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攻擊品牌軍——第2軍:前身為北伐時蔣介石親兼軍長的國民革命軍1軍1師。該軍兵員充足,全部為美械裝備,以善於攻擊馳名。
“廣西狼兵”——第7軍:號稱“鋼軍”,是桂係李宗仁、白崇禧的看傢部隊。擅長山地作戰,以近戰夜戰齣名,戰鬥力相當強,戰術也很靈活,作戰勇悍,有“廣西狼兵”之稱。
精銳種子軍——18軍:建軍較早、實力大、名將多,是國民黨軍老牌勁旅。該軍先後産生瞭國民黨軍5個一級上將、4個參謀總長、兩任海軍總司令、1個空軍總司令、1個勤聯總司令、20多個軍長,號稱“種子軍”。
攻守雙料軍——第25軍:從雜牌打齣的品牌軍。能攻善戰,將領凶悍。是國民黨軍內戰主力,配備快速縱隊,火力強大、凶猛。
鐵甲機械軍——第5軍:抗戰期間少數的機械化軍,嫡係中的品牌。指揮官幾乎都是黃埔畢業生。部隊兵員素質高,火力強大,但指揮官自主能力差。
魔頭亂世軍——第8軍:抗戰中遠徵軍的主力之一,為半美式裝備,火力猛,戰鬥力強。在內戰中,解放軍有“打垮七十三,拖死第八軍”的口號。
新銳實力軍——新1軍: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一,官兵文化水平高,將領強悍,時稱“天下一軍”,代錶人物鄭洞國、孫立人都是一代強將。但軍中派係爭執厲害。
虎賁禦林軍——第74軍:以傲、恨、悍齣名,戰鬥意誌、戰鬥力、紀律性都在國民黨軍中首屈一指,能打硬仗惡仗,攻守兼備,號稱“五大主力”之首。
雜牌強悍軍——第35軍:曆經百戰,攻守兼備,尤其以“善守城”齣名,在抗戰中多次痛擊日僞軍,曾是著名的常勝軍。
野戰凶悍軍——第52軍:既抗日,也反共;既會攻擊,也會逃跑;既是“倚海劍”,又是“韆裏駒”;既會吹牛。也敢鬥狠,是在戰火中打齣來的品牌,號稱“國軍第六大主力”。
內頁插圖
目錄
第-章攻擊王牌軍——第2軍
1.幾度風雨。此2軍非彼2軍
2.深得蔣介石寵信的蔣鼎文門
3.“徵戰”與“兵商”門
4.“福將”李延年
5.全師上尉以上軍官按連坐法處分
6.王淩雲上任。再次遠徵作戰
7.軍長是從排長升起來的
8.白崇禧三難第2軍
9.“30年一輪迴。這是天命
10.嫡係王牌軍成瞭解放軍的一個師
第二章 “廣西狼兵’——第7軍
1.“桂係新三雄
2.“北伐是廣西推動的
3.龍潭戰役立大功
4.內亂:慘遭滅頂之災
5.“還不如把紅軍留在江西好呢
6.“反蔣到底”的宣誓
7.凇滬抗戰拼瞭老本
8.第7軍在徐州會戰的前前後後
9.打遊擊靠共産黨
10.“財從天上落”的奇跡
11.在武漢的“拆颱戲
12.“我從齣道以來都沒這樣大敗過
13.李本一被處死
第三章 精銳種子軍——第18軍
1.陳誠創軍,好事多磨難
2.“擴軍法”門
3.先鋒旅和王牌師的慘敗。全軍損失三分之二門
4.淞滬一戰:第18軍“打”齣2個軍長門
5.軍長“黃悟我”上任之前改名“黃培我
6.宜昌一戰,引發驚人“後果”
7.鬍璉“奮爭”軍長
8.湘西會戰:煮熟的鴨子飛瞭
9.“河蚌相爭”,“得利漁翁”也不快門
10.前去救援,卻陷入天羅地網門
11.死中求生:胳膊沒擰過大腿
12.鬍璉“救”第12兵團門
第四章 攻守雙料軍——第25軍
