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北京外国语大学数十位专家学者历经八年编纂完成《汉英词典》,于1978年正式出版一版,被公认为汉英词典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1995,经过十载全面修订,外研社推出了《汉英词典》(修订版),先后荣获:第十届中国图书奖、第二届国家辞书奖一等奖。
今天,经过新一代学者十载潜心修订,《汉英词典(第3版)》崭新问世。
•收词全面:收录条目100000余条;语文为主,百科为辅;雅俗并举,兼顾学术和实用。
•新词新义:增收新词、新义10000余条,涵盖语文、时事、经济、科技、网络等诸多领域。
•例证丰富:收录例证100000余条,地道自然,同时保留了上一版的文学特色。
•标注词类:为所有条目标注词类,助力语言学习。
•反义联想:收录反义词2000余条,成对掌握,一举两得。
•图文并茂:为一些中国特有事物绘制插图,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编排合理:以便于查阅为宗旨,并采用双色印刷。
未来一二十年的汉英词典界,会呈现怎样一种态势呢?可以预见,随着中国与外部世界日益交融,华夏文化逐步走出国门,《汉英词典》也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姚小平
able of Contents
《汉英词典》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第三版序)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the Dictionary (Preface to the 3rd Edition)
凡例
Guide to the Use of the Dictionary
部首检字表
Component Index
词典正文
Text of the Dictionary
附录
Appendixes
《汉英词典》(修订版)于1995年出版后,广受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好评,曾先后荣获:第十届中国图书奖、第二届国家辞书奖一等奖。进入新的世纪,中国社会迅猛发展,语言生活日新月异,汉语词汇快速更新。为了反映汉语的最新变化,《汉英词典》便有了再版的必要。
2000年,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组织下,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专家学者为主体的编修团队开始着手《汉英词典》(修订版)的修订工作,前后凡十载。修订者尽量保持《汉英词典》的原有格局和特色,譬如大部分取自经典、诗词、近代白话小说的例证得到保留,并沿用了1978年版所制定、1995年修订版所遵循的编纂思路:一是兼顾学术和实用;二是以语文为主,兼顾百科;三是以普通话为准,兼承书面传统,酌采方言词汇。在此基础上,修订者与时俱进,紧扣时代脉搏,积极反映语言生活实际,完成了卓有成效的修订,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较之前两个版本,《汉英词典》(第三版)具有以下特点:
1.收词更加全面:收录条目100 000佘条,较1995年修订版增收20 000条左右;语文为主,百科为辅,雅俗并举,兼顾学术和实用,并增收新词、新义10 000余条,涵盖语文、时事、经济、科技、网络等诸多领域。例如,“甲流A/HINI flu”,“次贷危机subprime mortgage crisis”,“科学发展观scientific approach to development”,“囧”的新义“awkward;embarrassed;tricky”,等等。
2.例证丰富:收录例证100 000余条,地道自然,同时保留了上一版的文学特色。
3.标注词类:顺应潮流,为所有条目添加词类标注,大大方便了语言学习。
4.反义联想:收录反义词2 000余条,成对掌握,一举两得。
5.图文并茂:详解中国特有事物,并为一些中国特有事物绘制插图,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6.附录翔实:全面更新,更利实用。
7.编排合理:以便于查阅为宗旨,并采用双色印刷,令人耳目一新。
自1978年问世至今,前后三十余载,编纂者前赴后继,始有今日之成就。值此第三版付梓之际,谨向为编纂先前两版付出心血和汗水的编者、工作人员以及提供过帮助和指导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在修订及后续编校过程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力求完美,但由于水平、精力、技术所限,难免有所错漏,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更希辞书界同行不吝指教,以利再修。
