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起的新文化运动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发表于2025-05-05
另起的新文化运动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袁一丹,重庆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及近代思想史研究。近期研究课题包括:1.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史;2.抗战时期沦陷区研究;3.北京都市研究。曾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华文史论丛》《读书》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已出版学术随笔集《此时怀抱向谁开》(六合丛书)。
现代文学史一贯把《新青年》标记为新文化运动的起点。然而鲁迅在《热风·题记》中却说,“新文化运动”是讥嘲《新青年》的人“另起”的名目,随后“反套”到《新青年》身上。本书从名与实的缝隙切入,追问“新文化运动”一词何时出现,是谁的发明?又如何被“反套”在《新青年》身上?“五四”与“新文化”是如何被“焊接”在一起的?从而重审文学革命、“五四”与新文化运动之间的历史逻辑。
本书采取的研究策略,不是用“另一个”起点来对抗原有的起源神话。“另起”是动态的过程,新文化、新文学的“起点”本是复数的。每个事后追认的“起点”都对应着一种运动方案、一种历史评判及一种文化远景。
新文化运动作为“起点”的标志性意义,从长时段看,终体现在语言文字的变革上。“五四”文学革命,亦可视作一场漫长的读写革命。从不同角度探讨汉字存废及阅读方式、书写习惯的变化,未尝不是松动“起点”的另一种方式。
重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史,困难之处还不在于历史场景的还原。时至今日,我们完全有能力寻觅更多的历史细节,把故事讲得无比繁复。真正的困难恰在于胡适所谓的“价值重估”,如何回应中国当下的思想氛围,重新检讨五四一代的立场。
“五四”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基石。长期以来这块奠基石过于稳固,以致我们忽略了它的存在。当“五四”的历史地位逐渐松动,变成一块“滚石”时,既给学科带来前所未有的思想危机,而在危机中或也蕴含着自我更新的生机。
另起的新文化运动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另起的新文化运动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另起的新文化运动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另起的新文化运动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袁的文字是我一向很喜欢的那种,柔风细雨,却绵里藏针。无论是改名的刘半农还是杂志上的交换广告、阑尾般的《去国集》,“另起”所探讨的实际是新文化系统里被压抑的一面,正是通过这一压抑过程,新文化的边界方才更加清晰,内涵更为明确。不过话说回来,解构的目的应当是重构,袁从不同角度试图撬开原有叙事,但目前所见总感觉还是在补充元叙事。也许还需要找寻更重要的支点才可以由线及面,找到准确的“另起”方法吧。(我也不咋懂,瞎说的)
评分##最后两章比较有意思,从语言文字的媒介性上讨论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新文化运动固然有它新的一面,除陈的一面,但它却没有应有的厚的一面,立新的一面。 新文化运动最大的局限在于,它没能构建起一整套完整的新的世界观,无法指导国人应对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这也为后来的混乱时代埋下了伏笔。 新文化运动另一个缺陷在于,它很快把自身念成了一...
评分 评分 评分##首先,在学科日益专业化、精细化、狭隘化、去政治化、技术壁垒化的今天,作者敢于直面对垒五四新文化这个容易引发是非争议的选题,扎硬寨打硬仗,不盲从权威,不逃避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值得敬佩的勇敢的学术态度。该书文本考证功底过硬,对关键词追本溯源,抽丝剥茧,颇有金观...
评分 评分 评分##《另起的新文化运动》 袁一丹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1-10 页数: 316 学过现代文学的孩子都知道,这个学科号称有两大泥潭。周氏兄弟是一个,另一个当然是“五四”——袁一丹的说法是“一个中心”(五四运动),两个“基本点”(周氏兄弟),意思是一样。 我也是从五四...
另起的新文化运动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