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1911-2009),山東清平人。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傢、文學傢、國學傢、佛學傢、史學傢、教育傢等。曆任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等職。
早年留學德國,精通多門語言。其著作匯編成《季羨林文集》,共24捲,“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並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
《無問西東:季羨林生命之書》,從超200萬字文集裏粹選25萬字,囊括瞭季老人生中的重要階段,包括童年成長、清華園求學、留德十年、北大執教、牛棚雜憶、病榻雜憶等,特彆收錄《不完滿纔是人生》《聽雨》《我的童年》《清塘荷韻》《懷念母親》《九十抒懷》《月是故鄉明》等經典篇目,將季羨林近80年的創作經曆整體性地呈現,也盡收季老百歲人生智慧。
##六歲離開母親到濟南生活求學與留德十年可能對於作者過於重要,重復提起的次數非常多。
評分##如果提前瞭解,你們要麵對的人生,不知你們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 “為何在偏科嚴重的情況下選實科?” “因為實業救國啊,那會讓我感到一種發自自身的踏實。” “可是你知不知道,人把自身置於忙碌之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卻喪失瞭真實。” “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
評分 評分##濃濃的山東文化。女人是用來尊敬的,任勞任怨侍奉老人教養小孩。 季老從小學畢業不敢報考一中,到高中畢業報考北大清華,自卑到自信,源於偶然,高中獲得王狀元唯一墨寶,認為是虛榮心作福。成為老師,是因為發錶過幾篇散文,被認為是作傢。成為國學大師是在會議中發錶瞭講話。從平凡到不凡,有自己的努力,有時勢造英雄。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