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福保,(1874~1952)字仲祜,號疇隱。近代藏書傢、書目專傢,著名佛教居士。丁福保學通經史,兼通算學、醫學、日文,中年後歸心佛教,用十年之功編成《佛學大辭典》,是中國第一部新式的大型佛學辭典。風行學界七十年,至今仍是重要的佛學工具書。
丁福保為著名佛教居士,以弘揚佛法、流通佛經為誌,並修證有成。丁福保有感於佛教經典文字艱澀,於初學者不易瞭解,雖然曆來緇素大德多有注疏解說,而古人注疏多重於判教科文,談玄說妙,這都不是初機學佛的人所能領會的。因此,他選擇瞭一些捲數較少的經典,依照漢儒訓詁的方式,逐字逐句地解釋;這種解釋,沒有繁瑣的科文,也沒有談玄說妙的玄理,詳略適中,一切以初學者所需為原則而名之曰“箋注”,使初讀佛經的人容易入門。 著名學者和居士陳兵教授說現有的各種《壇經》注釋中,“丁福保先生的《六祖壇經箋注》是內容最為豐富、徵引最為廣泛、解說相當全麵、理解較為可靠的一種”。
##“世尊在捨衛城中,說西方引化,經文分明,去此不遠。若論相說裏數,有十萬八韆,即身中十惡八邪,便是說遠。說遠為其下根,說近為其上智。 人有兩種,法無兩般,迷悟有殊,見有遲疾。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淨即佛土淨。’ 使君東方人,但心淨即無罪。雖西方人,心不淨亦有愆。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 凡愚不瞭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恒安樂。使君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今勸善知識,先除十惡,即行十萬;後除八邪,乃過八韆。念念見性,常行平直,到如彈指,便睹彌陀。”
評分##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全書精髓,我所領悟到的就是“不二法門”。世上本沒有那麼多的矛盾抵牾,更多的是並行不悖,存而不論。人不能被抽象齣來的二元對立概念綁架瞭對真實世界的感知,陷入無盡的鬥爭之中去。 Never go into a war, especially with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to survive.
評分##初中在文學社聽《紅樓夢》,隻有一句“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記在心上,覺得特彆順口好聽。八年後纔知道齣自惠能《壇經》,當年真是淤塞不通啊。佛教史老師推薦,曾是他的佛學入門書
評分 評分##內外不住,去來自由,能除執心,通達無礙。
評分 評分 評分##凡言禪,皆本曹溪。
評分##“世尊在捨衛城中,說西方引化,經文分明,去此不遠。若論相說裏數,有十萬八韆,即身中十惡八邪,便是說遠。說遠為其下根,說近為其上智。 人有兩種,法無兩般,迷悟有殊,見有遲疾。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淨即佛土淨。’ 使君東方人,但心淨即無罪。雖西方人,心不淨亦有愆。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 凡愚不瞭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恒安樂。使君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今勸善知識,先除十惡,即行十萬;後除八邪,乃過八韆。念念見性,常行平直,到如彈指,便睹彌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