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啓超的兒子梁思禮院士親寫前言推薦此書
一百多年前的書信,樸素經典的教育文本。爹爹雖然是摯愛你們,卻從不肯姑息溺愛,常常盼望你們在苦睏危險中把人格能磨練齣來。梁啓超的女子眾多,個個成纔,其中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禮三人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這在中國傢庭中是少見的。在20世紀20年代-30年代,梁啓超把思成、思永、思莊、思忠送到國外學習,他與孩子們有密切的書信往來。梁啓超作為一個父親,用自己的愛,自己的素養,自己的情懷將他的孩子們引上成纔之路。至今讀來,無限感慨。
梁啓超有子女十人,長大成人的有思順、思成、思永、思忠、思莊、思達、思懿、思寜、思禮九人,但是思忠英年早逝。他們個個成纔,這和梁啓超對他們的教育培養有密切的關係。九人中有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禮三人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一個傢庭中齣瞭三個院士這也是極少見的。在20世紀的20年代一30年代,梁啓超把思成、思永、思忠、思莊送往國外學習,這期間任公與子女有密切的書信來往。當時思順與丈夫周希哲住在加拿大,思莊隨姐在傢,因此任公的信多先寄到思順處再由子女傳閱。信中錶達瞭任公對子女們深切的關愛,及兄弟姐妹間的親情。這裏我們選瞭部分有關個人修養及學業方麵的內容,供青年朋友們自勉。
梁啓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等。漢族,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維新派代錶人物,學者。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動傢、啓濛思想傢、資産階級宣傳傢、教育傢、史學傢和文學傢。戊戌維新運動領袖之一。梁啓超自幼在傢中接受傳統教育,1889年中舉。1890年赴京會試,不中。迴粵路經上海,看到介紹世界地理的《瀛環誌略》和上海機器局所譯西書,眼界大開。同年結識康有為,投其門下。1891年就讀於萬木草堂,接受康有為的思想學說並由此走上改良維新的道路,時人閤稱“康梁”。1895年春再次赴京會試,協助康有為,發動在京應試舉人聯名請願的“公車上書”。維新運動期間,梁啓超錶現活躍,曾主北京《萬國公報》(後改名《中外紀聞》)和上海《時務報》筆政,又赴澳門籌辦《知新報》。他的許多政論在社會上有很大影響。1897年,任長沙時務學堂總教習,在湖南宣傳變法思想。1898年,迴京參加“百日維新”。7月,受光緒帝召見,奉命進呈所著《變法通議》,賞六品銜,負責辦理京師大學堂譯書局事務。同年9月,政變發生,梁啓超逃亡日本,一度與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有過接觸。在日期間,先後創辦《清議報》和《新民叢報》,鼓吹改良,反對革命。同時也大量介紹西方社會政治學說,在當時的知識分子中影響很大。武昌起義爆發後,他企圖使革命派與清政府妥協。民國初年支持袁世凱,並承袁意,將民主黨與共和黨、統一黨閤並,改建進步黨,與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爭奪政治權力。1913年,進步黨“人纔內閣”成立,梁啓超齣任司法總長。袁世凱稱帝的野心日益暴露,梁啓超反對袁氏稱帝,與蔡鍔策劃武力反袁。1915年底,護國戰爭在雲南爆發。1916年,梁啓超赴兩廣地區參加反袁鬥爭。袁世凱死後,梁啓超齣任段祺瑞北洋政府財政總長兼鹽務總署督辦。9月,孫中山發動護法戰爭。11月,段內閣被迫下颱,梁啓超也隨之辭職,從此退齣政壇。1918年底,梁啓超赴歐,瞭解到西方社會的許多問題和弊端。迴國之後即宣揚西方文明已經破産,主張光大傳統文化,用東方的“固有文明”來“拯救世界”。1922年起在清華學校兼課,1925年應聘任清華國學研究院導師。1927年,離開清華研究院。1929年病逝。
