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暉,1959年生,江蘇揚州人。曾就學於揚州師範學院中文係、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現為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國思想史、中國現代文學和社會理論等。
21世紀中國人文學術的扛鼎之作
既是一部思想史研究,也是一部思想論著
以“反思現代性”為問題,以“知識考古”為方法
從觀念史與社會史互動的雙重視野中
追索現代中國認同的思想脈絡與形成機製
提齣中國的現代化進程為一種“反現代性的現代性”
--
汪暉代錶作,也是21世紀中國思想領域的扛鼎之作,齣版二十年來在國內國際人文學術界産生廣泛影響,迄今已有英文、韓文(全譯本),及日文、意大利文等多語種譯本。
作者以“現代中國的形成”為核心關切,以“知識考古”為方法,從觀念史與社會史互動的雙重視野中,追索現代中國認同的思想脈絡與形成機製。全書兩捲四部,每部分彆以“理與物”、“帝國與國傢”、“公理與反公理”和“科學話語共同體”等為論題,試圖追問:宋明時代儒學的天理世界觀是如何形成的,它的曆史動力是什麼?清代帝國建設與近代中國的國傢建設之間是怎樣的關係?晚清思想對於現代性的復雜態度能夠提供給我們哪些思想的資源?現代中國的知識體製是如何構築起來的?現代公理世界觀與天理世界觀之間究竟是怎樣的關係?而對這些問題的研究提供的是關於什麼是“中國”,什麼是“中國的現代”,以及中國思想的現代意義的曆史理解。
##汪暉的《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四捲本)2004年由三聯書店齣版後,在國內外學術界引起廣泛的關注和迴應,在思想史、邊疆區域研究、國際體係研究等諸多領域産生瞭重要影響。2014年三聯書店推齣瞭“十周年紀念版”。 《書城》2005年第4期發錶對汪暉的采訪。汪暉在其中對《現代中...
評分 評分 評分##二 儒學思想內在性揭示與中國現代性的自我理解 毋庸諱言,中國有中國自身的現代性是汪暉四捲本著作中一以貫之的主張和認知,或者毋寜說其實就是我們把握汪暉思想的惟一鑰匙。如果不是這樣,汪暉不僅沒有必要采取“對話”式寫作,更沒有必要“辨章學術,考鏡源流”,幾乎把中國...
評分##本文作者係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這是原作The Future of the Past: On Wang Hui's Rise of Modern Chinese Thought(發錶於New Left Review第62期,2010年3-4月號)的中文譯稿。 自90年代以來,汪暉一直是一位在中國知識界具有強大的議程設置能力的學者。他於1997年發錶《當代...
評分##坦率地講,隻要你確實認真細緻地通讀瞭汪暉先生堪稱巨著的《中國現代思想的興起》,你就不能不心悅誠服地承認其學術貢獻極其重要。黃宗智先生《探尋中國的現代:評汪暉<中國現代思想的興起>》一文所作的總結性判斷,筆者頗以為然:“在對作為整體的西方現代主義的根本性...
評分 評分##Since the 1990s, Wang Hui has been an agenda-setting figure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intellectual landscape. A leading representative of China’s ‘New Left’, he has been at the centre of public debates since the publication of his path-breaking essay, ...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