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誌強(1928—1998),山西交城人。著名曆史學傢,中國社會史研究的重要開拓者。曾任山西大學曆史係主任、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社會史學會副會長、山西省曆史學會理事長。著有《山西製鐵史》《辛亥革命前的十年》等,編有《義和團在山西地區史料》。所主編的《中國近代社會史》不僅“在中國社會史宏觀研究層次上的開創之功有目共睹,並且具有某種劃時代的意義”。
《退想齋日記》為山西省太原縣(現太原市晉源區)赤橋村舉人劉大鵬所著,始於光緒十七年(1891),迄於民國三十一年(1942),時間跨度長達五十二年,最早為喬誌強先生在田野調查中所發現。劉大鵬活動地區雖然多在山西太原,但由於其對下層社會生活有較多接觸,深諳民間疾苦,當過私 塾先生、縣立小學校長、縣議會長,管過小煤窯,還督率子女參加田間勞動及經營,主持修葺過晉祠及附近道路,所以日記呈現瞭基層鄉村社會應對重大曆史事件的很多豐富細節,彌足珍貴。本書初版齣版三十年來,受到中外史學界廣泛的徵引,已經成為研究中國社會史、鄉村史乃至科舉史的必讀書。此次重印,對全文做瞭一定修訂,期待能對推動曆史研究有所裨益。
##靜坐在陋室裏,伴著颱燈的柔光,花瞭兩個晚上一個上午通讀完畢,仿佛親身經曆瞭一段五十年的人生,目睹瞭甲午戰爭、公車上書、八國聯軍、清末新政、辛亥革命、軍閥混戰、國府北伐、日寇入侵等一係列大事,在苛捐雜稅、物價飛漲當中掙紮,關關難過關關過。作者生於亂世,操勞一世,雖生活多艱、未居高位,對新生事物也多有抵觸,卻從沒有停止對時局的關心,用自己的一生,貫徹瞭讀書人“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崇高理念。亂世風雲,世道淪喪,底層百態,於斯可見一斑。嗚呼哀哉,尚饗! 啓風/文 這幾天,因為看到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再版瞭劉大鵬的《退想齋日記》,想起自己2014年曾應《中華遺産》的約稿,寫過一篇《劉大鵬:一個失去身份的紳士》,作為封麵策劃《100年的私人曆史》的一部分。 想著發齣來和大傢分享一下,可是原稿早已找不到,隻好先在雜誌官方小...
評分刪減本,最早是從羅誌田先生書裏得知這位劉大鵬,他的一生真是在掙紮和矛盾中渡過,他是典型的大時代裹挾著前進的小人物,好在他在日記裏留下其一生的無奈與心路。不知道為什麼是刪減本,21世紀的中國還怕晚清一位遺老遺少日記裏的牢騷話?
評分##10月2日。不適閤普通讀者,適閤研究清末民初的社會史學者,日記體缺陷就是陷入冗繁的對日常生活敘述中,物價幾何,婚禮喪葬,年復一年的重復,偶爾發些世風日下、國將不國的感慨。
評分##很久以前讀的書瞭,我讀的好像不是這個版本,迴頭找找
評分##三小記載留存,其意義在於佐證自己和其他
評分民國三十有一年,夏曆七月十九日,太原劉友鳳先生卒於裏第。邑人士王景文輩恐其潛德幽光寂寞韆鞦也,於是發捐啓,醵資金,將謀被諸貞石,而以碑辭相諉。餘景仰先生有年,曷敢以不文辭。謹按先生諱大鵬,字友鳳,號臥虎山人,彆署夢醒子。世居縣南赤橋村,性樸實。九歲受業同裏...
評分##想瞭解真實世態及人物內心,沒有比日記更真實,更可靠的瞭。可惜整理者自作主張刪瞭三分之一,期待完整篇能重見天日。作者是長壽,充實但無奈的一生,身處社會幾韆年未有之大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