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期货合约
1.2 期货市场的历史
1.3 场外交易市场
1.4 远期合约
1.5 期权合约
1.6 期权市场的历史
1.7 交易者的类型
1.8 套期保值者
1.9 投机者
1.10 套利者
1.11 危险
总结
参考读物
习题
问题与思考
作业题
第2章 期货市场的机制
2.1 期货合约的交易
2.2 期货合约的细则
2.3 期货价格向现货价格的收敛
2.4 保证金的操作
2.5 报纸报价
2.6 交割
2.7 交易商和交易指令的种类
2.8 监管
2.9 会计和税收
2.10 远期合约与期货合约
总结
参考读物
习题、
问题与思考
作业题
第3章 期货套期保值策略
3.1 基本概念
3.2 支持套期保值的观点和反对套期保值的观点
3.3 基差风险
3.4 交叉套期保值
3.5 股票指数期货
3.6 滚动套期保值
总结
参考读物
习题
问题与思考
作业题
附录 最小方差套期保值比率公式的证明
第4章 利率
4.1 利率的种类
4.2 利率的度量
4.3 零息利率
4.4 债券定价
4.5 国债零息利率的确定
4.6 远期利率
4.7 远期利率协议
4.8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总结
参考读物
习题
问题与思考
作业题
附录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第5章 远期和期货价格
5.1 投资资产与消费资产
5.2 卖空
5.3 假设与符号
5.4 不支付收益的证券
5.5 支付已知现金收益的证券
5.6 支付已知红利收益率的证券
5.7 远期合约的价值确定
5.8 远期价格和期货价格一样吗
5.9 股指期货的价格
5.10 货币的远期合约和期货合约
5.11 商品期货
5.12 持有成本
5.13 交割选择
5.1 期货价格和预期的现货价格
总结
参考读物
习题
问题与思考
作业题
附录 利率是常数时远期价格和期货价格相等的证明
第6章 利率期货
6.1 天数计算惯例
6.2 长期国债和短期国债的报价
6.3 长期国债期货
6.4 欧洲美元期货
6.5 久期
6.6 基于久期的套期保值策略
总结
参考读物
习题
问题与思考
作业题
第7章 互换
7.1 利率互换的机制
7.2 天数计算
7.3 确认书
7.4 比较优势理论
7.5 互换利率的本质
7.6 LIBOR互换零息利率的确定
7.7 利率互换的定价
7.8 货币互换
7.9 货币互换的定价
7.10 信用风险
总结
参考读物
习题
问题与思考
作业题
第8章 期权市场的原理
8.1 期权的类型
8.2 期权头寸
8.3 标的资产
8.4 股票期权的细则
8.5 报纸上的期权行情
8.6 交易
8.7 佣金
8.8 保证金
8.9 期权清算公司
8.10 监管
8.11 税收
8.12 认股权证、管理者认股权证和可转换债券
8.13 场外交易市场
总结P
参考读物
习题
问题与思考、作业题
第9章 股票期权的性质、
9.1 影响期权价格的因素
9.2 假设与符号
9.3 期权价格的上下限
9.4 看涨看跌期权平价关系
9.5 提前执行:不支付股利股票的看涨期权
9.6 提前执行:不支付股利股票的看跌期权
9.7 股利的影响
总结
参考读物
习题
问题与思考
作业题
第10章 期权交易策略
10.1 包括单个期权和单只股票的策略
10.2 价差策略
10.3 组合策略
10.4 其他期权策略的收益
总结
参考读物
习题
问题与思考
作业题
第11章 二叉树模型人门
11.1 单步二叉树模型
11.2 风险中性定价
11.3 两步二叉树
11.4 看跌期权的例子
11.5 美式期权
11.6 Delta
11.7 u和d的确定
11.8 增加步数
11.9 其他类型的期权
总结
参考读物
习题
问题与思考
作业题
第12章 股票期权定价:Black-Scholes模型
12.1 关于股票价格变化的假设
12.2 期望收益率
12.3 波动率
12.4 根据历史数据估计波动率
12.5 Black-Scholes模型的假设
12.6 Black-Scholes Merton的分析
12.7 风险中性定价
12.8 隐含波动率
12.9 股利
总结
参考读物
习题
问题与思考
作业题
附录 支付股利股票美式看涨期权的提前执行
第13章 股指期权和货币期权
13.1 一个简单的规则
13.2 定价公式
13.3 二叉树模型
13.4 股指期权
13.5 货币期权
总结
参考读物
习题
问题与思考
作业题
第12章 期货期权
12.1 期货期权的本质
12.2 报价
12.3 期货期权被广泛使用的原因
12.4 看涨看跌期权平价关系
12.5 期货期权的价格下限
12.6 使用二叉树模型为期货期权定价
12.7 作为支付已知收益率资产的期货价格
12.8 期货期权定价的Black模型
12.9 期货期权与即期期权
总结
参考读物
习题
问题与思考
作业题
第15章 衍生品的希腊字母
15.1 例证
15.2 抵补期权头寸和无保护期权头寸
15.3 止损策略
15.4 Delta对冲
15.5 Theta
15.6 Gamma
15.7 Delta、Theta和Gamma之间的关系
15.8 Vega
15.9 RHO
15.10 现实世界的对冲
15.11 情景分析
15.12 构建合成期权为证券组合保险
15.13 股票市场的波动率
总结
参考读物
习题
问题与思考
作业题
第16章 二叉树模型的应用
16.1 不支付股利股票的二叉树模型
16.2 指数期权、货币期权和期货期权的二叉树估值
16.3 支付已知股利股票期权的二叉树图法
16.4 基本二叉树方法的扩展
16.5 构造二叉树图的其他方法
16.6 蒙特卡罗模拟
总结
参考读物
习题
问题与思考
作业题
第17章 波动率微笑
17.1 看涨看跌期权平价关系的回顾
17.2 货币期权
17.3 股票期权
17.4 波动率期限结构和波动率平面
17.5 当预期价格会发生一次大幅跃变时
总结
参考读物
习题
问题与思考
作业题
第18章 风险价值
18.1 VaR指标
