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文·坎德雷是《洛杉矶书评》的资深编辑,也是美国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文学系的客座讲师,他在《N+1》《伦敦书评》《洛杉矶时报》《新共和》等报纸杂志发表文章与评论。
生活里到处都有问卷,我们在递交信息时填写它们、在寻找爱情时填写它们、在消磨时间时填写它们,也在拓展自我认知时填写它们。那么“问卷”究竟是怎么来的?它如何从边缘走向流行文化的中心地带?《问卷:潘多拉的清单》为我们揭示了一段隐匿在测试纸页背后的历史。作者埃文•坎德雷潜心收集各种意想不到的数据和材料,从头细数“问卷”的由来:从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的“自白录”到各种版本的“普鲁斯特”问卷,从智商测验到早期婚姻咨询,从社交网站的趣味问答到令人欲罢不能的人格测试。坎德雷在书中深入浅出、不乏幽默地探讨了文学与科学、心理学与商业,以及媒体与权力之间的微妙关联。
这本小书描绘了“问卷”的前世今生,体量虽小却包藏了诸多理所当然背后的“知识”,有些特别好玩,有些让人恍然大悟。你可以看作这是一次对大众流行文化的精湛解剖,于细微处见真知,平凡日常的细部竟是如此有趣迷人。
“知物系列”丛书由兰登旗下的Bloomsbury出版社出版,该出版社成功策划了J.K.罗琳的“哈利波特”,可见其眼光。这套Object lessons他们预计选择三十多种物件,目前阶段已有十余种面世,丛书希望通过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具象或抽象之物的历史文化,来揭示出隐匿其背后的真相,即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意义,以及这些物是如何型塑我们的生活并且被赋予意义,探讨物质与人在现代社会中的互动与影响。Object lessons在国外已有不错的销售成果。
本套书是口袋本丛书,每本大约5~6万字,题目有趣,文笔极佳。作者是英、美名校教授或者副教授,以及《纽约时报》《巴黎评论》《洛杉矶时报》等几家著名报纸的金牌专栏作家。通过每本小书,即可快速获得关于此物的“前世今生”。
##以为讲的是商品的调查问卷,但其实讲的是心理调查问卷。讲了很多…但又感觉啥都没得到…做问卷是反思自己的过程,大数据下一切行为都可以被分析,这似乎都不是要研究问卷才能得出的结论。(其实我想看的是大家面对问卷的时候都会给出什么意想不到的回答,造成了什么反常识的后果)
评分 评分 评分##以这样小的切口,看个人与社会对隐私的观念变化,的确引人。但译文不算通畅,二战之后的篇章,不少地方觉得名词没译对,稍有减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把历史上大众流行文化里各种问卷串了起来,大多问卷都和它表面目的无关,但都有其作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