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张剑峰主编的《问道田园耕读》从宏观的文化概 念和耕读文化的现象上展示“耕读”这一主题,并深 入民间寻访耕读传家的印迹,于筑舍编篱、行住坐卧 、山居饮食、田园养生中细细品味自在、恬静的耕读 生活。本书是继《问道·茶之书》后的另一本新作, 全彩印刷,精美田园、山居图片与文字交相呼应,引 人入胜。
关联推荐
以“耕”来体认四季交替,以读书来修养身心。 张剑峰主编的《问道田园耕读》以“耕读”贯穿中国人的精神符号,在造舍编篱、香道、茶道、行住坐卧、山居饮食、服饰、 田园养生中体会传统耕读文化的内在力量。 本书全彩印刷,书中精美田园、山居图片与文字交相呼应,引人入胜。
目录
田园耕读序 寻彼南山 悠然采菊 晴耕雨读 琴剑与归——琴剑逍人访谈录 布衣清庐可听雨——熊厚音访谈录 筑舍南山 白云满屋 君子谦谦 行止有节 文房清供 被褐怀玉 广袖飘飘 居山晴雨集
在线试读
性本爱山丘 开门见山是敞阔,篱下见山则是另一种豁然开朗 。
苏东坡的诗学解释,原本精妙,但不自然。“初 不用意,而景与意会”——同样适用于“开门见山” 的情形。山坳里的农家,半山腰上的小庙,无一不有 “开门见山”的清旷意境,但“篱下见山”是随意, 不是清旷,不是任何一种带有文化潜意识的暗指。
陶渊明打开屋门,缓步出院。再打开围拱着篱笆 的柴门,走出门外。出了两重门,他依然对屋前坐南 的大山熟视无睹。、他往东向的篱笆外走去,此处一 地的菊花盛开,点染绚烂。他采菊一朵,正欲返身归 屋之际,忽而于眼角余光扫得身侧的大山峰峦。他抚 须一怔,又微笑着拈菊而去。
还有一种说法,可能更接近于常理。陶渊明打开 屋门,缓步出院。径直走向东篱,这里有几株他手植 的菊花。他拔弄花枝、洒扫庭院,偶尔闲步采菊,悠 然自得。闲适间,举目远眺,大山如一座巨屏,恍然 面前。
陶渊明究竟过了几重门,有没有望见山?他究竟 是在院内,还是在院外看到了“南山”?“东篱”之外 ,那座“南山”究竟是放眼可望的外物名山,还是深 藏于心的险峻丘壑? 烟云杳霭有无间 有人说南山即指庐山,亦有人讲南山实指终南山 ,还有人故作高明地讲,“南山”只是泛指南边的山 ,并无确指。地理方位的泛指,这样的解释,如果用 于“东篱”,也一样简便易行。篱笆,更不是什么庐 山篱笆与终南山篱笆之分,是确切无疑的泛指。东篱 和南山,r或者仅仅是一种方位上的意象,并无深意与 确指吧。
但只需要一张白纸、一支铅笔,稍做一番“好事 ”之举,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套用于东 篱和南山,用地理方位来泛写的解释,瞬间就可推翻 。如果东篱和南山,是指东边的篱笆和南边的山脉, 这样的搭配,绝不可能“悠然见山”。在篱笆里的人 ,只能右侧视,才看得见山;在篱笆外的人,也只能 左侧视,才看得见山,都不是直视可见的。那么,再 换一种方向来考察。如果东篱和南山,是指东向的篱 笆和南向的山脉,这样的搭配,仍然不可能“悠然见 山”。无论怎样搭配,篱笆与山脉,始终都未能平行 于同一界面,脖子始终需要左扭或右扭一下,去侧视 山脉,这谈何“悠然”? 无论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的“南登庐山”,还 是江西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南山即庐山的说法 ,似乎总是要可信一些。但这一流传千年的“定论” ,仍然解决不了“扭头看山不悠然”的难题。早年长 于小说写作,晚年埋首文物研究的沈从文先生,将唐 代以来惯用的“终南捷径”之说,提前到了东晋。他 考证出,“南山”实乃终南山。从史料到书法,从文 物到“二重证据法”,他的结论不得不让人信服。
P8-10
问道 田园耕读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问道 田园耕读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