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動物飼養標準》是經西南大學優秀教材立項資助齣版的教材之一。該教材為動物科學、動物醫學、水産養殖、草業科學等專業本科的《動物營養學》、《飼料學》、《配閤飼料學》、《動物飼養學》、《水産動物營養與飼料學》、《寵物飼養學》等課程的教學而編寫的配套教材,也可供廣大的畜牧科研人員和飼料企業的科技人員參考使用。
內容簡介
《動物飼養標準》以改善我國畜禽養殖效益為目標,以豐富的配方體係,深入地探討瞭動物飼料的方方麵麵。主要內容包括:動物飼料基礎知識、飼料成分及營養價值錶,以及豬、雞、牛、羊、馬、狗等飼養標準。全文內容主要以錶格形式錶述,介紹瞭國內外在此方麵的相關研究資料,適閤廣大養殖用戶、農業科研人員參閱。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基本知識
一、名詞術語
二、計算方法及互換公式
(一)根據飼料原料的化學組成預測豬能量的公式
(二)根據飼料原料的化學組成預測禽代謝能
(三)反芻動物淨能的預測公式
(四)維生素的生物學效價
第二章 飼料成分及營養
一、製訂說明
二、中國飼料成分及營養價值錶
(一)飼料描述及常規成分
(二)有效能
(三)氨基酸
(四)礦物質及維生素含量
(五)反芻動物飼料尼龍袋法的瘤胃養分降解動力學參數
(六)雞用飼料氨基酸真消化率
(七)豬用飼料氨基酸迴腸真消化率
(八)無機來源的微量元素和估測的生物學利用率
(九)常用礦物質飼料中礦物元素的含量
(十)鴨用飼料能值的參考值
第三章 豬的飼養標準
一、中國豬飼養標準(2004年)
(一)瘦肉型豬營養需要
(二)肉脂型豬營養需要
二、美國NRC豬營養需要(1998)
(一)營養需要量
(二)飼料的原料組成
三、英國ARc建議的豬的營養需要量(1989)
四、法國AEc建議的豬的營養需要量(1993)
五、日本農林水産省建議的豬的飼養標準(1993年)
六、德國(1991)建議的豬的營養需要量
七、各國或地區豬的飼養標準比較
第四章 傢禽的營養需要
一、雞的飼養標準
(一)中國雞飼養標準(2004)
(二)颱灣省畜牧學會建議的土雞營養需要量(1993)
(三)日本農林水産省建議的雞飼養標準(1993)
(四)美國NRC建議的雞營養需要量(1994)
(五)法國AEC建議的雞的營養需要量(1992)
(六)澳大利亞CSIRO建議的雞營養需要量(1993)
二、鴨的飼養標準
(一)NN省畜牧學會建議的鴨的營養需要量(1993)
(二)日本農林水産省建議的鴨的飼養標準(1992)
(三)美國NRC建議的鴨的營養需要量(1994)
(四)法國AEC建議的鴨的營養需要量(1993)
三、鵝的飼養標準
(一)鵝的飼養標準參照錶
(二)美國NRC建議的鵝的營養需要量
(三)前蘇聯畜牧科學研究所(1985)
四、火雞的飼養標準
(一)美國NRC建議的火雞飼養標準
(二)法國AEC(1993)建議的火雞飼養標準
五、鵪鶉的飼養標準
(一)日本農林水産省建議的鵪鶉的營養需要量
(——)美國NRC建議的鵪鶉的營養需要量
(三)法國AEC建議的鵪鶉的營養需要量
六、野雞的飼養標準
七、珍珠雞的飼養標準
八、鬥雞的飼養標準
第五章 奶牛的營養需要和飼養標準
一、中國奶牛飼養標準
(一)使用指標及其測算
(二)奶牛乾物質進食量和營養需要量測算
(三)奶牛的綜閤營養需要錶
(四)奶牛常用飼料的成分與營養價值錶
(五)附錄:奶牛日糧乾物質中微量元素的推薦量
二、NRC奶牛營養需要
(一)簡述
(二)奶牛營養需要
(三)奶牛飼料成分和營養價值
第六章 肉牛的飼養標準
一、使用指標及其測算方法
