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茂元(1918-1989),字懋園,安徽桐城人,著名學者。1938年畢業於無锡國學專修學校。曾任安徽省教育廳編審、秘書。1949年後,曆任上海第一師範學院教師、上海師範大學教授。著有《古詩十九首初探》、《晚照樓論文集》,編有《楚辭選》、《唐詩選》等。
《古詩十九首》是我國古代詩歌承上啓下的重要環節,被稱為“風餘”、“詩母”,備受曆代詩論傢的推崇。馬茂元先生幼承傢學,於古代詩文傳統領會特深,經過數十年研讀,晚年幾易其稿撰成此書。可助讀者從義理、考據、辭章等角度全麵領略古詩的獨特魅力。
##可以看齣馬茂元先生是下瞭很大功夫的,博采古人而自成一傢。跟硃自清那本比起來,馬茂元更加注重對每一首詩思想感情的闡發,但是也稍顯囉嗦,在句法和章法方麵則相對遜色。他解詩緊扣知人論世這一準則,結閤東漢末年的時代背景,挖掘詩句背後的亂世之中的羈旅愁懷,往往提齣不同於硃自清的另一種解釋。如《青青陵上柏》硃認為是“人生行樂耳”,馬認為是“個人不平之感和不滿現實的心情”;又如《冉冉孤生竹》硃認為是“怨遲婚之作”,馬認為是寫“新婚後久彆之怨”。語言指嚮的模糊性和多義性,使得詩的內涵更加豐富而深厚,含蓄蘊藉,餘意不盡,這正是好詩的特點。後麵作者輯錄的曆代有關《古詩十九首》的論述很好,讓人不禁感嘆還是古人會誇。
評分 評分##徐師推薦,20年讀的。特彆好的小書。
評分##徐師推薦,20年讀的。特彆好的小書。
評分##哪傢圖書公司掛靠的商務做的書呀?超齣商務正常價2倍瞭都……
評分##幾處彆字: 第101頁,倒數第3行:“避寒就曖”,應為:“避寒就暖”; 第105頁,正數第6行:“麵鞦夜的月亮……”,應為:“而鞦夜的月亮……”; 第175頁,正數第4行:“麵要說……”,應為:“而要說……”; 第184頁,正數第11行:“比擬子……”,應為:“比擬於……”; ...
評分 評分《十九首》非一人一時作。《玉颱》以中幾章為枚乘,《文心雕龍》以《孤竹》一篇為傅毅之詞,昭明以不知姓氏,統名為古詩。從昭明為允。 《十九首》大率群臣棄妻,朋友闊絕,死生新故之感。中間或寓言,或顯言,反復低徊,抑揚不盡,使讀者悲感無端,油然善入,此《國風》之遺也...
評分##賞析部分足可以刪掉一半以上,這樣書可以薄一點,還能便宜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