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慨此日騎鯨西去,七尺軀委殘芳草,滿腔血灑林。問誰來歌蒿歌薤,鼓琵琶塚畔, 掛寶劍枝頭,憑吊鬆楸魂魄,奮激韆鞦。縱教黃士埋予,應呼雄鬼;倘他年化鶴東歸,一瓣香祝成本性,十分月現齣金身。願從此為樵為漁,訪鹿友山中,訂鷗盟水上,消磨錦綉心腸,逍遙半世。惟恐蒼滅負我,再作勞人。
內容簡介
《晚清名將左宗棠全傳(套裝上下冊)》通過記敘晚清名將左宗棠的軍事生涯,從多個層麵呈現近代中國激蕩的風雲,有諸多令你明智的“史鑒”特彆是傳主血肉豐滿的鮮活個性:輿櫬誓師的壯烈勇武,跺腳罵殿的戇直天真,捧腹自嘲的詼諧平易,街頭對奕的爭強好勝,灌園種菜的戀土之情,伉儷燕爾的兒女之態。
它還會告訴你,中國近代史上抵禦外侵六次大的戰爭中,收復新疆和涼山——鎮南關大捷是僅有兩次勝利,都與傳主分不開,因而慈禧贊他“外國怕爾聲威”當時名人譽他一朝端無兩。
它還會告訴你,慈安太後接見他時為何感動得傷心落淚,立即將鹹豐用過的墨鏡贈送給他:慈禧為何頓生淒惻憐憫之心,將身邊17歲章纔恩賜給他。
《晚清名將左宗棠全傳(套裝上下冊)》能增進你識見識,啓迪你智慧,淨化你心靈,引發你的思考和喟嘆……
作者簡介
陳明福,浙江寜波人,1963年於大連艦艇學院畢業後在驅逐艦任部門長,1981年調原海軍政治學院任教,1988年6月被評為全軍四名軍隊政治工作教授之一,1989年授大校軍銜,專業技術四級,碩士研究生導師組長,中國傳記文學學會會員,中國作協遼寜分會會員。齣版政工專著、軍事論著、海洋科普讀物、文藝作品26部,其中有“中華名艦係列”《“重慶”艦舉義紀實》、《“申山”艦沉浮紀實》、《海疆英魂》、《蹈海之路》和《焦土血港》等,軍事著作《硃可夫兵法》,百篇雜文《杞憂集》、《鼓集》、《誡世集》。著作已有900多萬字問世。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上捲 伏龍驚蟄
第一章 孤露貧寒
1.“人傑地靈”話湖南
2.湖南湘陰有個左傢塅
3.肚大臍凸與幼年失哺
4.傢境貧寒仍樂善好施
第二章 自幼聰慧
5.分栗背詩見異質
6.誦讀儒經觀百傢
7.纔思敏捷善應對
8.體弱多病遇異僧
第三章 師友淵源
9.十年從學賀氏兄弟
10.巧遇陶澍終結親傢
11.與郭嵩燾“凶終隙末”
12.一生知己首推林翼
第四章 屢試不 第
13.科舉路起步雖順後坎坷
14.三次進京會試皆鎩羽而歸
15.古代科舉與現代考試芻議
16.經世緻用之纔乃國之梁棟
第五章 人贅周府
17.周傢挑進一擔“倒插門”
18.廡下棲遲贅客慚
19.知書達理伉儷情深
20.紅顔知己品格非凡
第六章 纔高性傲
21.纔高性傲的個性形成探因
22.恃纔傲物的典型言論剖析
23.剛直矯激的個性是柄雙刃劍
24.大話大誌大任大業
第七章 “湘上農人”
25.辰山遷傢湘陰東
26.種茶栽竹留蔥蘢
27.務農樂憂在其中
28.交情長存老長工
第八章 湘江夜晤
29.書生“實有知公之深”
30.有幸得觀“天人”之光耀
31.維舟嶽麓山下談古今
32.夜晤周年驚聞噩耗
第九章 爭聘宗棠
33.靜觀時局匿居玉池山白水洞
34.敦勸之理說服瞭左宗棠
35.胸鬱韜略書生初用兵
36.“私會洪楊”與“入山索宗棠”考證
第十章 幕府戎機
37.遊學先生“遊學”進深山
38.用計賺宗棠再次入幕
39.靖港潰敗與湘潭大捷
40.軍政大事全權托書生
41.“將士之氣漸驕,主帥之謀漸亂”
42.策劃“搬倒總督楊霈”
第十一章 師爺作為
43.內清四境保桑梓
44.外援五省為全局
45.籌餉備械強兵馬
46.安民殄寇先治吏
47.“駱秉章之功皆其功也”
48.為抗擊英法侵略軍獻策
第十二章 樊燮訐控
49.“王八蛋.滾齣去!”
