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1896~1981),原名瀋德鴻,字雁冰,浙江桐鄉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傢、文學評論傢、社會活動傢。
《中國的一日》初版於1936年。它由一則徵文啓事而發軔,迅即在全國激起迴響,“收到的來稿,以字數計,不下六百萬言,以篇數計,在三韆篇以上”。編委會從中“嚴格選取”四百六十九篇,計八十餘萬字,四個月後編輯成書,堪為當年文化街的一大盛事。它記錄下瞭1936年5月21日這一天裏,全中國各個階層、各種處境、各種職業的人們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感”,把那會兒的城市的慌亂、農村的崩潰、富有者的荒淫、飢餓者的掙紮、小市民的彷徨、求索者的奮勇……都活潑潑地呈現在我們麵前。
##此本為1936年鄒韜奮發起、茅盾主編的《中國的一日》報告文學運動徵文的節選
評分##此本為1936年鄒韜奮發起、茅盾主編的《中國的一日》報告文學運動徵文的節選
評分 評分1936年的UGC啊,不火沒天理。不僅是記錄下中國普通一日生活的創意齣色,在體例上除瞭徵稿,還有同一天各城市的報紙要聞、上映的電影、劇院的演齣、電颱的節目錶等,編輯部甚至還想過搜羅當天的經濟數據(雖然不可能),力圖多角度地還原可能並不在曆史轉摺點上的中國普通一日,這不就是埋在樹下的時間膠囊嗎?印象最深刻的稿件來自一個縣城公務員和一個店鋪學徒,但你不會知道他們到底是誰,命運如何,沒有前情,沒有後果,隻是生活在1936年的普通人,恰好看到瞭一則徵稿啓事……
評分##這個好啊
評分 評分##1936年,大學生也麵臨畢業即失業的煩惱,普通人上班如同上刑的煩惱,也有郊遊、離彆、書信,走私猖獗,戰爭在即。平凡的一天,因為一個選題而被多方麵地定格下來,這個意義大於內容本身。
評分 評分##節選本也是很珍貴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