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程,职业建筑师,野生写作者。盖过几栋房子,写过几篇文章。有个叫“夜第七章”的豆瓣账号,还有个叫“一点儿乌干菜”的公众号。阅读上的杂食动物,不择精细,甜咸杂进。相信文章有价。写下去,是救自己。
《我还未读懂漫山白雪》是年轻的写作者、建筑师章程的首部电影随笔集,但文体更广阔,不止于读解电影。他以丰沛而敏锐的书写,带我们走进塔可夫斯基、费里尼、阿基•考里斯马基、伍迪•艾伦、大岛渚、娄烨、王家卫、侯孝贤等三十一位导演的影像世界,以及他们恣意与真诚、感伤而灿烂的人生。他把自己投射到书写的事物中,向记忆回溯,所有的过往经验,观影、阅读经验都被他锚固到一处,去解答困惑,或提供救赎之道,有如“六经注我”。
建筑师的职业身份给了他独具一格的视角。他会思考蔡明亮的《不散》里构筑的三重空间,小津电影里的日本家宅空间,他还会分析希区柯克影片里的窥视和建筑的关联,娄烨电影中的权力和空间生产之间的联系,等等。他以清新优美的文笔,从容冷峻的叙事,佐之以论文式的扎实思考,且不乏心怀悲悯,完成对人生和日常、建筑和影像的洞察,直面真实的世界及内心的抒情。
作为令人期待的写作者,本书中的三十张插画,也皆为作者本人所绘。
##非常好的电影人分析集锦,有些歌有些电影有些人有没有使你们某一块心田觉醒,会不会让你们的人生更加充盈,会不会在你们生命的某一刻,以某种方式重现?会 他们的确影响了我们爱的方式,我们对命运的理解,也给我们的人生刻下纹理。
评分##作为一个年轻的非专业写作者,笔者用游吟诗人的笔调去描绘电影和文学,抒发自己的感悟,可以看出他海量的阅读和孜孜不倦的思索。推荐!
评分如果不是自己满意的文字和画,就不会把它们付梓。因对文字偏执,故三年多来,我一直在重写和改写。能肯定的是我在写下它们时,对自我绝对诚实,大刀阔斧地劈开过我自己。写人写事,无非是在深深地瞧着自己。它是过去这二十八年感受过的温度和重量化为文字后的总和。
评分##作者序言第一句话就说,这是手机上写成的文本,立刻就找到了共同语言:最近几年我也开始了大量的手机写作,发现在路上写出的文字明快了许多,因为都是有一些不吐不快的话语,需要迫不及待的书写。本书设计很有电影感,把漫画藏在背面折叠起来,犹如看皮影戏剧,也可以说文字就是作者自编自导的自我皮影戏?
评分##过年期间,翻开《我还未读懂漫山白雪》,读小津安二郎,读许鞍华。 我一直觉得,过年的时候有一段独处的时间,是一件很爽的事。一年到头,我们终于能在纷纷扰扰中沉静下来,思考这一年来的成败得失,回想那些曾有过的犹疑、纠结、喜怒、痛楚。运气好的话,或许还能有“顿悟时刻...
评分##[我还未读懂漫山白雪] 辛丑之冬、昧旦之时,打开手机备忘录,敲下这段文字。 老实讲,买书的动机单纯却盲目。机缘巧合认识作者后,朋友圈拜读过一些公众号的短文和小破站的视频,眼前一亮。待偶然了解到新书问世,并不知书关何域,“无脑”支持青年跨界作家,亦私心留书作新家...
评分##书袋吊的有点厉害,捅词儿无助于表达,只觉诘屈聱牙,电影评述无非重述剧情,有点浮皮潦草,不过作者年纪尚轻,还有很大空间,已经很厉害了。
评分##昨晚收到章程《我还未读懂漫山白雪》这本书,就迫不及待地读起来,这是一本适合夜间品读的书,读起来就像在与作者围炉夜谈。@夜第七章 我记得第一次读到章程的文章,是看到朋友圈他转发的关于王家卫电影解读的推文,身为王家卫的粉丝,就像许鞍华说张爱玲为什么可以写出她所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