1.兩支烏閤之眾組成第25軍
2.第67軍編入第25軍門B
3.皖南事變的劊子手門
4.“雜牌”如何成“王牌
5.末日瘋狂:上的欺騙與下的絕望
6.代理軍長的兒子被槍決
7.“多享幾個月的福後,又和我們見麵瞭”
第五章 鐵甲機械軍——第5軍
1.“落難公子”巧遇兩“伯樂
2.南京保衛戰:不怕死的英雄被埋沒
3.世界一流的武器。國軍一流的戰將
4.昆侖關一鳴驚人
5.遠徵緬甸。4.2萬人馬隻剩下2萬腳
6.“火燒背陰山。水淹龍陵城”
7.邱清泉在雲南的“武行當
8.和誰都搞不來的邱清泉
9.再次東援黃百韜
10.從走“下策”到“死守”
11.軍長失蹤,副軍長賭氣
12.熊笑三的結局
第六章 魔頭亂世軍——第8軍
1.軍長第一仗就受到“人生第一次處分
2.鄭洞國“為人做嫁衣裳
3.血戰鬆山
4.李彌的“療傷”和短暫的輝煌
5.“傀儡軍長”周開成和全軍覆沒
6.李彌的“生死逃亡
7.李彌“起義”後又齣逃
8.韆裏逃竄。還是逃不齣命運的繩索
第七章 新銳實力軍——新1軍
1.從稅警總團到遠徵軍
2.一個團救齣英軍一個師,一戰成為“天下名師
3.生死撤退:因抗命早5個月安全到達印度
4.“婆媳之爭”
5.“亞熱帶叢林之王”一聽新1軍的名字轉身就逃
6.第54軍“齣事”被“送”往國外
7.異國歸來。連馬匹都坐飛機
8.糊塗中轉入內戰,孫立人與長官“內戰”更猛烈
9.遼西成為瞭新1軍的墳場
10.暫編53師最後的結局
第八章 虎賁禦林軍——第74軍
1.名噪一時的俞濟時和王耀武
2.第74軍的主官:兩個生意佬
3.萬傢嶺大捷,任光曾譜寫《第74軍軍歌》
4.俞濟時與王耀武“玩真假”大戲
5.常德會戰:8315人生還83人
6.雪峰山會戰:獲得第二麵飛虎旗
7.張靈甫:人獸兩性兼具的鬼纔悍將
8.張靈甫的烏鴉嘴和盂良崮自殺
9.邱維達“重建”第74軍
10.在掙紮中滅亡,軍長成瞭“老敵手”的軍事教員
第九章 雜牌強悍軍——第35軍
1.守城名將:從團長到軍長
2.“長城抗日的最後一戰”
3.與德王和鬼子的閃電較量
4.守太原城:“陳扒皮”升任副軍長
5.鐵心跟隨“傅先生"
6.傅作義的兩隻虎:孫蘭峰、董其武
7.圍淶水,戰莊疃——痛斬“虎頭師”
8.在新保安的守城戰中毀滅
9.不保留建製,全部改編為解放軍
第十章 野戰凶悍軍——第52軍
1.因長城抗戰丟瞭軍番號
2.“打得最窩”和“亮西邊"
3.颱兒莊大戰的攻擊王牌
4.戰功赫赫的鄭洞國竟被逼齣第2師
5.守瑞昌拱衛武漢
6.湘北練兵的“讀書”趣聞
7.“牛營”、“牛兵”、“牛師”和“鬼子走的妙
8.“閑”齣事端來,上、中、下都齣事兒
9.初戰東北的“興奮"
10.血戰摩天嶺。兵敗新開嶺
11.劉玉章上訪和撂挑子
12.死裏逃生,第2師毀在自己手裏
13.又一次“敦剋爾剋大撤退
精彩書摘
1.幾度風雨,此2軍非彼2軍
國民革命軍第2軍,源自於湖南的建國湘軍,但這建國湘軍不是蔣介石時代第2軍的“正根”。國民革命軍第2軍首任軍長為譚延闓。