(一)日乾物質進食量(DMI)
(二)能量指標
(三)蛋白質指標
二、肉牛乾物質進食量和營養需要量測算
(一)乾物質采食量
(二)淨能需要量
(三)蛋白質和氨基酸需要量
(四)肉牛礦物元素需要
(五)肉牛維生素需要量
三、肉牛乾物質進食量和營養需要量
四、肉牛常用飼料成分與營養價值
五、附錄
第七章 羊的飼養標準
一、綿羊的飼養標準
(一)中國綿羊飼養標準(2004年)
(二)美國NRC建議的綿羊的營養需要量(1981)
(三)法國AEC建議的綿羊的營養需要量(1993)
二、山羊的飼養標準
(一)中國肉用山羊飼養標準(2004年)
(二)肉羊常用飼料成分與營養價值錶
(三)中同建議(山東農業:大學)的青山羊的營養需要量
(四)美同NRC建議的山羊營養需要量(1981)
(五)法國AEC建議的奶山羊的營養需要量(1993)
三、湖羊的飼養標準
第八章 馬的飼養標準
一、美國NRC(1989)建議的馬的飼養標準
二、法國AFCfl993)建議的馬的營養需要量
第九章 兔的飼養標準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專業標準(審定稿1994)建議的安哥拉毛片j兔飼養標準
二、美國NRC(1977)建議的兔的營養需要量
三、法國AEC(1993)建議的兔的營養需要量
四、前蘇聯畜牧科學研究所建議的兔的營養需要量
第十章 狗的飼養標準
一、美國NRC(1996)建議的狗的養分需要量
二、美國NRC(1996)建議的狗的代謝能及蛋白質需要量
三、美國NRC(1996)建議的成年狗的維持能量需要量
四、美國NRC(1996)建議的生長狗日糧營養成分最低需要量
第十一章 貓的飼養標準
一、美國NRC(1996)建議的貓的營養需要量
二、美國NRC(1996)建議的貓每天代謝能采食量
第十二章 水産養殖動物的營養需要
一、美國NRC(1993)建}義的幾種魚的營養需要量
二、中國對水産養殖動物營養物質需要量的研究
第十三章 麝的飼養標準
一、中國建議的育成雄麝的營養需要量
二、中國建議的育成雌麝的營養需要量
三、中國建議的成年雄麝的營養需要量
四、中國建議的成年雌麝的營養需要量
五、中國建議的成年妊娠雌麝和哺乳雌麝的營養需要量
六、中國建議的種雄麝的營養需要量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第一章 基本知識
一、名詞術語
1.飼料營養成分
(1)乾物質(DM) 飼料中除去初水和吸附水後剩餘的部分稱為乾物質。
(2)粗蛋白(CP) 常規飼料分析中用以估計飼料、動物組織或動物排泄物中一切含氮物
質的指標,它包括真蛋白質和非蛋白質含氮物兩部分。
(3)粗脂肪(EE) 飼料、動物組織、動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質的總稱。包括真脂肪及其他溶於乙醚的有機物質。
(4)粗縴維(CF) 植物細胞壁的主要組成成分,包括縴維素、半縴維素、木質素及角質等成分。
(5)無氮浸齣物(NFE) 主要由易被動物利用的澱粉、菊糖、雙糖、單糖等可溶性碳水化閤物組成。
(6)粗灰分(Ash)飼料、動物組織和動物排泄物樣品在550℃~600℃高溫爐中將所有有機物全部氧化後剩餘的殘渣。
(7)有效磷 能被動物機體利用的磷稱為有效磷。植物性飼料有一部分的磷是非植酸磷,能被動物利用,日糧的有效磷為礦物質飼料和動物性飼料中的磷加上植物性飼料中的非植酸磷。
(8)中性洗滌縴維(NDF) 飼料由3%十二烷基硫酸鈉處理後的不溶性物質。
(9)酸性洗滌縴維(ADF) 將中性洗滌縴維用2%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處理後的不溶 性物質。
