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 Dazai Osamu
(1909—1948)
日本战后著名作家,“无赖派”文学领军人物。本名津岛修治。
出生于青森县津轻,1930年考入东京大学法国文学科,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35年,短篇小说《逆行》被列为第一届芥川奖候选作品。翌年,出版作品集《晚年》。后经井伏鳟二介绍,与石原美知子结婚,期间创作了《富岳百景》《女生徒》《奔跑吧,梅勒斯》等名作。
1947年,发表中篇小说《斜阳》,一举成为畅销作家。后发表了半自传体中篇小说《人间失格》,成为日本战后经典文学作品。其作品因对挣扎在时代边缘的理想主义者内心剖析的入木三分,被誉为“昭和文学不灭的金字塔”。
1948年6月13日,与崇拜其的女读者山崎富荣跳入玉川上水自杀,时年39岁。
★太宰治的反“失格”的少年青春小说
★日本第六届新潮社文艺奖提名作品
★《人间失格》台版译者高詹灿再度翻译太宰治作品
★真实再现太宰治逆行于人世的少年意气
★无赖派”旗手太宰治笔下的青春希望
★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并称的日本作家
★以日本旺文社《正义与微笑》为底本翻译,以精装出版致敬经典
-------------------------
内容简介
《正义与微笑》是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人物太宰治的少年青春小说。本书收入日记体小说《正义与微笑》和书信体小说《潘多拉之匣》两部作品。小说风格明快、平和,有趣。书名作品《正义与微笑》讲述了主人公芹川以“正义与微笑”的信条,追求当演员的人生梦想。《潘多拉之匣》则讲述了得了结核病的富家公子小柴利助在疗养院的有趣生活。《正义与微笑》是太宰治继《女生徒》中少女的生活与心境变化之后,首度以日记形式描写一名少年历经怀疑、苦恼,最终奋斗达成梦想的青春小说。面对理想与现实人生的巨大落差,以太宰治自身为原型的主人公少年进在日记中写下对自身的迷茫 对俗世的轻蔑,对黑暗的反抗和对未来的美好希望,
##3.5 太宰治最阳光明媚、积极正向的两篇小说集结在一起,文笔鲜动流畅,但也着实“非我杯茶”。17岁少年日记体的《正义与微笑》,里面对生活的“幻灭感”显得颇为轻巧,对基督教义的引述与反转成了文本的支点;而看似恬淡的书信体《潘多拉之盒》,其背景与人物心理底色还是有着一层清晰的阴郁面,相对更佳。前者取材自太宰治一个年少朋友的日记,后者改写自一位22岁服药自杀的读者寄给他的、作为遗书的日记,两篇皆是一种“接力式”延续他者文学生命的写作。
评分 评分##30% 太平白的语言了
评分##一篇新译作,日记体《正义与微笑》;一篇老译文,书信体《潘多拉之盒》。在《正义与微笑》中,太宰治一改其颓丧文风,少有的讲述了一位17岁少年青春洋溢的故事。心情随同生活起起伏伏,偶尔在日记里写到想死,并不是真的想自寻短见,那是一种类似“今天天气好糟啊”短暂的不开心。原生家庭,哥哥是他的后盾;学习成绩,才能是他的前途。这一次太宰治没有写孤立无援与心灰意冷,而是写了一个虽稚气但却朝气蓬勃的故事,敏感在泥土里开出了花。
评分 评分##3.5 太宰治最阳光明媚、积极正向的两篇小说集结在一起,文笔鲜动流畅,但也着实“非我杯茶”。17岁少年日记体的《正义与微笑》,里面对生活的“幻灭感”显得颇为轻巧,对基督教义的引述与反转成了文本的支点;而看似恬淡的书信体《潘多拉之盒》,其背景与人物心理底色还是有着一层清晰的阴郁面,相对更佳。前者取材自太宰治一个年少朋友的日记,后者改写自一位22岁服药自杀的读者寄给他的、作为遗书的日记,两篇皆是一种“接力式”延续他者文学生命的写作。
评分##太宰治少有的不那么颓废阴郁的小说,十七八岁男生的成长,自信又自卑的心理,表现得细致形象。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