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俊英(1901~1993),福建福州人,著名的《诗经》研究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与庐隐、王世瑛、陈定秀并称五四“四公子”,受到李大钊、黄侃、胡小石等学者的赏识,被郑振铎喻为“一朵水仙花”。从事教育事业和学术研究70余年的女教授,在古典文学、文献学以及文学创作等领域取得杰出的成就,学问与品格的馨香浸润熏陶了一代代弟子。另著有《诗经译注》、《诗经漫话》、《诗经选译》等。
蒋见元,华东师范大学副研究员。学术成果有《诗经注析》、《诗经大雅史诗与荷马史诗的比较》、《豳风•七月的作者问题》等。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历代注家很多,但大都以儒家经典来研究。本书既成一家言,又集历代诸家之大成,从恢复《诗经》本来面目出发,将其作为文学艺术作品加以赏析,在各篇的“题解”中写有艺术分析,并在各章的注释之后都加有“韵读”一项,以帮助读者正确读音,被目为“最实在的《诗经》解读本”,实为《诗经》研究必备读本。
##诗经是经学、文学、训诂的入门首选,这本书则是诗经的入门首选。书的特点是:从文学性评价每一首诗,驳斥一切无根据的过度解读,保留了简略的释诂。体量不轻不重,观点不深不浅,注释不啰嗦繁重,挺适合入门。其中梳理了一些诗对后世诗词的影响,对我有启发。每天读两首,花大半年把诗三百过一遍,其实也记不住那么多诗句和训诂,但是再去看有关诗经的一切,看清人解经,会感到亲切。
评分##哈,看到这个封面就很亲切,虽然的确蛮久没见。想当初,我有许多不认得的字就是从这个上面来的,古人说,读经识方物,果然其言不差!小朋友们建议多读,不过千万不要在意各诗前面的“说明”,只要读诗文就好,碰到不认识的字再去看注释,这样,你只要依照你的“理解”理解这些...
评分##純粹的「就詩論詩」是不存在的,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余以為讀《詩》有三點:其一,考慮詩的整體性,包括單首詩內和整部《詩經》的整體性。其二,考慮詩的歷史背景及功用。其三,考慮人情人性,「思無邪」,《詩》乃是最真摯的人性表達。 了解《詩經》推薦錢穆先...
评分 评分##从文学角度赏析为多,读来有清新温柔之感。打算用几个月慢慢翻完,配着陈奂和马瑞辰对读。(死马当活马医地补课训诂和名物……
评分##很全面,思无邪
评分##豆瓣上确实有不少专业读者,从专业角度对某些书提出批评,此书概莫能外。 但是我想说此书种种不足也掩饰不了它独特的风格,特别是对普通读者来说,它的普及性。如果专业学者,恐怕更应该找毛诗正义,毛诗传笺通释这种书来参考,至少读读诗经通诂。对我们来说这书够了,也够经典...
评分##《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雅》和《颂》为贵族及士大夫阶级所作,用于宴会、祭祀、讽谏、怨刺等。《国风》则来自民间,是中国文学描绘现实生活的源头。《左传》中有“王官采诗”说,认为这些诗是周王派人到民间采集而来,“采诗观风”,以了解民风民情,观察政治得失;另有...
评分1,为了给我女儿编诗看的,读书时候看过半本,现在重看。除了语言上的一些选择外。有一些感慨:所谓的历史发展,伴随世俗,不过是越来越多的约束。而这些约束,又是为了服务某些阶级的,诸如君,夫,父。我有时想,封建文明几千年,不过是是为了规矩他人,这些规矩,除了私心,没有智慧可言。不过人一些人聚在一起相互吹捧,然后又广而流传,变成了真理。中国的文化,本质上缺乏问天,问心。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文化。而这种文化,是存在阶层的。这种文化,在我们父辈里还是能看到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