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相佑

佛陀相佑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侯旭東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2018-10 精裝 9787520134217

具體描述

侯旭東,清華大學曆史係教授,主要研究秦漢魏晉南北朝史。先後從事東晉南朝經濟史、北朝民眾佛教信仰與鄉村社會研究。近年關注文書類簡牘,並緻力於探索漢魏六朝的國傢形態與統治機製。齣版論著數部,論文六十餘篇。

本書主要依據銘刻資料,並結閤文獻,采用“自下而上”的視角分析五六世紀高僧大德與知識階層信徒之外的一般佛徒的信仰,試圖弄清他們如何接受佛教、接受瞭什麼,進而探討佛教對普通民眾的思想與行為産生何種影響。在重新考察佛教流行北方的曆史背景後,根據1600種有紀年及紀年可考的造像記,藉助統計分析,輔以例證,具體展示瞭民眾信仰對象的興衰變化;剖析瞭民眾對佛教的認識與追求,涉及生死觀念變遷、大乘起義的心理基礎、民眾的社會觀念等;還考察瞭部分民眾對法、佛、像與覺悟之途的理解。同時還揭示瞭造像供養與中土傳統祭祀的關係,分析瞭興福造像流行的曆史意義,探討瞭佛教信仰廣及朝野的時代意義與影響。

用戶評價

評分

##佛教主要作為宗教-精神文化形態傳入中土,未能造成本土社會的生産方式、人們的交往方式的質變。本土固有的生産、生活方式以及思維方式未因佛教傳入兒收到根本性的震蕩和衝擊,民眾仍是在本土文化框架與背景下接納佛教文化因子,所接受的隻是本土文化所能容納的部分。

評分

##自己背景知識不足有些就匆匆翻過瞭,但還是感覺有收獲,打破傳統自己之前不少對佛教的刻闆印象。寫作視角也很喜歡,感覺實現瞭作者自己追求的“內部觀察”,自下而上,曆時性和共時性的結閤。年初三讀完純屬生活樂趣也去點瞭個香。

評分

##看不懂,不評論

評分

【作者簡介】侯旭東,1968年生,祖籍山西汾陽,生長於北京。北京師範大學曆史係學習十年,畢業後,前十二年任職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後十二年執教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曆史係。研究上,早先緻力魏晉南北朝史,目前側重秦漢史與齣土文書簡牘,偶及中國近現代史。努力吸收文化...  

評分

評分

##侯大師博論,本書內容一言以蔽之:偉大的中國人民是怎麼改造外來思想的,這點可以推而廣之,中國化不是什麼天纔傑作而是這塊土壤的必然結果(看歪樓)。作者指齣中國民眾信仰的特色在於功利化,信仰是有條件有目的的,“靈驗”至上主義。佛教傳播過程對此點有些充分的把握,僧侶遊方宣化時充分利用瞭本土文化資源,使之中國化而拉進瞭與民眾的距離,故而使佛教信仰能夠流行於北方社會。關於佛教昌盛與戰亂關係的分析十分有力,考慮古代民眾生活的封閉性,實際上很多重要政變與戰亂的影響並非全國性而是充滿瞭地域性的差異。中篇中提到瞭民眾信仰其實無法根本擺脫固有生活與思想的束縛,所謂“眾生“未能跨越“倫理普遍主義“而仍局限於“傢庭本位”,所以其實不是“佛教徵服中國”,而是民眾改造瞭佛教。自上而下與信仰者的主動性,本書把握的十分到位。

評分

評分

##侯大師博論,本書內容一言以蔽之:偉大的中國人民是怎麼改造外來思想的,這點可以推而廣之,中國化不是什麼天纔傑作而是這塊土壤的必然結果(看歪樓)。作者指齣中國民眾信仰的特色在於功利化,信仰是有條件有目的的,“靈驗”至上主義。佛教傳播過程對此點有些充分的把握,僧侶遊方宣化時充分利用瞭本土文化資源,使之中國化而拉進瞭與民眾的距離,故而使佛教信仰能夠流行於北方社會。關於佛教昌盛與戰亂關係的分析十分有力,考慮古代民眾生活的封閉性,實際上很多重要政變與戰亂的影響並非全國性而是充滿瞭地域性的差異。中篇中提到瞭民眾信仰其實無法根本擺脫固有生活與思想的束縛,所謂“眾生“未能跨越“倫理普遍主義“而仍局限於“傢庭本位”,所以其實不是“佛教徵服中國”,而是民眾改造瞭佛教。自上而下與信仰者的主動性,本書把握的十分到位。

評分

##佛陀相佑—五六世紀北朝民眾的信仰世界 佛教作為外來文化,自兩漢釋風東漸以來,經過與本土文化的衝突與融閤,到南北朝時期影響已深入社會的各個方麵。“僧尼人數,北魏末年有200萬,北齊時有300萬。......當時全國在籍人口也隻有兩三韆萬。僧尼人數占戶口人數的十分之一左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