18.2 历史模拟法
18.3 建模法
18.4 线性模型
18.5 二次模型
18.6 波动率和相关系数的估计
18.7 不同方法的比较
18.8 压力测试和回溯检验
总结
参考读物
习题
问题与思考
作业题
附录 现金流映像法
第19章 利率期权
19.1 交易所交易的利率期权
19.2 嵌入债券的期权
19.3 Black模型
19.4 欧式债券期权
19.5 利率上限协议
19.6 欧式互换期权
19.7 期限结构模型
总结
参考读物
习题
问题与思考
作业题
第20章 奇异期权和其他非标准产品
20.1 奇异期权
20.2 抵押支持证券
20.3 非标准互换
总结
参考读物
习题
问题与思考
作业题
第21章 信用衍生证券
21.1 信用违约互换
21.2 总收益互换
21.3 远期信用违约互换和信用违约互换期权
21.4 债务抵押债券
总结
参考读物
习题
问题与思考
作业题
第22章 天气、能源和保险衍生证券
22.1 天气衍生证券
22.2 能源衍生证券
22.3 保险衍生证券
总结
参考读物
习题32
问题与思考
作业题
第23章 衍生品灾难和教训
23.1 对所有衍生工具使用者的教训
23.2 对金融机构的教训
23.3 对非金融机构的教训
总结
参考读物
部分习题答案
词汇表
主要的期货与期权交易所
标准正态分布表(x≤0时)
标准正态分布表(x≥0时)
索引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国际化趋势是本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论点,作者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他分析了全球范围内期货和期权市场的互联互通性,以及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对这些市场的影响。我了解到,许多大型的金融机构和投资组合都具备跨国界的交易能力,这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作者还讨论了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是如何通过期货和期权市场进行管理和对冲的,并举例说明了国际贸易商如何利用外汇期货来锁定未来收汇的汇率,以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此外,他还探讨了国际监管合作在防范系统性风险中的作用,以及不同国家在监管标准和信息共享方面的协调。我对书中关于新兴市场在期货和期权发展中的地位也感到很兴奋,作者分析了这些市场如何通过引入和发展衍生品市场来吸引国际资本,并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总的来说,这一章让我意识到,金融市场早已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全球化网络,理解其国际化趋势对于把握整体市场脉络至关重要。
评分在深入阅读这本书的第一个章节时,我被作者严谨的逻辑和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所折服。他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公式和模型,而是从期货和期权最基本、最原始的定义讲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它们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在市场中扮演的角色。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解释“远期合约”和“期货合约”的区别时所举的例子,他将这两个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买卖行为联系起来,让这些抽象的金融工具变得具象化,更容易理解。例如,他用了一个农产品种植户和食品加工厂之间的合约来比喻远期合约,又用交易所统一标准化的合约来比喻期货合约,这种对比非常直观,让我瞬间明白了它们的核心差异。作者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的基本参与者,包括套期保值者、投机者和套利者,并详细阐述了他们各自的目的和行为模式。这部分内容让我认识到,金融市场并非只是少数专业人士的游戏,而是有着各种不同动机的参与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作者对期货和期权合约的标准化特点进行了详尽的说明,强调了保证金制度、每日盯市制度等在维持市场稳定和公平交易中的重要作用。这一章的阅读体验非常顺畅,为我后续学习更高级的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对期货和期权市场有了初步但清晰的认知。
评分本书在介绍期权策略时,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理论功底。我发现作者不仅仅是介绍了一些基础的期权组合,比如买入看涨期权(Call Option)、卖出看跌期权(Put Option)等,更是将这些基础工具巧妙地组合,构建出各种复杂的期权策略,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预期和风险偏好。例如,他详细讲解了“跨式”(Straddle)和“勒式”(Strangle)策略,并分析了在什么市场环境下使用这些策略更为合适。他还深入探讨了“蝶式”(Butterfly)和“秃鹰式”(Condor)策略,并解释了这些策略如何通过精确的价差构建来限制潜在的风险和收益。