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犹如此

树犹如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白先勇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18-12 精装 9787540488260

具体描述

白先勇,当代知名作家,1937年生,祖籍广西桂林。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后赴美国艾奥瓦大学作家工作室研习创作,并获硕士学位。

著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长篇小说《孽子》,散文集《蓦然回首》《明星咖啡馆》《第六只手指》《树犹如此》等。其中《台北人》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2004年之后,将主要精力投入传统文化昆曲艺术的宣传推广当中,重新整理戏曲《牡丹亭》《玉簪记》《白罗衫》《义侠记》等,其中青春版《牡丹亭》演出已达数百场,在华人世界引起巨大关注。2018年4月,被授予“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特殊贡献奖”。

面对人世的诸多悲欢离合、生死无常后,白先勇感叹道:“拥有的从来都是侥幸,无常才是人生的常态,所有的成熟都是从失去开始。”“我一向相信人定胜天,常常逆数而行,然而人力毕竟不敌天命……我们全力以赴,却仍一败涂地。”

在无数次提笔与落笔之间,思索文学的意义、写作的目的,白先勇如是说:“文学是一个民族心灵上,最深刻最心底的投射,替那个民族说出心中话。”“我写作,因为我希望将人类心灵中无言的痛楚转变成文字,用文学写人性人情。”

在这部散文集中,作者或怀人忆旧,或自述过往,或抒情感怀,或谈文论艺,虽然写的是个人记忆,根子里其实写的是历史。留在白先勇童年记忆底片里的是上海“最后的一抹繁华”,而“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漫长过程闪回的是二十世纪中国人历史的流变沧桑。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不是我喜欢的风格 除了第一篇认真看完之外 其他篇目只大致浏览了一下

评分

##版本糟糕,奇奇怪怪的对谈稿,才发现这本不是自选集,只是名字一样的版本。。。自选集里还有很多文章这里面都没有,看得最投入的还是第一篇树犹如此吧。也为白先生在世纪之末用文学关怀“人”的勇气与魄力感慨。

评分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期待是高低高这样的,一个凹形,前后写爱写艾滋的都很好,尤其是同名散文《树犹如此》,也许不只是爱情,但我被这种真挚和深情的描写所感动。中间写文学的就有点参差不一,有不少是报纸上的短评,或者序一样的推荐介绍,这就算了,还有演讲记录、访谈记录什么的,访谈记录应该不是出自被访谈者也就是作者本人的手笔吧,所以我看的难道不是作者的散文集吗?冲这我都想给2星。这本书评价据说挺高的呀,我又拿出了豆瓣想仔细研究一下问题出在哪,然后发现了盲点,我买书的时候挑了个封面最好看的,以为散文集子里的内容都一样呢,结果差别很大,这是一个经验教训,长篇小说都能有删节版,更何况集子呢,以后有机会还是看作者的小说吧。

评分

##我对白先勇先生起初是有偏见的。 早些年看新闻说白先勇先生在台大开设《红楼梦》导读通识课,想到他在推广昆曲方面的不遗余力,就买回一套他的《细读红楼梦》,谁知打开第一页,就是白先勇先生在感谢和夸赞高鹗续书,气得我直接把书扔到一旁,再没有读下去。 这其实不能怨我,...  

评分

白先勇先生说“时间”是他文章的一大主题,我想,这本《树犹如此》尤其如此。 《树犹如此》 年轻的时候,有很多东西都很重要,大到自由,重到原则,小到一段歌词。最不重要的就是生命,可以轻易的许诺出去,它是一个砝码,只为让自己热血沸腾,比如为信念而死,比如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