前言/序言
《動物飼養標準》:構建科學養殖的基石 《動物飼養標準》並非一本簡單的指南,而是係統性地梳理和規範瞭從基礎理論到具體實踐的動物飼養全流程。它深入淺齣地闡釋瞭動物生長發育的內在規律,剖析瞭影響動物健康與生産性能的關鍵因素,並在此基礎上,為各類經濟動物提供瞭詳實、科學、可操作的飼養標準。本書的編寫旨在為廣大養殖從業者、動物科學研究者以及相關管理部門提供一套權威、係統、實用的參考依據,推動中國動物養殖業嚮著更加精細化、科學化、可持續化的方嚮發展。 一、 奠定理論基石:深入理解動物的生命需求 動物飼養的根本在於滿足動物的生命需求。本書首先從動物生理學、動物營養學、動物行為學等基礎學科齣發,深入剖析瞭不同種類、不同生長階段的動物在能量、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以及水分等方麵的需求。這不僅僅是列齣數值,更是闡述瞭為何需要這些營養素,它們在動物體內如何被消化吸收、代謝利用,以及缺乏或過量可能帶來的生理後果。 例如,在動物營養學部分,本書詳細介紹瞭不同飼料原料的營養價值、適口性、消化率以及潛在的毒副作用。它會引導讀者理解,為何同一營養素在不同飼料中的利用效率存在差異,以及如何通過科學配方來優化飼料結構,最大化飼料的利用率,降低養殖成本。對於能量的供給,本書會從動物的 basal metabolism(基礎代謝)到 activity metabolism(活動代謝),再到 growth and production(生長和生産)的需求進行細緻的分解,幫助讀者掌握如何精確計算和提供滿足動物不同生命階段能量需求。 此外,動物行為學的引入,更是提升瞭本書的深度。本書會探討動物的自然習性、社會行為、應激反應等,並指齣這些行為特徵與飼養管理方式之間的緊密聯係。例如,瞭解動物的采食行為,可以指導更閤理的飼喂方式和飼喂設備的選擇;理解動物的社群結構,可以幫助優化飼養密度,減少因擁擠而産生的應激和攻擊行為。這些基礎理論的闡釋,為後續的飼養標準提供瞭堅實的科學依據,幫助讀者從“為什麼”的角度去理解和執行飼養標準,而不是簡單的“怎麼做”。 二、 細化飼養標準:覆蓋動物生命周期的每一個環節 本書的核心內容,在於為不同種類、不同生長階段的動物製定詳盡的飼養標準。這些標準並非一成不變的教條,而是基於科學研究和實踐經驗的總結,並兼顧瞭品種特性、生産目的以及環境因素的差異。 1. 幼齡動物的培育: 幼齡動物是生命成長中最脆弱的階段,對營養、環境的要求也最為嚴苛。本書會針對不同畜禽的幼齡期,詳細規定其適宜的飼喂量、飼喂頻率、飼料配方,以及保育階段的溫度、濕度、通風、光照等環境參數。例如,對於雛雞,會詳細說明開口料的營養指標、飲水溫度、育雛捨的溫度梯度設置、以及齣雛後1-3天的管理要點,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成活率和生長速度。對於斷奶仔豬,會強調消化功能的重塑,提供易消化、營養密度高的斷奶料,並對斷奶應激的管理提齣具體建議。 2. 生長發育期: 隨著動物的生長,其營養需求和管理重點也會發生變化。本書會分階段製定生長發育期的飼養標準,包括不同體重或日齡段的飼料營養配比、日糧構成、飼喂量調整建議,以及適宜的飼養密度和運動空間。例如,針對育肥豬,會詳細說明其在生長育肥階段對能量和蛋白質的需求變化,提供不同階段的育肥料配方建議,並強調控製飼養密度以利於采食和活動。 3. 繁殖期: 繁殖是動物生産的核心環節,對母畜母禽的健康狀況、繁殖性能有著直接的影響。本書會針對懷孕期、哺乳期以及配種期的母畜母禽,提供專門的飼養標準。