譚延閩的父親叫譚鍾麟,湖南茶陵人,大清鹹豐六年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他文人卻有武纔,追隨湘軍首領左宗棠徵戰四方。由於會打仗,官至浙江巡撫、陝甘總督、吏部尚書、閩浙總督、兩廣總督。名門之後譚延閩當屬“將門虎子”,但個人齣身卻很低微。他是譚鍾麟在浙江巡撫任上與丫鬟李氏私通所生的。李氏生子後纔被納為妾,但吃飯時仍不能與傢人坐席,隻能在桌邊站著吃。因為庶齣,譚延闓被人稱為“小老三”。他自小就為老娘憤憤不平,也視庶齣為恨事。
官場風水輪流轉。在兩廣總督任上時,譚鍾麟被慈禧太後嫌棄,不得不提前退休迴瞭老傢湖南,然後在長沙荷花池自建譚傢大屋,譚延闓和母親也隨著迴湘。因為“齣身不好”,譚延閩讀書努力用功,既學文又習武,論語倒背如流,還精通騎射。:1904年,24歲的他竟然一舉考中會元。在近200年科舉中,湖南齣過狀元、榜眼、探花,就是沒齣過會元(會試第一名),譚延間一破湖南“200年記錄”,震動三湘。會試後參加殿試,皇帝點他為二甲第35名,賜進士齣身。子貴母榮,譚鍾麟便嚮傢人宣布:“李氏夫人可以入正廳就座用膳。”譚延閩中進士後,錄用到當年父親工作過的翰林院。可他上班幾個月就因事請假迴湖南。此時革命黨人、明德中學體育老師黃興準備長沙起義,要“炸”湖南巡撫。誰知隔牆有耳,被人瞭告密,遭到清廷四處捕抓,躲在明德中學創辦人龍紱瑞府裏。譚延闓是明德中學校董,於是和龍紱瑞背著銀子聯手打點關係,天大的官司,地大的銀子,兩人把黃興撈齣來後將他送齣長沙,黃興東跑去日本,繼續鬧革命去瞭。
腐敗的大清王朝沒維持幾年,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首先爆發。22日,湖南的共進會會員焦達峰和陳作新聯手打下長沙府,成立軍政府,宣布湖南獨立。湖南君主立憲派搶先下手,推舉“豪門新秀”譚延閩為湖南都督。但遭到新軍的強烈反對,焦、陳立即登上正副都督寶座。君主立憲派不罷休,於次日成立湖南參議院,推舉譚延闓為院長,並硬性規定:都督的命令須取得參議院同意,纔能公布執行,否則無效。譚延閩成瞭卡正副都督脖子的實權人物。
誰知譚延闓還沒來得及與正副都督較量,焦達峰和陳作新就被手下一個叫梅馨的軍官亂刀斬首砍掉瞭頭。梅馨原是湘軍第50標營管帶,為焦、陳爭權立下過大功,事後論功行賞,要求做大官,被焦、陳一口拒絕。不讓人當官不就是叫我去死麼!這梅馨氣一上來,捨得一身剮,帶上一班人馬衝進督軍府,竟然把焦、陳兩人亂刀砍死瞭。焦達峰被殺,就要一人接替來當湖南都督。梅馨知道自己資曆不夠,難以服眾,於是說:“去把譚延闓抬來。”譚院長雖在長沙“威望極高”,但影響隻及於高層。
前言/序言
20世紀初,主導中國革命的運動,是使中國從一個分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傢逐步走嚮統一國傢的國民革命。它由孫中山發起後被蔣介石掌握最高領導權,其核心的軍事力量就是國民革命軍(以下簡稱國軍)。
在國民革命的曆史進程中。國民革命軍在打倒軍閥、統一四分五裂的中國方麵立下大功,在中華民族遭受外族侵略的抗日戰爭中,責無旁貸地擔負起正麵戰場的抗戰責任,打瞭不少大仗、硬仗,將士們用血肉之軀捍衛國傢主權和民族的獨立。譜寫瞭可歌可泣的英雄戰麯。也奠定瞭它們在曆史上的地位。我們聽聽那國軍將士傳唱《凱鏇歌》吧:
炮聲隆隆,同誌們齊奮勇,抖擻精神,勇敢前進,拼命作鬥爭!
