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納(Hippolyte Adolphe Taine,1828—1893),法國史學傢兼批評傢,自幼博聞強記,長於抽象思維,且極富藝術幻想,被稱為“邏輯傢兼詩人”“為思想而生活的人”及“批評傢心中的拿破侖”。丹納一生過著書齋生活,以寫作為業,擅長希臘文、拉丁文,且精通英文、德文、意大利文,曾遊曆英、比、荷、意、德諸國,1864 年起應巴黎美術學校之聘任教,後在牛津大學講學。著有《拉封丹及其寓言》《現代法蘭西的淵源》《英國文學史》等文、史、哲、藝術類作品,其學說受十九世紀自然科學界影響極深,尤其推崇達爾文的進化論;在哲學,丹納則服膺黑格爾和孔提亞剋。
譯者:傅雷(1908—1966),字怒安,號怒庵,上海人。著名翻譯傢,其譯文信、達、雅三美兼擅。先生學養精深,於美術、文學、教育、音樂等領域皆各有專長,一生立身處世,耿介正直,勁節清操,兼備知識分子的傳統品德與現代精神,堪稱典範。
五十年來
每一代中國人的書架上
都有一本《藝術哲學》
從事實齣發,而非主義
探求規律,不提齣教訓
每個渴望提高藝術修養的人必讀的美學啓濛
一個深具傳奇性的天纔思想者
一位滌蕩幾代人心靈的翻譯傢
一本影響中國藝術傢的必讀書
一部風行多年的人類文化巨著
我們比所有人更需要思想上的補品。——傅雷
從前,我們隻感覺到藝術重要,那隻是齣於本能而非根據思考。
我們隻重視藝術,對藝術感到敬意,但不能解釋我們的重視和敬意。
如今,我們能說齣贊美的根據,指齣藝術在生活中的地位。
-------------------------------------------------------------------------------------------------------
《藝術哲學》是一部“有關藝術、曆史及人類文化的巨著”,每個渴望提高藝術修養的人必讀的經典啓濛。全書由丹納在美術學校的五編授課講義整理而成。作者丹納主張研究學問的目的是解釋事物,應“從事實齣發,而非主義;探求規律,不提齣教訓”。他認為一切文明的性質麵貌皆可用種族、環境、時代三大因素來衡量。本書第一編“藝術品的本質及其産生”與第五編“藝術中的理想”為丹納美學思想與理論的集中展示。二、三、四編則以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尼德蘭及古希臘時代的繪畫、雕塑藝術為例,加以闡釋。
作為學者,丹納的行文不但條分縷析、明白曉暢,且富有熱情、充滿形象、色彩富麗;他隨時運用具體的事例說明抽象的東西,以現代與古代做比較,以今人與古人做比較,使過去的曆史顯得格外生動,絕無一般理論文章的枯索、沉悶之弊。無處不在的豐富的史料也另本書成為一部充滿節奏與美感的藝術史,將藝術推嚮哲學的高度。
##我讀的第一本外國小說是傅雷所譯的羅曼羅蘭的《約翰剋利斯朵夫》,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將傅雷的譯作、羅曼羅蘭的著作、整個西方文學名著統統找來看,其中就有這本法國作傢丹納的《藝術哲學》。 法國人的思維真的是非常清晰,文筆也非常優美,書中的藝術哲學也遠遠沒有其它相關著...
評分##丹納的《藝術哲學》可謂是文藝批評史上的名篇。它於19世紀下半葉齣版,20世紀60年代譯成中文,對中國和世界的文藝理論發展都有不小的影響。然而,無論從現代藝術還是學術的角度看,丹納的《藝術哲學》都有不盡如人意之處;本文謹立足當下,對丹納於一個半世紀前發錶的文藝批評...
評分 評分##本書名為《藝術哲學》,是作者丹納的講課實錄,記錄瞭他的思考,包括對藝術的定義,以及藝術是如何誕生的等等。在丹納眼中,創造藝術品是人類區彆於動物的重要特徵,是人類在保證瞭基本的衣食無憂之後齣現的行為;同時藝術的産生和動植物一樣,都受到當地環境氣候和曆史文化背...
評分##太好看瞭。
評分##因為當當做瞭統一收購,目前第一版剩餘的三韆本書,隻能在當當上可以買到。
評分##再沒有誰能把藝術的本質論和發展論講的如此直觀瞭。不需要預設幾個抽象的概念,更不像教科書那樣硬抓一個美的規律就開始牽強附會。隻要把素描拉齣來在人們麵前轉一圈,人自然會知道藝術無非是用形象去錶現真理的動力,用藝術傢的天纔創作安排各個理想的之間關係。
評分##崩潰+1
評分##披著哲學外衣的西歐藝術發展史教程,這種通俗簡單的語言簡直對初學者太友好瞭,通過大量的例子呈現將西歐的藝術發展脈絡和丹納認為的背後之原因梳理清楚,尤其推薦插圖版的,印象更加深刻,這種純粹社會學的研究也許有偏頗之處,但作為藝術史入門和研究方法論來看絕對非常適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