说实话,我购买这本词典主要是为了给我的孩子做英语启蒙辅助,所以对于“易用性”和“趣味性”的考量是相当重的。我之前买过几本号称适合少儿的词典,要么是图画太多显得内容单薄,要么就是排版密密麻麻,孩子一看就头大。这本《汉英词典(第3版)》在这方面处理得非常巧妙。它并没有为了迎合低龄读者而牺牲专业性,而是通过巧妙地运用色彩编码和区块划分,让复杂的词条结构变得可视化和易于导航。比如,不同词性的释义用不同的颜色字体标注出来,孩子可以很快地锁定他想找的那一部分信息。此外,那些精心挑选的例句,不仅准确地反映了词汇的用法,而且内容贴近日常生活和现代场景,非常贴近孩子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在学习生硬的单词时也能感受到乐趣。可以说,它成功地搭建了一座连接基础认知和深入理解的桥梁,让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而高效。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跨国商务往来的自由职业者,我对于工具书的“即时检索效率”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在与外国客户进行高强度、快节奏的沟通时,我需要一把能够瞬间提供可靠答案的“利剑”。这本词典的检索设计,可以说是将效率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的收词和释义组织结构,充分体现了对实际应用场景的深刻理解。例如,在处理习语和固定搭配时,它不是孤立地列出每一个词的解释,而是将整套“表达”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归类,这极大地节省了我查找零散信息的宝贵时间。我曾多次在紧急会议中,通过快速定位到精确的行业术语翻译,从而避免了潜在的沟通障碍。这种“快、准、狠”的查询体验,让我对它产生了极强的依赖感,它不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我工作流中不可或缺的“效率倍增器”。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精美了,光是封面那低调又不失质感的深蓝色调,配上烫金的字体,就让人忍不住想立刻把它捧回家。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分量,感觉就是用料扎实,绝对不是那种轻飘飘、一翻就可能散架的廉价印刷品。内页的纸张选择了那种略带米白色的、触感温润的纸张,阅读起来非常舒服,即便是长时间对着灯光查找词条,眼睛也不会有明显的疲劳感。而且,我尤其欣赏它在排版上的用心良苦。词条的排列逻辑清晰得令人赞叹,主词条和释义之间的层级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即使用小号字体印刷的例句和辨析,也依然保持着极佳的可读性。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每一次翻阅都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一项任务。相较于那些只注重功能性、设计平淡无奇的工具书,这本《汉英词典(第3版)》显然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它完美地平衡了实用价值与审美体验,真可谓是工具书设计中的一股清流。
评分我对这本词典最大的感慨,来自于它所体现出的那种“时代精神”——它没有墨守成规,而是展现出一种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很多老版本的工具书,一旦出版多年,就会显得内容滞后,充斥着过时的表达方式。然而,这第三版在内容更新上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收录了近年来科技、金融、社会热点领域涌现出的新词和新义,更重要的是,它在解释传统词汇时,也加入了现代语境下的使用频率和感情色彩的分析。举个例子,对于一些带有强烈褒贬色彩的词汇,它会明确指出在当代语境下使用该词可能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这对于需要精准把握跨文化交流微妙之处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软信息”。这种不断自我迭代、保持鲜活度的努力,使得这本工具书即便是面对日新月异的语言发展,依然能保持其权威性和实用价值,真正做到了“常看常新”。
评分我是一个对语言学习有着近乎偏执追求的“老学究”,尤其看重词典的深度和广度,特别是对于那些冷僻词汇和专业术语的收录情况。初次使用这本词典时,我带着一种审视的态度去“挑刺”,结果发现它在收录的完备性上远超我的预期。很多我曾在其他权威词典中找不到确切翻译或者例句的古语词和当代网络热词,在这里都能找到令人信服的解释和精准的对应英文。更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给出翻译,还花了大量的篇幅来区分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比如“Assume”、“Presume”和“Suppose”在不同语境下的语义侧重,讲解得深入透彻,完全避免了使用者在实际写作或口语交流中因误用而产生的尴尬。这种对语言文化背景的深刻洞察,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越了一本普通词典的范畴,更像是一位博学的语言学导师在身旁随时指导,对于追求精确表达的进阶学习者而言,简直是不可多得的瑰宝。
评分包装很好,崭新,大部头,很不错!京东值得信赖!
评分第一次在京东遇到这种物流问题!
评分虽然不鼓励做翻译时查汉英字典,但是还得有一本参考参考。
评分正版好书送货上门非常满意,不错
评分做工像假的似的,希望是正版
评分给孩子买的,也不知道能不能用上。小学就要英英互译了!!!我都没那本事。上学期要求还没多高呢,这变得太快了。
评分3.这本书用来学习是非常好的,很细,很认真。书的内容给10分。
评分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
评分包装有灰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