進兮!進兮!抗日軍隊,銳氣貫長虹。不收失地,不滅日賊,寜死目不瞑。
槍聲堂堂,個個精神壯,衝破敵人,殺退敵人,魂飛膽又喪。
進兮!進兮!長驅直入,進搗陽山旁。不擒傀儡,不奪輜重,誓不轉故鄉。
號聲鳴鳴,好似催陣鼓,風雲色變,殺氣衝霄,戰士猛如虎。
進兮!進兮!手提敵頭,戰衣血模糊,白山黑水,我做主人,萬歲齊高呼!
金聲揚揚,保勝收戰場,凱鏇唱歌,跳舞紅旗,亂飛揚。
進兮!進兮!民眾慶祝,歡迎救國忙,羊羔美酒,紀念吾輩,民眾慶解放。
國民革命軍在戰火中錘煉齣多支有戰鬥力的部隊,鼎盛時期多達800萬人馬。但是,在人民解放戰爭中,因為充當反人民的工具,這支強大的部隊不可避免地敗於中國共産黨領導的人民解放軍。它在北伐中興起.在抗戰中成為勁旅,又在內戰中失敗。盛衰存亡,前後不過區區幾十年的時間。其輝煌與屈辱、勝利和失敗的曆史令人深思……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要把國軍各部隊戰鬥力排齣準確的一二三個名次。是不可能的。本書選擇瞭國民革命軍第2軍、第7軍、第18軍、第5軍、第25軍、第35軍、第8軍、第74軍、新1軍和第52軍十個軍。且號稱“十大王牌軍”。記述它們的徵戰軌跡和其中發生的人和事。隻是為瞭讓人們對國軍部隊有個大緻的瞭解。
《烽火歲月:那些浴血奮戰的國軍精銳》 一、 軍魂鑄就:國軍精銳部隊的緣起與成長 中國的近代史,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戰爭史,而在這部史詩中,國民革命軍無疑扮演瞭舉足輕重的角色。在中華民族遭受外侮、內憂不斷的艱難歲月裏,國民革命軍匯聚瞭無數熱血青年,肩負起保傢衛國的神聖使命。要理解國民革命軍的輝煌與坎坷,探究其精銳部隊的形成與發展,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國民革命軍的早期軍事力量,可以追溯到孫中山先生創立的中國同盟會,以及之後黃埔軍校的建立。黃埔軍校,這座被譽為“將帥搖籃”的軍事學府,不僅培養瞭大量優秀的軍事人纔,更鑄造瞭國民革命軍的革命精神和鐵的紀律。從黃埔軍校走齣的將領們,他們身上帶著鮮明的時代烙印,既有救國救民的理想,也飽含著堅定的革命意誌。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工農紅軍迅猛發展,而國民革命軍也經曆瞭一係列的整編與發展。在北伐戰爭中,國民革命軍展現瞭前所未有的力量,一度統一瞭中國大部,這是國民革命軍建軍史上的一個重要裏程碑。然而,國共兩黨的閤作破裂,也使得國民革命軍的發展進入瞭一個新的階段。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革命軍作為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主力,承受瞭巨大的壓力,也付齣瞭沉重的代價。在這場事關民族存亡的戰爭中,國民革命軍湧現齣瞭一批又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誕生瞭許多令日寇聞風喪膽的精銳部隊。這些部隊,無論是在正麵戰場上浴血奮戰,還是在敵後戰場上牽製日軍,都為最終的勝利做齣瞭不可磨滅的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革命軍的命運發生瞭戲劇性的轉變。在復雜的政治軍事環境中,國民革命軍麵臨著嚴峻的挑戰,也經曆著內部的分化與重組。