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紓(1852—1924),字琴南,號畏廬,彆署冷紅生,福建閩縣(今福州市)人,近代著名文學傢、翻譯傢。1882年中舉人,1900年在北京任五城學堂國文教員,所作古文為桐城派大師吳汝綸推重,因任京師大學堂講席。從19世紀末開始,林紓藉助他人口譯,以文言潤色轉寫,翻譯外國小說一百餘部,産生巨大影響。新文化運動中,林紓發錶《論古文之不宜廢》《論古文白話之相消長》等文,極力闡揚中國古文傳統。
林紓一生著述宏富,尤緻力於古文評點與寫作。古文評點類著作有《左孟莊騷精華錄》《左傳擷華》《韓柳文研究法》《古文辭類纂選本》等,其他作品有《畏廬文集》《畏廬詩存》《畏廬瑣記》《技擊餘聞》等,譯著有《巴黎茶花女遺事》《魯濱孫飄流記》等。
《左傳》是中國古代重要典籍,不僅具有極高史料價值,在文學上也被奉為經典。本書擷取《左傳》菁華八十餘篇,逐一分析其層次結構、用字煉句、賓主調度、照應收局等作文之法,並對篇中權謀詐計、詭辯辭令頗有誅心之論。與一般文學評論者不同,林紓本身即為古文名傢,引領一時文壇,又曾翻譯外國文學百餘部,深諳東西方文學之所長,故其鑒賞古文,往往能獨闢蹊徑、彆有會心,多為文傢經驗之談。
林紓的評點,不但可助讀者一窺左氏文心之奧秘,提升古文鑒賞能力,而領會其中的理念與方法,應用於現代文寫作,也將大有收獲。
##《左傳》選本而已,簡體、白文。做簡體的話肯定是為瞭普及,普及你上白文?要專業一點,又不整繁體竪排專名號。總而言之,就是為瞭營銷掙錢使:節約工本,就不齣注,為求多賣,遂上簡體。這一本賣49塊8,相信齣版社應該迴本瞭。這年頭做國學書確實不好賺,但不能扯著國學當虎皮使,做齣來不倫不類的一本東西。不過,林紓這塊招牌確實好,值得2星。
評分 評分##俺,關二爺本人(bushi
評分##作者:劉寜(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林紓(1852—1924),字琴南,號畏廬,彆署冷紅生,福建閩縣(今福州市)人。林紓曾藉助他人口述,翻譯過《茶花女遺事》等二百四十六種外國小說,風行海內,洛陽紙貴。然而在近代文化史上,他作為古文傢的貢獻,同樣值得高度重視。林紓...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