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解释这些策略时,会给出清晰的图示和损益分析表,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不同策略的风险收益特征。例如,在讲解“备兑看涨期权”(Covered Call)策略时,他通过一个实际持有股票的投资者如何通过卖出看涨期权来增加收益的例子,让我对这一策略的应用场景有了更深的理解。总的来说,这一部分的学习让我认识到,期权不仅仅是简单的买卖工具,更是可以构建出千变万化策略的“乐高积木”,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易空间。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淡蓝色为主调,点缀着金色的期货和期权交易图表,给人一种专业、严谨又不失活力的感觉。封面的字体清晰,书名和作者信息一目了然,我尤其喜欢封面上“精选教材译丛”的字样,这让我对这本书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有了初步的信心。翻开书页,纸张的触感也很好,不是那种廉价的纸张,印刷清晰,排版也很舒服,即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疲惫。目录的设置也很合理,清晰地勾勒出了本书的脉络,从基础概念的介绍,到具体合约的分析,再到风险管理和定价模型,层层递进,逻辑性很强。我特别注意到,目录中对每一章节的划分都非常细致,这预示着本书的内容将非常深入,能够覆盖到期货和期权市场的各个重要方面,对于想要系统学习这方面知识的读者来说,这样的目录结构无疑是极大的便利。这本书的翻译质量也让我印象深刻,语言流畅自然,专业术语的翻译准确到位,没有生硬的直译感,这对于理解复杂的金融概念至关重要。总的来说,从第一眼看到这本书,到翻阅目录,再到感受纸张和印刷的质感,都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第一印象,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
评分在阅读有关期货与期权市场监管的章节时,我深切体会到了金融市场的有序运行离不开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有效的监管机制。作者详细介绍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监管期货和期权市场方面的经验和做法,特别是对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和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等主要监管机构的职责进行了清晰的阐述。我了解到,监管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为了限制市场参与者的自由,而是为了维护市场的公平、透明和效率,保护投资者免受欺诈和操纵。书中列举了一些历史上发生的市场操纵案例,并分析了监管机构是如何介入处理的,这让我更加理解监管的重要性。作者还重点讨论了信息披露制度在期货和期权市场中的作用,强调了上市公司和市场参与者及时、准确地披露相关信息的必要性,以及这对投资者做出明智决策的影响。此外,他还探讨了关于内幕交易、操纵价格等违法行为的法律界定和处罚措施。通过对这一章节的学习,我对金融市场的合规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理解了为什么在看似自由的市场背后,存在着一套复杂而精密的监管体系,这为我日后在市场中进行合规操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评分书中关于“算法交易”和“高频交易”的部分,让我对现代金融市场的运作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作者详细阐述了这些交易方式是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复杂的算法来进行快速、批量交易的。我了解到,如今的市场很大一部分交易量是由算法完成的,它们能够以毫秒甚至微秒级的速度捕捉市场机会。作者在解释“算法交易”时,举了一个例子,说明了如何利用统计套利模型来发现微小的价差并进行快速交易。他还深入探讨了“高频交易”对市场流动性、价格发现以及市场波动性的影响。我尤其关注作者对“高频交易”所引发的一些争议的分析,例如是否会加剧市场波动,以及是否会挤占传统投资者的交易空间。作者在这一部分的态度是客观的,既肯定了算法交易带来的效率提升,也指出了其可能存在的风险。这一章节让我意识到,金融市场的竞争已经进入了科技的较量,理解这些前沿的交易方式,对于任何一个想要在这个市场中生存和发展的参与者来说,都变得越来越重要。
评分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套期保值”(Hedging)策略的详细论述。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将套期保值比作“给未来上一份保险”,生动地说明了其核心目的——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他不仅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套期保值,例如在商品市场中的农产品种植者对冲价格下跌风险,在金融市场中的跨国公司对冲汇率风险,还深入探讨了套期保值者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需要考虑的因素。例如,作者在分析股票期货的套期保值时,详细解释了基差风险(Basis Risk)的概念,并说明了如何通过调整套期保值头寸来管理这种风险。他还强调了套期保值并非完全消除风险,而是将其从一种风险转化为另一种风险,或者说是在可控范围内承担一种风险以避免另一种更大的风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展示了一个航空公司如何利用燃油期货合约来锁定未来的燃油成本,从而有效地规避了油价上涨带来的经营风险。这种贴近实际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套期保值的原理和应用,也认识到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是多么重要。