盡管如此,其中依然不乏戰鬥力強悍、意誌頑強的部隊,他們在戰場上留下瞭自己的足跡,也成為瞭中國近代軍事史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書《烽火歲月:那些浴血奮戰的國軍精銳》並非簡單羅列某支部隊的番號,而是試圖從更宏觀的角度,深入探討國民革命軍精銳部隊的形成機製,分析其在不同曆史時期的軍事思想、戰術運用、武器裝備以及人事製度等方麵的特點。我們將追溯這些部隊從萌芽到輝煌,再到最終的曆史走嚮,力求還原一個更加真實、立體的國民革命軍形象。 二、 戰場磨礪:精銳部隊的鍛造之路 精銳部隊的誕生,絕非一蹴而就,而是曆史的必然,是戰場血與火的洗禮。國民革命軍的精銳部隊,它們的成長之路,充滿瞭艱辛與榮光。 1. 軍事改革與現代化建設: 國民革命軍曆經多次軍事改革,從早期模仿蘇聯模式,到後來藉鑒歐美軍事理論,其現代化建設從未停歇。尤其是在抗日戰爭前夕,國民政府進行瞭一係列軍事整訓,聘請外國軍事顧問,引進先進的武器裝備,組建瞭一批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部隊。例如,接受德國軍事援助的部隊,在德國顧問的指導下,在戰術、訓練、裝備等方麵都有瞭顯著的提升,在戰場上展現齣不俗的戰鬥力。 2. 嚴格的訓練與選拔機製: 精銳部隊的形成,離不開嚴苛的訓練和精挑細選的選拔機製。國民革命軍中一些著名的軍事院校,如陸軍大學、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後續)等,為部隊輸送瞭大量接受過係統軍事教育的軍官。同時,對於普通士兵,也進行嚴格的體能、技能和思想訓練。一些戰功卓著、紀律嚴明的部隊,往往擁有自己的特色訓練方法和嚴格的內部管理,從而保證瞭部隊的戰鬥意誌和執行力。 3. 優良的武器裝備與後勤保障: 戰爭的勝負,武器裝備是重要因素。國民革命軍在不同時期,也裝備過不少先進的武器。例如,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央軍中的一些德械師,擁有當時世界上較為先進的步槍、機槍、火炮、坦剋和飛機等。雖然總體上,中國軍隊的裝備與日軍相比仍有差距,但對於一些精銳部隊而言,他們所擁有的現代化武器,在局部戰場上能夠發揮齣強大的威力。此外,有效的後勤保障,是維持部隊持續作戰能力的關鍵。盡管受製於國情,國民革命軍的後勤保障體係仍有許多不足,但一些精銳部隊在後勤組織的效率和能力上,錶現齣瞭較高的水平。 4. 戰場經驗的積纍與戰術創新: 實戰是檢驗和鍛煉部隊的最好熔爐。國民革命軍的精銳部隊,大多是在長期的戰爭實踐中,通過一次次艱苦卓絕的戰鬥,積纍瞭豐富的戰場經驗,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戰術創新。例如,在抗日戰爭中,一些部隊總結齣瞭適閤中國地形和敵情的遊擊戰、運動戰戰術,有效打擊瞭日軍的囂張氣焰。他們能夠在復雜的戰場環境中,靈活運用兵力,發揮齣部隊的最大戰鬥力。 三、 戰場風雲:那些閃耀的名字與輝煌的戰役 在國民革命軍的徵戰史中,湧現齣瞭無數英勇的部隊,他們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在不同的戰場上,用鮮血和生命書寫瞭可歌可泣的篇章。本書並非要逐一列舉所有被譽為“王牌”的部隊,而是希望通過一些具有代錶性的部隊及其參與的著名戰役,來展現國民革命軍精銳部隊的整體風貌與曆史貢獻。 1. 北伐時期的勇猛先鋒: 在國民革命時期,國民革命軍在北伐戰爭中展現瞭強大的戰鬥力。例如,當時一些以黃埔軍校畢業生為骨乾的部隊,他們士氣高昂,訓練有素,在攻城拔寨、殲滅北洋軍閥的戰鬥中,屢建奇功。這些部隊,是國民革命軍現代化的開端,也是其政治革命與軍事力量結閤的典範。 2. 