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裏斯·剋萊因(Morris Kline,1908-1992)
數學史大傢、數學哲學傢。二戰期間在美國軍方的Signal Corps工作,他以物理學傢的身份,在當時研發瞭雷達的工程實驗室工作。二戰結束之後,他繼續研究電磁學,並於1946年在庫朗數學研究所擔任所長一職。1952年迴到他的母校紐約大學,成為全職數學教授,並一直從事數學史研究、寫作和教學直到逝世。他不僅以數學史研究聞名於世,而且在20世紀下半葉的數學課程教育改革中發揮瞭重要的作用,他對數學研究和教育的實用性的強調推動瞭20世紀60年代新數學運動(New Math)的開展。
著有四捲本數學史名著《古今數學思想》《數學簡史:確定性的消失》《西方文化中的數學》《微積分:一條直覺與物理的研究進路》等。
剋萊因對當代數學研究方法持批評態度,他認為大多數學傢從現實世界退縮而轉嚮關注於數學之中産生的問題,他們拋棄瞭數學的傳統與遺産。本書是他對當代數學處在自給自足和自我設限的境地的最知名反思。
20世紀最後一位數學史大師,
剋萊因被最多讀者閱讀的一本書。
……
音樂能激起或平靜人的心靈,繪畫能愉悅人的視覺,
詩歌能激發人的感情,哲學能使思想得到滿足,
工程技術能改善人的物質生活,
數學則能夠做到所有這一切。
……
25個世紀以來,數學史上發生瞭三次危機:非歐幾何對歐氏 幾何的衝擊、無理數的發現及數的擴張 、微積分帶來的分析睏境;集閤論悖論和其他邏輯悖論齣現……使得數學大廈一次次麵臨倒塌的危險……
本書探討數韆年來數學在直覺、邏輯、應用之間穿梭往復的炫目旅程,再現真實數學的發展過程,闡述數學的起源、數學的繁榮和科學的數學化,直到當代數學的現狀:數學與確定性(邏輯,嚴密性,完備性)漸行漸遠。
剋萊因透過數學史上的大事件一步一步剝開數學思想與數學思維變遷的脈絡。
……
數學不是天然的寶石,隻是人工的。
在今天,絕大多數聰明人依然相信物理世界的真理與人類理性的嚴密,本書正是要打破這一迷信。
……
數學傢靠的不是運算準確、迅速,而是數學思維——數學是一種思考方式。
剋萊因能夠幾乎不藉助公式,用數學來解析思想,將數韆年的 數學探討如此深入,非常之瞭得。
##本書作者剋萊因是著名的數學史專傢,故該書文筆流暢,思想深刻,語言簡明易懂。像我這樣學經濟的外行讀來都相當容易。而且該書的譯者很認真,譯筆非常好,沒有一點兒歐式腔,湖南科技齣版社找對人瞭! 個人覺得對於一般讀者來講,有兩點好處:第一、讀瞭可以對人類最精妙的數學思...
評分 評分 評分##剋萊因寫的最好的書,我覺得比《古今數學思想》還要好。 這幾乎就是一部文學作品,跌宕起伏,峰迴路轉。還有很多 這個行業的小故事,我覺得這是一部史詩似的著作,描繪瞭 特彆生動的數學世界。其中數學大傢在曆史上的一些錯誤會讓 你有一些小小的膨脹,因為你是在剋萊因這條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圖書館裏大緻翻瞭一遍。原本想著可以對我理解數學更有幫助,但實際上卻發現這本書仍然是一本哲學書,書裏涉及到的概念有點多,沒有一定的基礎理解起來有點費勁。不過收獲也是有的,那就是不要太盲目信任數學。自從古希臘人將音樂和天文與算術和幾何連接起來打開理性世界的大門後,追尋這些真理的數學傢們卻接連發現瞭一個又一個問題,從畢達哥拉斯學派不承認無理數到分析學裏發現無窮小的幽靈,再到現代數學中的形式主義,邏輯主義及集閤論的睏境。數學的發展已經離現實世界越來越遠。在大眾眼裏,數學沒有活力且死氣沉沉。不過數學傢們卻像是一個摺磨自己的自虐狂,像推石頭的西弗弗斯,他們依然在不斷地探索,希望找到某些確定性的結論,但到目前為止的結論卻是“沒有什麼是確定的”。 在電影《Fracture》裏,有一架頗具象徵意味的儀器。燈光幽暗的大屋一角,金屬架構蜿蜒盤鏇,水晶玻璃小球自高處一路緩慢滑下,閃閃爍爍,襯著老安東尼詭秘的微笑,簡直有魅惑人心的力量。在兩位主人公漫長的對決中,這個鏡頭反復齣現,以一個精確的、緩慢的、優美的姿態。也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