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閤康三,1948年生,日本京都大學博士,曾任教於京都大學文學部,2012年從京都大學退休,擔任京都大學文學部名譽教授。2011年4月至2015年3月,任日本中國學會理事長。2015年至今,任教於日本國學院大學文學部。主要著作有《中國的自傳文學》《終南山的變容:中唐文學論集》《中國的Alba(破曉歌)——譜係的詩學》《中國古典文學彷徨》《中國的戀歌:從〈詩經〉到李商隱》《杜甫》《白樂天》《桃源鄉:中國的樂園思想》等。
中國的詩歌,絕不隻是(像日本讀者印象中那樣)歌詠豪放的誌嚮,講述枯淡的心境,也有吟詠男女情愛的詩歌,這錶現瞭中國文學豐饒的一麵。在這當中,有所有文化圈共通的要素,也有中國獨特的要素,我希望可以看到這種種的麵相。
##感謝譯者郭郭,如此細緻的解讀戀愛詩,體會其豐富的意涵。在閱讀時收到卡桑的信息:送你一個月亮。配圖是建築物裏有扇似滿月的圓形窗戶。而此時我閱讀的這章標題是:隔韆裏兮共明月 (3.13 21:23 )oh,看書記得備上字典,有你翻的!
評分 評分##談中國的愛情文學,主要是詩歌,講座成書,但比百傢講壇之類質量高不少。前兩講詩經和樂府的部分很好,唐代戀歌和李商隱的愛情詩就弱一些。川閤康三像鬍適,總做半截文章,《中國的戀歌》與《中國的自傳文學》都是到唐朝戛然而止,令追求完全的強迫癥患者難受。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隻到李商隱,相當於半部,不過癮。 從文學史角度看,“詩騷”傳統為韆百年的中國文學注入瞭浪漫主義和抒情的血液,但在士大夫階層與詩文的捆綁中,讓“戀愛”成為瞭古典文學中相對匱乏的主題。相較隱逸高潔的誌趣錶達,或濟世安民的傢國情懷,男女情愛在儒傢文化中屬於邊緣的位置,然而在今天看來這種“邊緣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