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比盖尔·威廉姆斯(Abigail Williams),历史学者,牛津大学圣彼得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十八世纪历史。著有《诗歌与辉格派文学文化的创造》。
在十八世纪的英国,由于印刷业的蓬勃发展,书籍成为自我提升、家庭娱乐和邻里社交的重要工具。《以书会友:十八世纪的书籍社交》聚焦十八世纪英国中产阶层的阅读生活,关注他们如何获取并阅读书籍,阅读如何影响他们的生活,以及大众阅读偏好与书籍出版甚至是文学体裁发展间的互动。作者用文学性的笔触,重现了十八世纪的阅读场景,进而使我们窥见当时的社会心态与文化风尚。《以书会友:十八世纪的书籍社交》入选《华盛顿邮报》50本“受欢迎的非虚构图书”,是一本优秀的、有深度的书籍史著作。
##本书算不上一本严格的学术著作,应归类英国十八世纪的书籍使用概述。虽有启发,但这本书相比较于在中国的书籍史研究的意义,显然在英国18世纪社会研究的参考性上价值更大。之所以这么讲,一来在中国传统社会,书籍的社交性局限在精英士大夫阶层。二来现代中国书籍的大量印刷,以及教育的普及,以及替代性社交工具(例如电影)的出现,自然不能再如本书所示加以讨论。 当然,可以略加延长的是,传统中国通过藏书抄书所带来人际网络延展也许是一个话题。
评分##述多论少。
评分##书籍的社会史;从印刷文化到口头朗读文化的转化
评分 评分 评分##十八世纪的图书居然开放了按页购买…流动图书馆还可以购买会员…独自阅读小说是不被允许的…
评分 评分##默读(个)外的朗读(群),除标题不确外翻译流畅 1 那是一个识字率普遍提高,书籍印刷业发达,交换图书成风的时代。我们的电影中都能看到他们有晚上共读的习惯。从奥斯汀时代一直到《故园重访》的二战后。 但当时是用什么灯光呢?从考古学上我们知道那时候用牛油蜡烛,或者用炉火。一般家庭,都是在这样微弱的灯光下共享的。但...
评分##18世纪的英国人仍然从事集体阅读,但是除了物质条件的限制,还有很多社会选择因素,特别是那些劝诱、鼓励甚至对独自阅读的污名化,其实从反面表明,这个时期的阅读正在发生改变,从提及朗读转变独自默读,而且这种转变令一些卫道士们感到不舒服。所以,到底阅读革命有没有发生,可能不是能够简单否定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