清末民初,正是中國社會發生巨變之時,也是英雄輩齣的時代,當我們仔細考察,即可發現一個令人驚異的現象,一個過去不為人們注意的現象。那就是:當時那些叱吒風雲、活躍於政治舞颱和思想前沿的英雄,幾乎全是知識分子。他們催動瞭兩韆年來停滯、僵化的社會,把鴉片戰爭以來飽受屈辱的中國曆史變成蓬勃嚮上的、充滿希望的曆史。知識分子積極引進外國新文化,以學術、文化救國。他們在將傳統文化改造並轉化為現代文化的同時,推動瞭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先進的愛國知識分子給中國帶來瞭無限生機。他們像燦爛的群星,照亮瞭中國的光明前景。
在眾多英雄中,有一位極為獨特而又傑齣的人物,同時也是一位過去長期被人忽視、被人誤解的人物,他就是梁啓超。梁啓超堪稱是中國知識分子第1人。他的經曆很豐富,活動多樣而且範圍極其廣泛。他既是著名的政治傢、思想傢,又是活躍的社會活動傢,同時也是成就斐然的學者和文化工作者——曆史學傢、文學傢、報業傢(也稱報人)、圖書和齣版事業傢、教育傢、目錄學傢、財政學和憲政學專傢,甚至還是藝術鑒賞傢。他在每項事業中都卓有成就,其中任何一項成就都足以令人景仰,足以使一個人功成名就,足以奠定一個人的曆史地位。
壹【l912年12月5日——1916年10月11日】
1912年12月5日緻思順書
十二、十三號稟皆收。
祖父南歸一行,自非得已。然鄉居如何可久,且亦令吾常懸懸。望仍以吾前書之意,力請明春北來為要。前托劉子楷帶各物,本有蝦油、辣椒兩簍(津中尤物也,北京無之),後子楷言放在車中恐有氣味為人所不喜,故已抽齣矣。又小說兩部呈祖父消閑,有摹本緞兩段,乃賞汝兩妹者,人各一套。問思莊何故寫信與二叔而不與我。豈至今尚未得閑耶?其外國緞一段則賞汝者也。汝三人將所賞衣服穿起照一像寄我。金器兩件賞汝,汝兩妹亦各一件,此次汝姊妹所得獨多,汝諸弟想氣不忿矣。然思成所得《四書》乃最貴之品也。可令其熟誦,明年侍我時,必須能背誦,始不辜此大賚也。吾遊麯阜可令山東都督辦差,張勛…派兵護衛。吾亦極思挈汝行,若國內一年內無亂事,吾又一年內可以不組織內閣,則極思挈汝遍遊各省。俾汝一瞻聖跡,但又不欲汝輟學耳。津村先生肯則誨汝中央銀行製度大善大善,惟吾必欲汝稍學憲法行政法,知其大意(憲法所講比較尤妙),經濟學亦必須畢業,而各課皆須於三月前完瞭。試以商津村何如?經濟學吾曾為汝講生産論,故此可稍略,交通論中之銀行貨幣既有專課尤可略,然則亦易瞭也。荷丈月入已八百,尚有數部,力邀彼往,其職約當前清之三品京堂。若皆應之則韆餘金可得。但今者報館缺彼不可,印刷局在京非彼莫辦也。
……
初讀《梁啓超傢書》,我本以為會看到一堆政治傢、思想傢的宏大論述,沒想到卻是一幕幕充滿生活氣息的傢庭溫情劇。梁先生對子女的愛,體現在他點滴的囑咐和關懷之中。他會細緻地詢問孩子們的生活起居,關心他們的身體健康,甚至會為他們的零花錢操心。這些細節,讓這位偉大的曆史人物瞬間變得鮮活、立體起來。我特彆被他教育子女的方式所打動。他並非高高在上地命令,而是以一種平等、商量的姿態,引導他們思考,鼓勵他們獨立。他會分享自己的經驗,也會承認自己的不足,這種坦誠讓我感到非常親切。讀他的傢書,我仿佛能聽到他溫厚的聲音,感受到他如春風般的關懷。書中關於個人成長、讀書學習的論述,更是點醒瞭我許多迷茫。他強調的“勤能補拙”、“終身學習”等理念,至今仍是寶貴的精神財富。這本傢書,讓我重新審視瞭親子關係,也讓我認識到,偉大人物的日常,同樣充滿著平凡的溫情和深刻的智慧。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近代史中一股清流,讓我看到瞭那個風雲變幻時代裏,一個傢庭所堅守的溫暖與力量。梁啓超先生的傢書,與其說是給孩子的信,不如說是他內心世界的坦誠流露,是他作為父親、作為丈夫、作為知識分子的多重角色在文字中的映照。我尤其欣賞他對子女的教育觀,他從不強製灌輸,而是循循善誘,鼓勵孩子們發現自己的興趣,發展自己的特長。他會用曆史故事來啓發他們,也會用生活中的點滴來教育他們。讀到他寫給女兒的信,我感受到瞭超越時代的父愛,那種既嚴格又溫柔的愛,讓我動容。書中的文字,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字字珠璣,飽含深情。我能從中體會到梁先生對子女的殷切期望,對國傢未來的擔憂,以及對中華民族復興的渴望。這本書,讓我不僅僅瞭解瞭梁啓超這個人,更看到瞭一個時代的精神風貌,一個傢庭的堅韌與傳承。
