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

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念群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20-11 精装 9787220119224

具体描述

杨念群,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主要著作有:《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1997)、《杨念群自选集》(2000)、《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2001)、《雪域求法记: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合编,2003)、《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2006)、《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2010)、《五四的另一面》等,主持《新史学》丛刊(中华书局版)及“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丛书。主要学术兴趣是中国政治史、社会史研究,并长期致力于从跨学科、跨领域的角度探究中国史研究的新途径。

本书为对当代历史研的全面反思与阐释,以及反映出西方各种史学思潮在中国史学界的应用状况。本书不仅是作者近二十年对此一问题的持续思考的精粹集结,作者所提出的拓展史学进境的新思路需从跨学科的角度借鉴社会学的“中层理论”,更是史学界努力建立新研究范式的一次卓见成效的尝试。作者借对当代历史研究的反思与阐释,向更多学人分享了兼具全球视野的研究素养、剖析事物动态性和复杂性的研究思路和超越学科专业壁垒的研究方法,具体体现在宏观上要思考当代思潮变动下的政治动态与社会发展,微观上要带着问题意识深入社会观察生活,以此锤炼史学工作者通达的问题意识及超越局部事件的洞察力。

用户评价

评分

##大佬就是大佬,敢为学界指点江山,对同行的揶揄也十分过瘾,某些还沉浸在文化英雄角色中的知识分子可以醒醒了,食大便了。大佬提出的“中层理论”“新社会史”等理论框架,其实没有他的实际分析过程精彩,比如西方医疗话语对生死空间的强文化建构,缠足与反缠足中的性别议题之翻转,防疫行为作为一种政治行为,等等。有很多解释技巧都可以借鉴到文学研究中来,其实文学和历史都有某种成为素材的趋势,如何建构自身的独立性?又如何与其他学科对话?大佬把目光放在了对社会理论的引进上,一味强调文学本位虽然是去政治化的一环,但也容易画地为牢,文学研究的当务之急也是“开眼看世界”吧?这个看“世界”的目光既要向上,也要下沉,以及“中层"的纠缠。

评分

评分

评分

##每个字都认识,拼在一起咱就读不懂反正。不是书的问题

评分

评分

##美籍理论来华旅行的梳理的阅读感很舒服。关于缠足没太理解,洋洋洒洒万字核心观点就是认为缠足也有女性的自主性在其中(虽然理解框架和讨论层次不同)。

评分

评分

##从帝国文化气质的塑造与制度成本之间的关系来重新审视中国历史的变化,其中有两次变化尤为重要。一、北宋向南宋以后社会结构的转折;二、晚清向民国时期的转折。前者中王安石变法为关键,王安石试图尝试将官僚体制自上而下延伸至基层,其规划的制度成本过重导致变法的失败。而朱子学的乡约宗族、王阳明的道德实践的平民化过程,彻底实现了地方自治状态下的双轨体制,而这一切则围绕着儒家意识形态而展开。第二次变化,则是儒家意识形态与帝国体制的解体,尤其进化观的进入为近代民族国家形成提供了关键契机。49年后,政府通过大规模社会动员与高的制度成本,将“宗族制”连根拔起。这是否意味着,最终王安石的意图得以实现,将国家送到了老百姓家门口,或是冲进了百姓家?我突然想到了杜赞奇那句: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

评分

问:你在2000年出版的自选集和一些文章中都提到过,自己属于出生于60年代的这一批被称为“新生代”的学人,在你看来,这样一种时代背景对个人的经历和生命感受是否产生了特定的影响? 答:影响肯定不是没有的。60年代出生的这批学人开始独立思考和表达的时候,正赶上80年代的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