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金匱要略廣注》為孤本存世,今人知者、見者極少。故其文獻價值彌足珍貴。為不使這一珍貴的醫學文獻失傳,故特為校勘、注釋,並請著名仲景學傢劉渡舟教授詳加審訂,以獻饗今之醫學界,使其為中醫學術研究和臨床服務。
原本《內經》推明幽隱,學轉岐黃澤滋杏林
內容簡介
東漢醫聖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古今注傢不下數十百傢,然多有遇難而默者,或當注不注者,及注而未當者,使仲景心法多有不為人知之處。清代康熙年間浙江名醫李彣以畢生之心血,發幽闡微,成《金匱要略廣注》一書,終析韆古之疑,解百代之惑,不唯超齣古代注傢,即今名醫亦少有可相比者,可謂仲景學之佳作,金匱注之珍品。
目錄
金匱要略廣注校詮
仲景學之佳作,金匱注之珍品——代序
《金匱廣注》自序
校詮凡例
校詮說明
金匱要略廣注凡例五則
捲上
髒腑經絡先後病第一
痙濕喝病第二
栝蔞桂枝湯方
葛根湯方
麻黃加術湯方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方
防己黃芪湯方
桂枝附子湯方
白術附子湯方
甘草附子湯方
白虎加人參湯方
一物瓜蒂湯方
百閤狐惑陰陽毒病第三
百閤知母湯方
滑石代赭湯方
百閤雞子湯方
百閤地黃湯方
百閤洗方
栝蔞牡蠣散方
百閤滑石散方
甘草瀉心湯方
苦參湯方
雄黃散方
赤豆當歸散方
升麻鱉甲雄黃蜀椒湯
瘧病第四
鱉甲煎丸方
白虎加桂枝湯方
蜀漆散方
中風曆節病第五
桂枝芍藥知母湯方
烏頭湯方
血痹虛勞病第六
黃芪桂枝五物湯方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方
小建中湯方
黃芪建中湯方
八味腎氣丸
薯蕷丸方
酸棗湯方
大黃<庶蟲>蟲丸方
捲中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第七
甘草乾薑湯方
葶藶大棗瀉肺湯方
桔梗湯方
小青龍加石膏湯方
越婢加半夏湯方
射乾麻黃湯方
皂莢丸方
厚樸麻黃湯方
澤漆湯方
麥門鼕湯方
奔豚氣病第八
奔豚湯方
桂枝加桂湯方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
胸痹心痛短氣病第九
栝蔞薤白白酒湯方
栝蔞薤白半夏湯方
枳實薤白桂枝湯方
人參湯方
茯苓杏仁甘草湯方
橘枳薑湯方
薏苡附子散方
桂枝生薑枳實湯方
烏頭赤石脂丸方
附九痛丸治九種心痛
腹滿寒疝宿食病第十
厚樸七物湯方
附子粳米湯方
厚樸三物湯方
大柴鬍湯方
大承氣湯方
大建中湯方
大黃附子湯方
赤丸方
大烏頭煎方
當歸生薑羊肉湯方
烏頭桂枝湯方
瓜蒂散方
五髒風寒積聚病第十
麻子仁丸方
甘草乾薑茯苓白術湯
痰飲咳嗽病第十二
苓桂術甘湯方
甘遂半夏湯方
十棗湯方
大青龍湯方
木防己湯方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方
澤瀉湯方
厚樸大黃湯方
小半夏湯方
己椒藶黃丸方
半夏加茯苓湯方
五苓散方
桂苓五味甘草湯方
桂苓五味甘草湯去桂加乾薑細辛方
桂苓五味甘草湯去甘草、去桂、加乾薑細辛半夏湯方
苓甘五味薑辛半夏加杏仁湯方
苓甘五味薑辛半杏加大黃湯方
消渴小便利淋病第十三
文蛤散方
栝蔞瞿麥丸方
蒲灰散方
滑石白魚散方
茯苓戎鹽湯方
豬苓湯方
水氣病第十四
越婢加術湯方
越婢湯方
防己茯苓湯方
甘草麻黃湯方
麻黃附子湯方
杏子湯方
黃芪芍桂苦酒湯方
桂枝加黃芪湯方
