、运行机制、地位和作用,还将这些分析应用于对科学、社会以及许多传统哲学问题的思考。波兰尼的思想广袤深邃,一生著述众多,包括《个人知识》《科学、信仰与社会》《认知与存在》《社会、经济和哲学——波兰尼文选》等。

作为20世纪欧洲卓越的科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凭其著名的意会(tacit)认知理论和富有人性的科学哲学观引发了现代认识论上一场根本性的变革。本书收录了波兰尼的两部代表作《科学、信仰与社会》与《人之研究》。

《科学、信仰与社会》是根据1946年波兰尼在英国达勒姆大学(University of Durham)发表的路德纪念讲座(Riddell Memorial Lectures)结成的集子,该书是波兰尼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成名作,是波兰尼第一部系统的科学哲学著作,概括地陈述了其科学观。波兰尼指出科学家的个人判断和寄托是科学构序和进化的重要动因,一切科学的知识塑造都离不开科学家个人,他们摆脱不掉的个体热情、价值等同样也是科学的本质属性。也是在该书中,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与价值、科学家个人与科学理性权威的内在关系,以此成为科学历史学派的重要思想先驱。

出版于1959年的《人之研究》是基于波兰尼在基尔大学((Keele University)发表的林赛纪念讲座(Lindsay Memorial Lectures)而完成的另一部作品,这三场讲座为波兰尼的“意会认知”理论提供了基础知识,可以被视为波兰尼最著名的作品《个人知识》(1958年出版)的导言和扩充。此时波兰尼的科学哲学思想已臻全面成熟,并拜多年的科学家生涯和社会活动领域的丰富阅历所赐,其笔锋在从精密自然科学到人文社会学科在内的一切学科领域中纵横驰骋,游刃有余。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在波兰尼看来人类知识都具有一般无二的认知过程--意知,对于人类的认知来说意知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在人类认知热情的统领下向着(知识)上帝而前进。 具有知识的人不少,能具有如此大局观的人不多。 这本书对翻译来说真是辛苦的工作,不过译者的工作完成的非常完美!  

评分

##科学哲学的人文脉络。波兰尼说,意会认知(tacit knowing)是他所有文章的基础。在科学实验中,自始至终贯穿着直觉和观察的相互刺激。科学命题实质上似乎就是猜想。走向发现的过程其实也是某种精神重组过程。人类之所以能发现新的知识,靠的正是小鼠在走出迷宫时所用的意会能力。由此过程,我们终于掌握了某种知识,信任其为真理。唯有通过“摄悟活动”(act of comprehension),人类方能获得有意义的知识,而这种摄悟活动,就包含在我们将自己对一组细部的意知融合为对整体意义意知的过程中,也是因此,它必然是个性化的。现实中,每个人能直接获知的真理为数极少,其余部分只能通过信任他人来达到。在《人之研究》中,“科学”就这样通过“信仰”(理解)走向了社会——信任和责任——大学的使命亦如是。

评分

##讲科技史也好,科技哲学或者科学范围内的操作理念方法也好,就一以贯之,强行过度到政治,说一些价值上的东西显得不伦不类。

评分

正文部分的讨论发轫于『科学与实在』之探问,波兰尼重塑了对于实在的定义,使得『实在』超离于科学实证,它固然不可以得到证明,却“不是不可知的”。由此转进一层,科学不仅是实证,毋宁说实证是必要的,但驱使它前进的更是一种个人先在的决断,一种“直觉” ,一种『意会知识...  

评分

评分

评分

##德先生如何统领赛先生:自我意志作为科学研究的风向标与调和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