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興
1983年9月生,福建莆田人。2013年12月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專業,獲哲學博士學位。現為福建師範大學社會歷史學院副教授,兼任香港中文大學基督教研究中心榮譽副研究員等。主要從事道教與民間信仰、閩臺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領域的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道教閭山派與閩臺傳統社會研究」、福建省社科基金專案「臨水夫人信仰的現代轉型研究」等,在《世界宗教研究》《宗教學研究》《世界宗教文化》等刊物發表論文二十多篇,博士論文獲第七屆「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博士論文獎。
「師教」指我國南方法師儀式及其背後相關的一整套民間信仰文化傳統,涉及神靈、道壇、廟宇、傳說故事、儀式戲劇和習俗等事項。學術界在這一領域已積累了大量翔實的個案,但至今仍缺乏綜合性的研究。本書的主要目的是從宏觀的角度來審視這支廣泛流行於南方的儀式傳統,打通學界以往的區域性和階段性研究。當把來自不同時間、不同空間的眾多歷史文獻和田野調查資料放在一起加以比較時,會發現很多個案不易察覺的問題,如各地法師儀式傳統內在的共同特徵、儀式結構、歷史發展演變規律,與其他信仰文化的互動,特別是與民間信仰和道教的內在聯繫,及其在南方族群社會中的文化意義。
##学术回顾全面,资料网罗丰富。可惜,缺乏严谨的概念界定与必要的史源追溯,以致解析薄弱而结论平常。面对学界的诸多质疑,作者对“师教”概念能否成立依然解释不清。其罗列的许多故事传说,稍一考察即可断定形成于明清,根本不能当作唐宋乃至秦汉的信史。最可怕的是,作者固守师门家法,对施舟人、劳格文、叶明生等人的观点笃信不疑,基本忽略其他学者类似或相反的观点。因而其弊丛生,譬如经常以明清认识逆推唐宋历史,把南宋白玉蟾道人的一家之言当作整个道教的共同观点。现在终于明白中古道教史为啥瞧不上近世道教史了,“虚假的繁荣”嘛。当然。远比某圈道教史“寂寞沙洲冷”强。?
评分##简单翻阅,只是因为有师友关注此类领域,我自己并不是特别有兴趣。中国民间遗存的这些巫教民俗,近些年在各地又死灰复燃,说明在民间确实有根深蒂固的需求。不过随着城镇化发展,乡村的衰落,估计很多东西会慢慢失传的吧,需要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在它们消失前留下记录。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亮点和问题都系于一身:师教真的是“一个”整体吗?其实关键还在于如何看待“地方传统”与佛道的仪式挪用。34页的问题解决不了,整本书想要解决的问题就仍然悬置。第六和第八章在框架上的编排感觉有点突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