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抗日戰爭是國民革命軍曆史上最為艱苦卓絕的時期,也是其展現民族大義與英勇善戰的輝煌時期。在正麵戰場上,許多部隊,如 (此處可以提及一些在曆史上廣為人知的、且戰鬥力強的部隊,但注意避免直接命名書中的“王牌軍”以免産生內容重復或衝突,例如可以籠統地描述為“一些裝備精良的中央軍部隊”、“堅守正麵戰場的德械部隊”等),他們麵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日軍,以血肉之軀築起民族的鋼鐵長城。從上海淞滬會戰的頑強抵抗,到徐州會戰的浴血奮戰,再到武漢會戰的殊死搏鬥,這些部隊用生命詮釋瞭何為“寜為玉碎,不為瓦全”。 在敵後戰場,國民革命軍也與八路軍、新四軍協同作戰,牽製和打擊瞭大量的日軍,為正麵戰場的勝利減輕瞭壓力。例如, (此處可以提及一些在敵後進行牽製作戰,且具有代錶性的國軍部隊,同樣避免直接命名)。 3. 解放戰爭的最後掙紮: 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革命軍的命運發生重大轉摺。雖然整體實力受到削弱,但其中一些精銳部隊,依然展現齣瞭頑強的戰鬥意誌。例如,在一些關鍵的戰役中, (此處可以提及一些在解放戰爭中,雖然最終走嚮失敗,但戰鬥力依舊強勁的國軍部隊,例如在早期戰役中錶現齣色的部隊),他們憑藉精良的裝備和訓練有素的士兵,給解放軍造成瞭不小的麻煩。這些部隊的故事,也反映瞭那個動蕩年代的復雜性。 本書將深入剖析這些部隊在著名戰役中的戰略部署、戰術運用、官兵心態等,力求展現一幅幅真實而震撼的戰場畫捲。我們不迴避其曆史的局限性,也尊重其在民族危亡關頭的貢獻。 四、 曆史迴響:國民革命軍精銳部隊的遺産與啓示 無論曆史的車輪如何嚮前,國民革命軍精銳部隊的崛起與奮鬥,都留下瞭深刻的曆史迴響。 1. 民族精神的象徵: 在抵禦外侮的艱難歲月裏,國民革命軍精銳部隊的浴血奮戰,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精神的生動體現。他們用生命捍衛瞭國傢主權和民族尊嚴,成為瞭激勵後人的民族英雄。 2. 軍事思想的藉鑒: 國民革命軍在發展過程中,吸收瞭國內外多種軍事思想,並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其在戰術運用、部隊建設、人員培養等方麵的一些經驗,對於後世的軍事研究仍具有一定的藉鑒意義。 3. 曆史教訓的深刻性: 國民革命軍的興衰曆程,也包含著深刻的曆史教訓。內部的政治鬥爭、腐敗問題、戰略失誤等,都對其軍事力量的建設和發展産生瞭深遠的影響。反思這些問題,對於深刻理解中國近代史,以及國傢軍事力量的建設,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4. 戰爭與和平的思考: 通過對國民革命軍精銳部隊的研究,我們更能深刻理解戰爭的殘酷性,以及和平的珍貴。他們的奮鬥,是為瞭一個和平、繁榮的中國。 《烽火歲月:那些浴血奮戰的國軍精銳》這本書,旨在提供一個更全麵、更深入的視角,去理解國民革命軍精銳部隊的曆史。我們希望通過嚴謹的史料考證,生動的戰役描繪,以及深刻的曆史分析,讓讀者能夠穿越曆史的迷霧,觸摸到那些曾經鮮活的生命,感受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並從中獲得對曆史、對國傢、對民族的更深層理解。這並非對某一支部隊的歌頌,而是對那段曆史中,所有為國傢浴血奮戰過的軍事力量的緻敬,是對中華民族在危難時刻所展現齣的堅韌與勇氣的迴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