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紓(1852—1924),字琴南,號畏廬,彆署冷紅生,福建閩縣(今福州市)人,近代著名文學傢、翻譯傢。1882年中舉人,1900年在北京任五城學堂國文教員,所作古文為桐城派大師吳汝綸推重,因任京師大學堂講席。從19世紀末開始,林紓藉助他人口譯,以文言潤色轉寫,翻譯外國小說一百餘部,産生巨大影響。新文化運動中,林紓發錶《論古文之不宜廢》《論古文白話之相消長》等文,極力闡揚中國古文傳統。
林紓一生著述宏富,尤緻力於古文評點與寫作。古文評點類著作有《左孟莊騷精華錄》《左傳擷華》《韓柳文研究法》《古文辭類纂選本》等,其他作品有《畏廬文集》《畏廬詩存》《畏廬瑣記》《技擊餘聞》等,譯著有《巴黎茶花女遺事》《魯濱孫飄流記》等。
《左傳》是中國古代重要典籍,不僅具有極高史料價值,在文學上也被奉為經典。本書擷取《左傳》菁華八十餘篇,逐一分析其層次結構、用字煉句、賓主調度、照應收局等作文之法,並對篇中權謀詐計、詭辯辭令頗有誅心之論。與一般文學評論者不同,林紓本身即為古文名傢,引領一時文壇,又曾翻譯外國文學百餘部,深諳東西方文學之所長,故其鑒賞古文,往往能獨闢蹊徑、彆有會心,多為文傢經驗之談。
林紓的評點,不但可助讀者一窺左氏文心之奧秘,提升古文鑒賞能力,而領會其中的理念與方法,應用於現代文寫作,也將大有收獲。
林紓評《左傳》,大不同於前人,甚至也不同於他自己評韓柳。會心之處,令人絕倒,大有相見恨晚之感,遠非那些一上來就是《鄭伯剋段於鄢》的古文選本所能比。印象最深的要數晏嬰見叔嚮那篇,“埋伏之不覺,叫應之自然,令人增齣無數法門”;又如《鄢陵之役》,每舉一事,必有一偶;再如《張骼、輔躒緻師》,風神蓋世,馬班幾之,餘人莫逮。經林紓一講,方覺左氏行文之妙,“天下文章,能變化陸離不可方物者,隻有三傢:一左、一馬、一韓而已”,誠非虛言。
評分##中國最牛的書,當有高人指點去讀,幸甚,遇到。 提到《左傳》,中學課本裏選用的《曹劌論戰》“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令人熟知。對十八萬字的《左傳》而言,254年間的曆史,除瞭令曹劌一戰成名的長勺之戰,諸侯爭霸、宮廷內亂、傢族興衰,令人驚艷的實在良多。 《左傳》原名《左氏春鞦》,漢代時改稱為《春鞦左氏傳》...
評分##光怪陸離,惟妙惟肖,生氣勃勃,滴水不漏。很文學而非曆史的選本,林紓的評點亦是妙極。晉靈公不君,楚子問鼎,鄭穆公刈蘭,晉侯夢大厲,呂相絕秦,魏絳和戎,崔杼弑君,子産毀垣,鱄設諸刺王僚,白公勝之亂數篇最佳!
評分 評分 評分##俺,關二爺本人(bushi
評分##林紓的《左傳》選評中所選故事與《古文觀止》《東周列國誌》等選段的選法區彆較大,林氏本為文章傢,其書多選典故中動詞使用存在“張力”之精要,品其精神,考其價值,為其所用,創世精湛。感謝豆友四廢書房主人的點校,功底夯實。
評分##左傳畢竟不是文,林紓將其作為文來讀,就是“擷華”的意思瞭。左傳的記錄者,不太可能有後人作文的自覺,但又是後人做文的典範,所以林紓要從中發現作文的奧妙,略微有些後見之明的意思瞭。但不得不說,他所評點的幾篇名文,與彆傢確實不同,不是那種近乎八股的文章法則,而是站在高處經營。本書收錄瞭原文,頗便閱讀。與韓柳那本一樣,也是簡體橫排,便於大眾當做尋常作文書來讀,不要將其作為老書,這個思路是極好的。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