评分在阅读完本书的最后一章,关于“金融科技”(FinTech)与期货和期权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时,我感到非常振奋。作者展望了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新兴科技如何重塑未来的期货和期权市场。他深入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在提高交易透明度、降低交易成本以及加强风险管理方面的潜力,例如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自动化的清算和结算。我尤其对作者关于人工智能在预测市场趋势、优化交易策略方面的应用感到好奇,例如如何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来分析海量市场数据,从而做出更精准的交易决策。书中还提及了“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概念,以及它可能为期权和期货市场带来的颠覆性影响,例如如何创建更开放、更普惠的交易平台。作者的展望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结合了一些正在进行的创新和试点项目,让我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总而言之,这一章节让我看到了期货和期权市场充满活力和创新的一面,也让我意识到,作为一个学习者,必须保持对新技术的敏感度和学习的热情,才能跟上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的步伐。
评分我对于书中关于期权定价模型的部分尤为感兴趣,作者对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Black-Scholes Model)的阐述非常详尽,不仅给出了公式,还对其背后的假设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他坦诚地指出了这个模型的局限性,例如假设标的资产价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无摩擦交易等,这让我明白任何理论模型都有其适用的边界,不能生搬硬套。更重要的是,作者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介绍了其他一些对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进行改进的模型,并比较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解释这些复杂模型时,会结合实际的市场案例进行说明。例如,在讲到delta中性策略时,他举了一个例子,说明了如何通过调整股票和期权的头寸来对冲期权的价格风险。这样的讲解方式,让抽象的数学模型不再是枯燥的符号,而是成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我还注意到,作者在介绍这些模型时,会反复强调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多种风险度量工具和策略。总而言之,这一部分内容让我对期权的定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认识到理论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复杂性和灵活性,让我对如何运用这些模型进行投资决策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其对“投机”(Speculation)行为的深入剖析。作者并没有将投机者简单地描绘成冒险家,而是详细阐述了投机者在市场中扮演的流动性提供者和价格发现者角色。他解释了投机者如何通过对未来价格走势的判断,承担风险以获取潜在的利润,并说明了他们的行为如何影响市场的供需关系和价格的形成。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讨论投机者心理时所花费的篇幅,他分析了贪婪、恐惧、羊群效应等心理因素如何影响投机者的决策,以及这些心理因素如何放大市场的波动。书中还探讨了风险管理在投机活动中的重要性,即使是投机者也需要有止损策略和仓位控制,以避免巨额亏损。作者还提及了一些著名的投机案例,虽然没有深入分析细节,但足以引发读者的思考,了解成功的投机者是如何在市场中把握机会并控制风险的。总而言之,这一部分的解读让我对投机有了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不再局限于狭隘的赌博式印象,而是理解了投机在金融市场中的功能和复杂性。
评分发货速度挺快,书不错
评分发货速度挺快,书不错
评分还不错吧~还不错啊~~~
评分还可以
评分这本书是我们的教材.老师说是经典读物呢.所以感觉不错.虽然跟之前学过的东西很相像.
评分是正版,纸质很好,发货超级块,很满意
评分值得收藏 价廉物美 推荐
评分包装不错。就是没有时间看。
评分还不错吧~还不错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