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1898—1948)
原名自华,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一生著作颇丰,有《光明》《新年》等诗;也有《荷塘月色》《背影》等散文名篇,其中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还有《诗言志辨》《新诗杂谈》等文论著作。其作品今被收录至《朱自清全集》中。
西南联大的通识教育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一代学者,为他们所创造的成就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本套丛书力图通过在西南联大担任过教授的13位大师的优质文章,从文学、历史、哲学三个方面呈现西南联大通识课的面貌,并展现西南联大的学术风采,以及朱自清、冯友兰、陈寅恪等诸位大师的教学风格和人格修养。这些文章都是大师们在各自擅长领域所写下的,从中不但能看到大师们对于学问的认真,对于教育的坚持,还可以在这些文字后面看到大师们在时代剧变中始终屹立不倒的身影。
本书主题是“文学课”。书中收录了朱自清、游国恩、罗庸、萧涤非、闻一多、浦江清等六位先生的文章,涵盖朝代更替与文学古今之变的关系、《红楼梦》的创作动机等重要的文学话题,并按历史顺序分为五个部分,将先秦到清朝期间一些重要的文学作品、作者及其思想层层罗列、细细分析,通过文学来展现西南联大包容、高质量、重基础的通识教育,进而展现西南联大卓越的学术风采,以及各位先生新颖、全面、前沿性十足的学术成果。
最近读的这套《西南联大通识课》收录了民国那些著名大师的教案文章,我刚读完其中的《文学课》。翻开书就是朱自清、闻一多、游国恩等大师给你一对一开小灶,从《诗经》、《楚辞》讲到唐诗宋词,从曹氏父子讲到蒲松龄、曹雪芹。按时间顺序梳理了中国文学的重要节点和代表作品,...
评分##偏于学术,暴露了本人对于中国文学史的认知匮乏。
评分##真实当年的课程难以详知,所谓教材好些都是从讲师后来的文字里选编的;由于篇幅作了节选;政治立场。所以更多的还是情怀。
评分##1937年8月28日这一天,本是一个平常的日子,但却因为一封公函让这一天成为了中国教育史上一个特别的日子。 这一天,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长,接到了来自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公函,公函要求,三校南迁长沙,联合组建长沙临时大学。 1937年12月,南京又陷落,日军逼近武汉,长沙危...
评分 评分1931年12月2日,梅贻琦在出任清华大学校长的就职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对这一句话诠释的最好的一所的大学,莫不是在中国的现代历史上只短短了八年的“西南联大”——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五位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八位“两弹一星”功勋...
评分 评分 评分1931年12月2日,梅贻琦在出任清华大学校长的就职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对这一句话诠释的最好的一所的大学,莫不是在中国的现代历史上只短短了八年的“西南联大”——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五位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八位“两弹一星”功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