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学,日本生态摄影师。1949年生于日本长野县。1972年开启摄影生涯,作品以自然和人类为主题,旨在向社会传达人类与自然共生的理念。1990年,摄影集《猫头鹰》获第9届土门拳摄影奖;1995年,摄影集《死》获日本写真协会赏年度赏,与摄影集《动物默示录》同获讲谈社出版文化赏。
小原真史,日本策展人,影像作家。1978年生于日本爱知县。多次策划荒木经惟、宫崎学、小岛一郎等摄影师的作品展。著有《富士幻景:近代日本和富士的病》《时间的漂浮:生·摄影·死》(与乔弗里·巴钦、甲斐义明合著)等。2004年,获第10届重森弘淹写真评论赏;2016年,获日本写真协会赏学艺赏。
本书是一份图文并茂、浅白易读的森林动物调查报告书。
主要以小原真史对生态摄影师宫崎学的采访形式呈现。从如何布置无人相机、怎样在密林中找出野生动物的踪迹等问题入手,逐步深入,探讨野生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样貌、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之间的互相影响、以动物之眼反观人类等深度问题。
书中还收录了宫崎学的专栏文章,介绍无人相机抓拍到的动物百态,展现野生动物不为人知的一面。
=======
狐狸:“浅薄无知!谁说我们总躲着他们,我们大摇大摆走他们铺的路,桥梁、砖墙、护栏都是我们的高速公路。”
黑熊:“严重双标!大家同为杂食动物,凭什么人类喷子总抓着我吃(人)肉的问题不放!”
乌鸦:“自以为是!自己每天浪费大量食物,我帮他们回收再利用,还好意思埋怨我弄脏了街道。”
野猪:“胆小怯懦!核污染区有什么好怕的,来呀一起跑跑多快活呀!”
紫蜣螂:“嗯……没有看法,我喜欢吃人类的大便。”
这是对密林深处动物的独家采访,一台台无人相机对准它们,让它们用独特的语言与逗趣的行为,向人类展示森林的法则,以及在它们眼中,人类是什么。
##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具,引人入胜,学到海量丛林生存法则,连鸟都有保守派与改革派之分,乌鸦筑巢取材多样到喷饭等等;双重含义的森林侦探,一是以“树木视角”下的野生动物们的“自拍”来探寻他们的踪迹、生存状态和与人的关系,颠覆常见误区,别以为怕人其实如今很多野生动物已适应噪声光污染都严重的现代城市;二是以野生动物特性“推理”出众多习俗乃至神怪传说背后的意义和蕴含的社会心理文化特征,比如为何撒盐驱“鬼”,为何有死者“复活”夜行,再如为何山神形象一般是丑丑的女神,几乎有民俗学风范,丛林夏洛克和华生的这些睿智对话分析豁然开朗读得津津有味,深深惊叹自然运行机制的巧妙,真的人类就别虚伪了好好保护自己吧;居然在本书再度与朱鹮相遇!以及也许有同学觉得本书封面不够美,读后就会立刻明白设计用意若用精美动物照反而显太假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最近几天都抽空读这本书,能得到如下财富:知道设置无人相机拍摄野生动物的意义和乐趣,看到特别有趣的猫头鹰故事,直面自然中死亡消融,生与死的循环,很多很多关于动物的趣事,知识。还剩一半没看,看完要详细写一下,这种书真是有趣又有意义。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