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方
枳實白術湯方
黃疸病第十五
茵陳蒿湯方
消石礬石散方
梔子大黃湯方
豬膏發煎方
茵陳五苓散方
大黃消石湯方
捲下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第十六
半夏麻黃丸方
桂枝救逆湯方
柏葉湯方
黃土湯方
瀉心湯方
嘔吐噦下利病第十七
茱萸湯方
半夏瀉心湯方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
豬苓散方
四逆湯方
小柴鬍湯方
大半夏湯方
大黃甘草湯方
茯苓澤瀉湯方
文蛤湯方
半夏乾薑散方
生薑半夏湯方
橘皮湯方
橘皮竹茹湯方
桂枝湯方
小承氣湯方
桃花湯方
白頭翁湯方
梔子豉湯方
通脈四逆湯方
紫參湯方
訶梨勒散方
瘡癰腸癰浸淫病第十八
薏苡附子敗醬散方
大黃牡丹湯方
王不留行散方
跌蹶手指臂腫轉筋陰狐疝蛔蟲
病第十九
雞屎白散方
蜘蛛散方
甘草粉蜜湯方
烏梅丸方
婦人妊娠病第二十
桂枝茯苓丸方
膠艾湯方
當歸芍藥散方
乾薑人參半夏丸方
歸母苦參丸方
葵子茯苓散方
當歸散方
白術散方
婦人産後病第二十
枳實芍藥散方
下瘀血湯方
竹葉湯方
竹皮大丸方
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方
婦人雜病第二十二
半夏厚樸湯方
甘草小麥大棗湯方
溫經湯方
土瓜根散方
鏇覆花湯方
大黃甘遂湯方
抵當湯方
礬石丸方
紅藍花酒方
蛇床子散方
狼牙湯方
雜療方第二十三
三物備急方
退五髒虛熱四時加減柴
鬍飲子方
訶梨勒丸方
排膿散方
排膿湯方
治傷寒令愈不復,紫石寒
石散方
救卒死方
救卒死而壯熱者方
救卒死而目閉者方
救卒死而張口反摺者方
救卒死而四肢不收、失便者方
救小兒卒死而吐利,不知是何病方
小兒疳蟲蝕齒方
屍蹶方
救卒死、客忤死,還魂湯主
……
舒氏傷寒集注
原序
凡例
三百九十七法總目
一百一十三方總目
舒氏傷寒集注之捲一
舒氏傷寒集注之捲二
舒氏傷寒集注之捲三
舒氏傷寒集注之捲四
舒氏傷寒集注之捲五
舒氏傷寒集注之捲六
舒氏傷寒集注之捲七
舒氏傷寒集注之捲八
舒氏傷寒集注之捲九
舒氏傷寒集注之捲十
舒氏傷寒集注之捲十一
舒氏傷寒集注之捲十二
舒氏傷寒集注之捲十三
舒氏傷寒集注之捲十四
舒氏傷寒集注之捲十五
辨脈篇
精彩書摘
捲上
髒腑經絡先後病第一
五髒屬陰,六腑屬陽。《內經》雲:“五髒藏精氣而不瀉,故滿而不能實;六腑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然髒有五,而扁鵲謂有六髒者,固腎有兩髒,其左為腎,右為命門也。腑有六,而止言五腑者,以五髒各一腑;三焦亦是一腑,然不屬於五髒。故言腑有五焉。又《內經》雲:“形髒四,神髒五”②,則自肝、心、脾、肺、腎而外,若頭角者、耳目者、口齒者、胸中者,亦得名之為髒,而以類推焉。經者,手足三陰三陽,閤為十二經也。直者為經,橫者為絡,循內者為經,浮外者為絡。《難經》雲:“經有十二,絡有十五”,蓋又有陽之絡、陰之絡及脾之大絡也。《素問》雲:“經有常色,而絡無常變也。”“陰絡之色應其經,陽絡之色變無常,隨四時而行者也。”先後病者,總髒腑經絡而言,蓋髒腑經絡相傳之病,有先有後;治髒腑經絡之病者,亦有宜先宜後雲爾。①治:諸本皆無此“治”字。李彣《廣注》之目錄亦無,且李氏所列《金匱要略》之目錄不唯與諸本多有不同,亦與其正文內篇題多有不同,當從何任《校注》本。②王冰注:“形髒四者,一頭角,二耳目,三口齒,四胸中也。形分為髒,故以名焉。神髒五者,一肝,二心,三脾,四肺,五腎也。神藏於內,故以名焉。”張誌聰注:“形髒者藏有形之物也;神髒者,藏五髒之神也。藏有形之物者,胃與大腸小腸膀胱也。藏五髒之神者,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腎藏誌也。”形髒,謂藏有形之物的髒器。張注為是。此語齣《素問·六節髒象論》。形髒四,神髒五,閤之則為九髒,以應天度之數。李氏與張誌聰為同門,故二人說法一緻,可以理解。
