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基础(附DVD光盘1张)/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化妆基础(附DVD光盘1张)/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天 徐家华,徐家华,张天一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06457552
版次:1
商品编码:1017720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10-01
页数:244
正文语种:中文
附件:DVD光盘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化妆基础》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科),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有关化妆造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化妆基础》介绍了与化妆相关的人的生理知识——脸部的基本形态,如不同的脸型、不同的肤质、不同的面部比例以及不同年龄、不同种族的面部特征等。通过有序的技能培训,使学生掌握化妆基础的美学知识、色彩知识、光学知识等,掌握在化妆中运用素描的原理进行打底色的技法训练和人物形象塑造技巧。
  《化妆基础》可作为服装专业、人物造型专业、形象设计专业等高等院校师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供化妆爱好者学习使用。

作者简介

  徐家华,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上海戏剧学院服装与化妆教研室主任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化妆造型总设计
  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
  获奖:
  1993年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
  2000年获宝钢教育基金全国优秀教师奖。
  2001年担任上海APCE会议大型演出人物造型艺术总监。
  2002年获中国影视技术学会化装委员会优秀教育工作者奖。
  2005年获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5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8年获上海市优秀艺术人才奖。
  2008年获中国影视技

内页插图

目录

基础理论
第一章 化妆的基础常识
第一节 化妆的概念与分类
一、化妆的概念
二、化妆的分类
第二节 化妆工具与材料
一、化妆工具
二、化妆材料
三、化妆附加物
第三节 化妆与绘画
一、素描与化妆
二、色彩与化妆
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 化妆与脸部基本形态
第一节 化妆与头部骨骼结构
一、骨骼的生理结构
二、骨骼与化妆的关系
三、表现瘦的化妆技法
第二节 化妆与脸部肌肉结构
一、脸部肌肉的生理结构
二、肌肉与化妆的关系
三、表现胖的化妆技法
第三节 化妆与脸部比例
一、整体比例关系
二、局部比例关系
思考与练

精彩书摘

  基础理论
  第一章 化妆的基础常识
  第一节 化妆的概念与分类
  一、化妆的概念
  什么是化妆呢?对“化妆”的解释有好几种。一种解释是:“用脂粉等打扮容貌”;另外一种解释是“为了适应演出的需要,用油彩、脂粉、毛发制品等把演员妆扮成特定的角色或给演员作容貌的修饰”;而更为具体的解释是“化妆是戏剧、电影等表演艺术的造型手段之一。根据角色的身份、年龄、性格、民族和职业特点等,利用化妆材料塑造角色外部(主要是面部)的形象”。
  所以,从狭义上理解,化妆仅仅指面部的修饰。从广义上来看,化妆就是利用化妆

前言/序言

  市场上大量的化妆书刊,向人们传递着关于化妆的种种时尚概念与化妆方法,这无疑是非常有益的,尤其可以使人们能够快速接受关于化妆的知识。但是作为高等艺术院校化妆造型专业的教材,不仅要有关于化妆的常规信息,更重要的应该是教会学生如何在学习阶段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化妆的特点是以技能训练做它的研究基础和前提,没有基础,便没有造型设计研究。同理,没有技术能力,便不可能进行人物的设计与塑造。化妆造型的基础学科不仅需要掌握人的生理知识。还需要学习对化妆起着重要作用的美学知识、色彩知识、光学知识等。技术能力的掌握与熟

用户评价

评分

艺术传播即指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或作品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 艺术接受即指在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鉴赏者为主体,积极能动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活动。 以往从艺术作品到艺术欣赏,大多采用简单的、直接的传播方式,传播的意义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主要是由于生产力水平及科技水平的局限,致使传播功能落后,未能对艺术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在近百年、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的迅捷发展对于艺术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电子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科技的发展以及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使艺术传播方式和功能获得重大进展。它不仅使影视艺术成为当今最具有大众性的艺术样式,同时也将其中许多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影响到其它艺术样式,视像技术的优越性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艺术传播在当代艺术活动领域,已经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对于艺术品的传播形式、规模、速度、周期、增殖量大小,以及对于接受者的接受方式、欣赏情趣等,都具有极大的影响。艺术的接受,包括艺术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是艺术活动的终点,也是艺术家及艺术作品内在价值获得最终实现的根本途径。艺术接受者的鉴赏与批评活动具有很强的主体性意义,它既是对于艺术作品的审美认知、诠释和创造,同时也是与艺术家的精神交流和对话。艺术接受还可以对艺术家乃至客体世界予以精神性反馈,从而实现艺术活动与社会活动的联结,使艺术活动融于人类社会活动的宏大系统中,并在其间发挥权极的作用。 是门类艺术与哲学、美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人类学、比较学、艺术史学等相结合的学科。从艺术本质、艺术起源、艺术发展、艺术创造、艺术鉴赏、艺术传播等各个方面,探讨人类艺术发生与发展的规律,未来的走向及变化。美术传播的理论与历史研究方向更着眼于美术领域中的大众传播,研究在新媒体背景下,美术作为传播信息和传播载体的种种问题。

评分

参考意义不是很大,书的内容一般般

评分

自打那天以后,我们总会遇到她,从你的眼光里,我第一次看出了忧虑和担忧。我并不知道你在为什么而忧愁。我与她的交流日益密切了,却常常冷落了你。你脸上的阴云更浓了。那是你第一次非常慎重的和我谈话。你对我说,虚荣对我有害而无益,让我和他保持距离。我安慰你说:“身边多一个朋友,对我们没有多大的影响,我会一直守护你。”你的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评分

评分

纸质好好,快递也很快~

评分

书上讲的很明确 适合初级人看

评分

薄膜封装,一如既往的好~

评分

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

评分

非常好讲的很详细,很适合专业化妆的初学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