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
1985年,《放學後》奪得第31屆江戶川亂步奬,開始專職寫作。
1997年,《名偵探的守則》入圍第18屆吉川英治文學新人奬。
1999年,《秘密》獲第52屆日本推理作傢協會奬,入圍第120屆直木奬。
2000年,《白夜行》入圍第122屆直木奬。
2001年,《單戀》入圍第125屆直木奬。
2003年,《信》入圍第129屆直木奬。
2004年,《幻夜》入圍第131屆直木奬。
2006年,《嫌疑人X的獻身》創造瞭日本推理小說史上絕無僅有的奇跡,將第134屆直木奬、第6屆本格推理小說大奬及當年度日本三大推理小說排行榜(“這本推理小說瞭不起!”、“周刊文春推理小說BEST10”、“本格推理小說 BEST10”)第1名一並收入囊中。
2008年,《流星之絆》榮獲第43屆新風奬。
2009年,《新參者》獲“這本推理小說瞭不起!”、“周刊文春推理小說BEST10”年度第1名。
2009年,當選“年度日本最受歡迎男作傢”。
★無知、無畏、無所顧忌,一切年少的不可理喻,我們將其歸為青春
★那些因我而死的、願為我而死的人,那些和我一起對抗世界的人,都是我的同級生。十七歲,我們一起走過。
★曾經我覺得大人們都是上瞭年紀的傻瓜,當歲月流逝,我成為被討厭的大人,心中不免感到寂寞。事實上,《同級生》是我寫作生涯中至關重要的轉摺點。——東野圭吾
-----------------------------------
我和由希子交往,並不是因為喜歡。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情感,我始終沒弄明白。
一天放學後,由希子死於車禍,我斷定老師就是幫凶。我在課堂上公開質問,所有人都騷動起來。無論何時,學生攻擊老師都是可以提起興緻的上佳節目。
我陶醉其中,直到那個老師被發現死在學校裏,我成瞭嫌疑人。
那些因我而死的、願為我而死的人,那些和我一起對抗世界的人,都是我的同級生。
十七歲,我們一起走過。
##可能是因為剛畢業的原因,校園推理題材就特彆的吸引我。這是一條渣男的救贖之路,第一人稱的敘述也格外有趣。
評分##2021-99 查缺補漏瞭一下,大神的作品總是最後那麼溫柔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他們都非自殺,卻以死相逼,讓故事一步步按自己設定的情節繼續。絕妙的連環故事,絕妙的人性考量,絕妙的情節設置。從涉世未深的高中生,到驚慌失措的老師,心理的把控都非常精準。 如果不是老師與學生間完全對抗感的現狀,由希子也不會死;如果不是年輕人良心未泯的心懷內疚...
評分##凶手的做案動機,和某人對人際關係進行隱瞞的理由非常不充分,不過東野在後記還有彆的自傳小說裏麵也說瞭他就是天生討厭老師,於是“老師”在東野的書裏麵天生就有一種一定是“道貌岸然”的設定也不算特彆奇怪。這本可能算是個練手,寫齣來覺得這種反轉還不錯,於是纔有瞭之後的《惡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