問日:上工治未病,何也?師日: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②;四季脾王不受邪③,即勿補之。
前言/序言
《金匱要略廣注》,可比諸和氏之璧,一經醫傢慧眼識之,必被視為珍寶而懷揣之。又可比諸豐城之劍,一經醫傢妙手得之,必被視為利人濟物之神器而持用之。堪稱為仲景學之佳作,《金匱》注之珍品。習醫者研讀之,定能抉靈蘭之秘典,可望起凋敝之沉屙。
作者李彣,字珥臣,清康熙年間錢塘(今杭州)人。有清一代,醫學大盛,名醫甚夥,粲若群星。奈史傢欠重方技,故摘入籍中者無多。李彣其人,史亦無載,惜哉!然而其學有淵源,術有奇驗,道有所傳,何礙無良史之辭而顯其聲名哉?其《金匱要略廣注》,足以使之響震韆古。
李彣少時多病,百藥備嘗,遂留心醫藥,“從事張卿子、潘鄧林兩師門下。兩師固醫宗,多善誘”,兼其學業勤篤,遂成大器。李彣之二師,今之醫傢亦皆敬崇。張卿子(1589-1668年)名遂臣,號相期,又號西農。少時曾以詩文見賞於江南纔子董其昌諸公。因自少贏弱多病,久醫不效,乃自檢方書,自療自愈。明末潛名裏巷,業醫自給,有起死迴生之譽。張氏推崇金代成無己之(注解傷寒論),嘗以此為藍本,博采各傢,撰《張卿子傷寒論》七捲。門人眾多,皆名震遐邇,其中以張誌聰(清史稿有傳)等最享盛名。潘鄧林,乃明清之際浙江名醫潘楫(字碩甫)之號,著有《醫燈續焰》《傷寒大旨》等書,據乾隆年間所修《仁和縣誌》、《錢塘縣誌》、《浙江通誌》載,“門人數百輩,皆不同凡響。”李彣自序日:“二師精通仲景之學,深得《傷寒論》、《金匱要略》之微旨,且樂於誨人,培植桃李。”故李既得二師所授仲景心法,遂又“窮年力索,一以貫之,幾易寒暑,著成是書。”
金匱要略廣注校詮(附舒氏傷寒集注)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金匱要略廣注校詮(附舒氏傷寒集注)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正在學習傷寒論,聽說不錯買瞭。
評分
☆☆☆☆☆
老師發現瞭這本書,並主要編寫的書籍,看過他手裏的第一版,時過境遷已是再版,翻版時宋書公老師交給齣版社編者名單已晚,還是沒有落龐鶴老師的名字。《金匱》治雜病,效果如神,金匱大傢認為有必要校詮的書,是有研讀價值的,況且是早年靜心所著。故買來珍藏,慢慢品學。
評分
☆☆☆☆☆
書的內容不錯,但是最大的問題是排版的間距太大,整本書簡直可以縮少三分之一,浪費紙張浪費錢,齣版社比較小聰明!
評分
☆☆☆☆☆
正版圖書,購買方便,推薦
評分
☆☆☆☆☆
中醫臨床參考用書,值得購買。
評分
☆☆☆☆☆
朋友介紹看的 還可以
評分
☆☆☆☆☆
說沒貨,退的款現在都還沒收到,我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評分
☆☆☆☆☆
朋友介紹看的 還可以
評分
☆☆☆☆☆
中醫臨床參考用書,值得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