這包括針對不同生理階段的營養需求調整,如懷孕期母畜需要更多的能量和礦物質來支持胎兒發育,哺乳期母畜則需要更高的蛋白質和能量來保證泌乳量。同時,也會強調繁殖期動物的管理,如適宜的運動、衛生條件以及對産前産後疾病的預防。 4. 特殊動物與特殊需求: 除瞭常見的畜禽,本書還會關注一些特種動物(如水産動物、毛皮動物、觀賞動物等)的飼養需求,並根據其獨特的生理特性和生活習性,製定相應的飼養標準。同時,對於一些特殊生産目的的動物,如種畜、種禽,本書也會提供更精細化的飼養管理建議,以確保其優良的繁殖性能和遺傳性狀的穩定。 三、 強化管理實踐:將標準轉化為生産力 科學的飼養標準必須與精細化的管理實踐相結閤,纔能真正發揮其價值。本書在闡述飼養標準的同時,也融入瞭大量關於飼養管理的操作要點和技術指導。 1. 飼料管理: 從飼料原料的采購、儲存、加工,到飼料的配製、投喂,本書都提供瞭詳細的指導。例如,會強調飼料原料的質量檢驗,如何安全儲存飼料以防止黴變和營養損失,以及根據標準精確配製飼料的重要性。在投喂方麵,會指導讀者如何根據動物的采食量、采食規律來確定投喂量和投喂次數,以及如何正確操作飼喂設備,減少飼料浪費。 2. 飲水管理: 水是生命之源,充足、清潔的飲水對動物的健康至關重要。本書會強調飲水量的需求與供給,以及飲水設備的清潔消毒,防止水源性疾病的傳播。 3. 環境控製: 動物的生長發育離不開適宜的環境。本書會詳細闡述溫度、濕度、通風、光照、氨氣、二氧化碳等環境因素對動物健康和生産性能的影響,並提供相應的控製措施和技術指標。例如,對於不同季節和不同生長階段的動物,會給齣精確的溫度調控範圍,以及如何通過通風係統來保證空氣質量。 4. 衛生防疫: 疾病的預防是養殖業成功的關鍵。本書會強調科學的消毒製度、免疫程序,以及常見疾病的識彆與早期預警。它會指導讀者如何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體係,從源頭上減少疫病傳入的風險。 5. 行為監測與應激管理: 密切觀察動物的行為,是及時發現問題、調整管理的重要途徑。本書會指導讀者如何識彆動物的異常行為,並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從而采取針對性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動物的應激反應。 四、 拓展與展望:麵嚮未來的養殖發展 《動物飼養標準》不僅是對現有養殖技術的梳理和總結,更是對未來養殖發展趨勢的展望。本書會適時地融入最新的科研成果和行業發展動態,例如,關於精準飼喂、智能化養殖、綠色養殖等方麵的探討,為讀者提供更具前瞻性的指導。 本書強調,動物飼養標準並非一成不變,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品種的改良以及市場需求的變化,飼養標準也需要不斷地更新和完善。因此,本書鼓勵讀者保持學習的熱情,積極探索和實踐,為推動中國動物養殖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總而言之,《動物飼養標準》是一部集理論與實踐於一體的綜閤性著作,它為每一位熱愛動物、投身養殖事業的人士提供瞭一把開啓科學養殖之門的鑰匙。通過深入學習和應用本書的內容,讀者將能夠更科學、更高效、更負責任地開展動物飼養工作,從而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多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