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青,1953年生於上海,1970年至1978年輾轉贛南與蘇北農村插隊落戶,其間自習繪畫。1978年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係深造,1980年畢業留校,1982年定居紐約,自由職業畫傢。2000年迴國,現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組畫》,近年作並置係列及書籍靜物係列。業餘寫作,齣版文集有:《紐約瑣記》《多餘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續編》《荒廢集》《外國音樂在外國》《笑談大先生》《歸國十年》《草草集》《談話的泥沼》《無知的遊曆》,以及《局部》係列等。
陳丹青的私人藝術史
1.5億人次觀看,豆瓣高分藝術紀錄片《局部》內容全收錄
發掘隱沒的天纔、次要的作品
時隔五年,新修訂
內文更換高級塗布紙,貼近畫作原色
本書是陳丹青視頻節目《局部》第一季的講稿。從少年王希孟到憨人凡·高,從早期文藝復興的搗蛋鬼布法馬可到威尼斯畫匠卡帕奇奧,從舞女齣身的瓦拉東到民國閨秀女畫傢,從宮廷畫師徐揚到戰死沙場的巴齊耶……他們多數是被美術史忽略的天纔,作品亦然,雖經曆史“隱沒”而顯得“次要”,卻值得再度被認知、被觀看。這是一份畫傢個人的觀看與敘述,藝術史退為背景,藝術傢,纔是主角。
##“老逼梆子”“小裝逼們”,《局部》這個節目就是如此。雖然節目已經播完,書就是講稿的結集,但是我覺得《陌生的經驗》裏的纔是陳丹青,纔是之前熟悉的他的文字。書裏講什麼呢,沒什麼,就是想跟我們聊天侃大山而已,一如《紐約瑣記》中的“迴顧展的迴顧”,跟你聊聊藝術,談...
評分 評分##什麼是陌生的經驗?一種異於平常、超越平常的經曆體驗。“偏離規範”、“蠻憨”和“局部”三個關鍵詞成為串連本書這16組繪畫主題的綫索。 中世紀前的羅馬希臘繪畫自成一套規範的體係、中世紀教堂畫、文藝復興、巴黎學院派、印象派等等都在打破上個時代所樹立的規範,並在時間長...
評分##“最美的景象,就是一個正在勞動的人”
評分##本月讀完兩本陳丹青的書《荒廢集》和《陌生的經驗》。沒看書之前,我一直認為陳丹青是既敏銳又尖銳的。讀完瞭《荒廢集》,發現敏銳在,卻少尖銳。讀瞭一半的《退步集》卻完全找不到尖銳瞭,加之談話和文章都過於繁冗,隻好放棄。 陳善於批評教育,看似尖銳,指其源於體製問題。...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