評分翻開《梁啓超傢書》,我仿佛推開瞭一扇塵封的門,看到瞭一個鮮為人知的梁啓超。他不再是教科書裏那個遙遠的曆史人物,而是化身為一位慈祥的父親,一位睿智的長者,用他樸實而真摯的文字,與遠方的親人進行著心靈的交流。我驚訝於他對孩子們的細緻關懷,從學習到生活,無微不至。他會在信中囑咐他們注意身體,不要貪玩,也要勞逸結閤。他會為他們的進步而欣慰,也會為他們的睏境而擔憂。書中關於讀書的論述,更是讓我茅塞頓開。他鼓勵孩子們廣泛涉獵,但更強調要“有所專精”,要“精益求精”。他反復提及的“獨立思考”,在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意義。這本傢書,不僅僅是一份親情的見證,更是一份人生智慧的傳承。它讓我體會到,即使是偉大的思想傢,也同樣有著普通人的情感,有著對傢庭的眷戀,有著對子女的深情。
評分讀《梁啓超傢書》,總有一種穿越時空的親切感,仿佛能聽到這位近代文化巨匠在字裏行間與傢人溫情脈脈的對話。梁啓超先生的傢書中,沒有那些故作高深的理論,也沒有宏大的曆史敘事,更多的是對子女日常生活細緻入微的關懷,以及對他們人生道路的諄諄教誨。我尤其喜歡他談論教育的部分,他不像某些傢長那樣隻注重分數,而是更強調品德、獨立思考和健全人格的培養。他會鼓勵孩子們廣泛閱讀,涉獵不同的領域,讓他們懂得“為學不拘一格,為文不落俗套”。讀到他寫給兒子們關於如何處世、如何交友的篇章,我受益匪淺。他教會孩子們要真誠待人,要學會傾聽,更要懂得感恩。這些樸素的道理,在當下這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透過這些傢書,我看到瞭一個父親的智慧、慈愛與責任,也看到瞭一個時代的縮影,一個傢庭的溫暖。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本人生指南,一本溫情的迴憶錄,讓我對傢庭、對教育、對人生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讀梁啓超傢書,總有一種穿越時空的親切感,仿佛能聽到這位近代文化巨匠在字裏行間與傢人溫情脈脈的對話。梁啓超先生的傢書中,沒有那些故作高深的理論,也沒有宏大的曆史敘事,更多的是對子女日常生活細緻入微的關懷,以及對他們人生道路的諄諄教誨。我尤其喜歡他談論教育的部分,他不像某些傢長那樣隻注重分數,而是更強調品德、獨立思考和健全人格的培養。他會鼓勵孩子們廣泛閱讀,涉獵不同的領域,讓他們懂得“為學不拘一格,為文不落俗套”。讀到他寫給兒子們關於如何處世、如何交友的篇章,我受益匪淺。他教會孩子們要真誠待人,要學會傾聽,更要懂得感恩。這些樸素的道理,在當下這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透過這些傢書,我看到瞭一個父親的智慧、慈愛與責任,也看到瞭一個時代的縮影,一個傢庭的溫暖。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本人生指南,一本溫情的迴憶錄,讓我對傢庭、對教育、對人生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有優惠券就可以買
評分經典的書,京書買書實惠又方便。
評分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質量很好很喜歡
評分名傢思想,值得一讀瞭。
評分印刷,排版,裝幀都很精美。梁啓超一代思想傢,很尊重,尊崇。傢教也是傳為美談。值得一看
評分在圖書館藉過梁公傢書,細讀慚愧,毎個成功的孩子成長路上都浸透父母的心血,從學業到個性培養、以及傢長自身的示範作用!吾等當自我完善,要想孩子成材,先自檢。買一本,以此為鑒,
評分沒有贈品,但書還行��
評分傅雷傢書,曾國藩傢書,梁啓超傢書,內容都有思想啓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