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学纲要(第2版)

古文字学纲要(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炜湛,唐钰明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6035462
版次:2
商品编码:1015850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7
字数:391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根据教学的需要,又考虑到古文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考虑到本科阶段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本教材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为总论,扼要阐述有关古文字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如古文字学的性质、研究对象,汉字起源,古文字的考释方法,古文字的演变规律等等。这些问题大都是近十余年来古文字学界热烈讨论的题目,本应详加论述,鉴于有些问题在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字学等课程中也已涉及到,或有交叉,故仍稍稍压缩篇幅,以免重复。中编为分论,具体论述、介绍各类古文字(如甲骨文、金文、竹帛文、石刻文、符节文、货布文、古陶文、古玺文等),使学生了解到目前的研究水平及继续研究的方向。下编为选读,通过具体释读若干较为晓畅易懂而有一定代表性的古文字原材料,培养学生阅读古文字资料的初步能力。所附简注,多采自时贤成说,限于体例,未能一一注明所引的论著名称,望读者予以谅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中编与下编不能截然分开,而须结合起来。下编分量较多,不可能也不必要全部讲授,有一部分可留给学生自己阅读,藉此培养其钻研精神。之所以全部用摹本,不用拓本或照片,则完全是为了求其清晰,便于教学。同时,也让学生摹写古文字时有所借鉴。
  学习古文字,以识字为先,作为教材,理应有一个字表,便于学生掌握单字,比较其历史演变。考虑到目前已有专书将各个阶段的古文字列表予以比较,这就是徐中舒先生主编的《汉语古文字字形表》和高明先生编纂的《古文字类编》,学生可取以参考,故本教材未再另列字表。
  学习古文字,离不开小篆,它是不可缺少的钥匙、桥梁。《说文解字》一书与古文字学有着天然的密切关系,它是学习古文字学的基础。原拟专辟一章予以论述、介绍,考虑到许多学校另有《说文解字》研究一类的课程,为免重复,《古文字学纲要(第2版)》未作专题介绍。使用本教材的同志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讲授这方面的内容。

目录

修订本弁言
韩文本《古文字学纲要》序

前言

上编 总论
第一章 古文字学的性质及作用
第一节 古文字学的性质
一、什么是古文字学
二、古文字学的研究范围
三、古文字学的性质和地位
第二节 古文字学的作用
一、对历史考古学的作用
二、对语言文字学的作用
三、对其他学科的作用
第二章 古文字的起源
第一节 文字起源的一般原理
一、文字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文字的产生和发展是一种渐变的过程
三、文字是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的产物,是劳动的产物
四、不同的人种、不同的民族,都有创造文字的能力
五、过去学术界普遍主张“文字起源于图画”,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但不够全面
第二节 文字起源于原始记事方法
一、实物记事
二、契刻记事
三、图画记事
第三节 汉字起源的蠡测
第三章 古文字的结构及其演变
第一节 古文字的结构
一、形体结构的重要性
二、“六书说”和古文字的结构
三、古文字结构的特殊点
第二节 古文字的演变
一、声化
二、简化
三、讹变
第四章 古文字的考释
第一节 前人关于考释方法的论述
一、罗振玉
二、王国维
三、叶玉森
四、郭沫若
五、于省吾
六、唐兰
七、杨树达
第二节 考释古文字的基本方法
一、形体分析法
二、假借破读法
三、辞例推勘法
四、历史比较法
五、文献比较法
第三节 “阙疑待问”及今后的考释

中编 分论
第一章 甲骨文
第一节 甲骨文的发现、发掘与著录
一、甲骨文的发现及其重要意义
二、甲骨文的发掘和总数的估计
……
第二章 金文
第三章 战国文字

下编 选读
第一部分 图版
第二部分 释文和简注
引书简称表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注意:后面的甲骨图版是摹写的,不是拓本,因为同一片图版,在此书比甲骨文简论的相应图版简单了很多。

评分

但对文学语言的有限与无限、确定性与非确定性之间相互统一的审美特征,作了比前人更为具体的说明。刘勰还看到,诗文的内容不是一般经典的道与理,而是和理、志、气相联系的“情”,其形式不是一般的言,而是和“象”与“文”相结合的有“采”之言。两者的关系是:“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它们相辅相成,形成质文统一的完美的艺术。而这种统一在创作过程中是通过“神思”达到的。“神思”是刘勰继《文赋》之后,对形象思维的进一步探索。刘勰看到了它本质上是一种自由的想象活动,对之作了生动的描绘,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在他看来,“神思”虽受理的支配,但不象抽象的逻辑思维那样受着概念的规定,而是“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与物、象、言相结合,始终在感性形象中运动,并伴随着主体情感的体验和自由抒发。书中说“夫神思方远。万涂竟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认为语言文学既再现着客体的物貌,又抒发着主体的情与理、志与气。所以,刘勰侧重从“体性”来划分文学的风格,即所谓“才情异区,文体繁说”。刘勰对文学的形式也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从语言文学的角度总结了平衡、对称、变化统一等形式美的规律。

评分

《文心雕龙》提出的“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隐之为体义主文外”“文外之重旨”“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等说法,虽不完全是刘勰的独创,

评分

書本不錯,紙張很好,字很清晰。很滿意。

评分

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

评分

书确实不错 但是价格太贵了 而且也很薄 古文字学知道的人少确实也跟这个有关系?不利于传播啊

评分

以前只在狗洞买电子产品,发现有很多的二手的,转而换了阵地。现在才发现竟然连书都是二手的,那本《古文字学纲要》纸张上都泛起黄点了,年龄犹在吾大学旧教材之上啊,竟还明目张胆的以如此价格出售……还有那两本商务印出版的国学经典,封面也是痕迹斑斑。哎,以后不急用,真不会在这儿买书了!

评分

评分

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