50.“如果有不法情事,即行就地正法”
51.眾人韆方百計營救惹禍者
52.受侮辱激樊傢齣一對學問傢
第十三章 “農人”統軍
53.曾國藩稱所部為“勇”非是“軍”
54.江南大營潰敗,宗棠乘時建楚軍
55.以治心之學治兵,剋己之功剋敵
56.自比諸葛非虛言,用兵策略高一籌
第十四章 楚軍善戰
57.在保衛湘軍祁門生命綫中獲勝
58.大敗侍王李世賢於樂平城下
59.一軍縱橫策應七百餘裏
60.世賢入浙連戰皆勝獨懼左軍
第十五章 總督閩浙
61.“一時豪傑”為左帥解燃眉之急
62.率勁旅齣戰一舉攻陷杭州
63.“客日強而主日弱,終恐非計”
64.勢如破竹掃蕩太平軍餘部
第十六章 善後諸政
65.肅整軍紀,保境安民
66.賑濟災民,撫恤遺孤
67.整飭吏治,修明政事
68.養民務本,通商惠工
中捲 砥柱中流
第十七章 創建船政
69.從天朝大國對“奇伎淫巧”態度說起
70.“製造輪船,實為中國自強要著”
71.兩顆“犬牙”下崗之後
72.羅星塔下崛起中國首個造船廠
73.為聘船政大臣三顧瀋門
74.船政為中國近代海軍奠定基礎
第十八章 洋務特色
75.積極進取立足於自強、自立、自主
76.對近代企業支持民辦反對官辦
77.倡導培養“聰明寄於實”的有用人纔
78.辦洋務主要齣於禦外侮的愛國動機
第十九章 西北危急
79.西方列強覬覦我新疆寶地
80.民族分裂主義者引狼入室
81.太平軍餘部會閤撚軍入陝甘
82.西北形成“糜爛之局”的癥結所在
第二十章 移督陝甘
83.羽書皇命急如星火催西行
84.“先撚後迴,先秦後隴”
85.“欲靖西陲,必先清腹地”
86.強忍接連喪親哀痛顯大義
第二十一章 平撚受挫
87.撚軍飆忽馳騁成清廷心腹之患
88.布兵於渭、涇、洛、黃“兜剿”落空
89.西撚“圍魏救趙”踏碎盧溝曉月
90.“摘桃”僥幸氣不平,“苦勞”受賞心愧疚
……
下捲 晚清夕照
精彩書摘
上捲 伏龍驚蟄
第一章 孤露貧寒
“人傑地靈”話湖南
古往今來社會科學的各種各樣學說中,筆者最信仰和佩服辯證法,這是偉大的真正能揭示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規律的科學,確實瞭不起。它教導人們不要用絕對化的思想看待問題,世界的一切都在變化,按條件而轉化,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比方說:“故作姿態”這個成語,意為故意裝模作樣,並非真心實意,是貶義詞,但誰又能否認在特定場閤“故作姿態”,卻為中國文學寶庫中留下瞭韆古不朽的名篇《滕王閣序》呢!
據[元]辛文房撰《唐纔子傳》:
勃,字子安,太原人,王通之諸孫也。六歲善辭章。……父福畸坐是左遷交趾令。勃往省覲,途過南昌,時都督閻公新修滕王閣成,九月九日,大會賓客,將令其婿作記,以誇盛事。勃至入謁,帥知其纔,因請為之。勃欣然對客操觚,頃刻而就,文不加點,滿座大驚。酒酣辭彆,帥贈百縑,即舉帆去。
(遼寜教育齣版社,1998年3月第1版,第4頁)又據五代·王定保《唐摭言》:
王勃著《滕王閣序》,時年十四。都督閻公不之信,勃雖在座’,而閻公意屬子婿孟學士者為之,已宿構矣。及以紙筆巡讓賓客,勃不辭讓:公大怒,拂衣而起;專令人伺其下筆。第一報雲:“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日:“亦是老先生常談!”又報雲:“星分翼軫,地接衡廬。”公聞之,沉吟不言。又雲:“落霞與孤鶩齊飛,鞦水共長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日:“此真天纔,當垂不朽矣。”遂亟請宴所,極歡而罷。
(轉引自《曆代筆記選注》第154頁,北京齣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
前言/序言
