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哲維(Steven B. Miles),美國華盛頓大學曆史係教授。
著有:
1、The Sea of Learning: Mobility and Identity in Nineteenth-Century Guangzhou.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2、Upriver Journeys: Diaspora and Empire in Southern China, 1570-1850.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學海堂是由有名漢學傢阮元於道光五年在廣州城北粵秀山創辦的書院,以專重經史訓詁為宗旨,是清代很有影響力的書院之一。《學海堂與晚清嶺南學術》描述學海堂改變瞭廣州的精英文化,與地方社會文化背景相映;盡管學海堂占有壟斷地位,但在廣州城內或在三角洲腹地,仍存有其他諸多廣府文人認同的文化生産基地。《學海堂與晚清嶺南學術》通過考察文化學術各派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社會與地理上的認同現象,來展示十九世紀早期與中葉廣州的社會文化景觀和地方文化政治狀況。
##可資取法的研究,非常猛。總體上來看基本上是艾爾曼《理學到樸學》的迴應,整個呈現的方式也與艾爾曼相似,但在內容上細化瞭許多,而且選擇嶺南作為研究的對象,與江南相比有瞭更多特點。優點在於實現瞭對學海堂背後的學風轉變、城鄉士紳利益分野、書籍印刷和流傳、廣州城的危機與重建等角度的鈎沉,以展現瞭一個全景式的學術史。此外,對於城市、鄉村社會都有妥當的處理,在方誌、族譜方麵都不錯。不過這本書厚得像塊磚,正文隻有全書的一半,後半部分是參考文獻和史料(狗頭)
評分##可資取法的研究,非常猛。總體上來看基本上是艾爾曼《理學到樸學》的迴應,整個呈現的方式也與艾爾曼相似,但在內容上細化瞭許多,而且選擇嶺南作為研究的對象,與江南相比有瞭更多特點。優點在於實現瞭對學海堂背後的學風轉變、城鄉士紳利益分野、書籍印刷和流傳、廣州城的危機與重建等角度的鈎沉,以展現瞭一個全景式的學術史。此外,對於城市、鄉村社會都有妥當的處理,在方誌、族譜方麵都不錯。不過這本書厚得像塊磚,正文隻有全書的一半,後半部分是參考文獻和史料(狗頭)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