在波瀾壯闊的中國曆史長河中,在富饒廣袤的神州大地上,數韆年來,曾湧現齣一批批叱吒風雲、扭乾轉坤的英雄豪傑。他們如夜空中的群星,交相輝映,璀璨奪目。名將、英雄、傑齣人物,是一個民族意誌的代錶和素質的標誌。一個不齣名將和不推崇英雄的民族,難以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隻能遭受世人輕衊、他國歧視和列強侵略,而永遠匍匐身軀,任人宰割。這是最可悲的。名將英雄和傑齣人物是國傢之脊梁,政權之股肱,萬民之旗幟,民族之瑰寶,理應多多益善,引以為自豪。
公元16~18世紀,蒸汽機的發明和利用,大大提高瞭社會生産力;堅船利炮成為殖民主義者侵略擴張的有力工具,非洲、西亞、南亞成為西方殖民者掠奪的對象。位於東亞的中國,19世紀初,即已成為西方列強覬覦的目標而瀕臨蠶食的危境。沙俄垂涎我東北、西北;英人在我東南沿海割據香港後,又覬覦西南、西北;法人得隴望蜀,勢占西南;日本奪琉球,葡萄牙據澳門。中國已處於“鷹眼四集,圜嚮吾華”,被列強豆剖瓜分的危局之中。然而步入19世紀中葉的大清王朝,政治黑暗腐敗,長期閉關自守,夜郎自大,生産落後,國力衰退,內憂外患接踵而至。開創清朝一代風氣的思想傢和文學傢龔自珍大聲疾呼:“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不是他的期盼和呼喚真的産生瞭效果,而是因為“時勢造英雄”是曆史唯物主義的鐵律,“每一個社會時代都需要自己的偉大人物,如果沒有這樣的人物,它就要創造齣這樣的人物來”(《馬剋思恩格斯選集》第1捲,第450頁)。在與龔自珍的同時代,就齣現瞭一位因禁查鴉片,走進中西衝突的風暴中心,成為國際性的焦點人物林則徐,這是近代中國“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晚清風雲際會,智勇雙全定乾坤——左宗棠傳奇 在中國近代史上,總有那麼幾顆璀璨的星辰,照亮瞭民族前行的道路,左宗棠便是其中一顆耀眼奪目的巨星。這位晚清時期的擎天之柱,以其非凡的軍事纔能、卓越的政治遠見和堅韌不拔的意誌,在國傢危難之際力挽狂瀾,書寫瞭一部波瀾壯闊的英雄史詩。《晚清名將左宗棠全傳(套裝上下冊)》便是一部以宏大視角、翔實史料、生動筆觸,為讀者全麵呈現這位傳奇人物跌宕起伏的一生的鴻篇巨製。 本書並非僅僅羅列史實,而是深入剖析左宗棠思想形成、性格塑造的時代背景與個人經曆。從他齣身貧寒,卻胸懷大誌,發奮讀書,到早期投身湘軍,初露鋒芒,再到組建新軍,獨當一麵,直至最終成為晚清不可或缺的砥柱,作者 meticulously 梳理瞭左宗棠人生中的每一個關鍵節點。讀者將跟隨他的腳步,一同經曆那些風雨如晦的歲月,感受那個時代變革的陣痛與希望的微光。 上冊:亂世崛起,力挽狂瀾 上冊將讀者帶迴到左宗棠人生軌跡的起點。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奮發的讀書人,更是一個對國傢命運懷有深切憂慮的士大夫。鴉片戰爭的屈辱,太平天國的席捲,內憂外患的嚴峻形勢,這一切都深刻地影響著年輕的左宗棠。他如何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幕僚,成長為獨當一麵的軍事統帥?他又是如何以其過人的膽識和謀略,在血與火的洗禮中,一步步建立起湘軍的赫赫威名? 本書將重點展現左宗棠參與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輝煌曆程。從安慶保衛戰的艱苦卓絕,到圍剿天京的雷霆萬鈞,左宗棠不僅展現瞭其精妙的軍事指揮藝術,更體現瞭他超乎常人的堅韌與毅力。他如何調動糧草、整肅軍紀、鼓舞士氣?他如何料敵機先、排兵布陣、剋敵製勝?這些戰爭場麵將被栩栩如生地呈現在讀者眼前,讓人們深刻理解他“能事者,必以身先之”的將帥風範。 然而,左宗棠的貢獻並非僅限於軍事。在平定內亂的同時,他也積極參與洋務運動,成為這一曆史進程中的重要推動者。他如何理解“師夷長技以製夷”的深遠意義?他如何籌劃建立江南製造局、福州船政局等洋務企業?他又是如何平衡傳統觀念與西方科技,力圖富國強兵?上冊將深入探討左宗棠在這一時期的思想轉變和實踐探索,揭示他作為一名封建官員,卻能超越時代局限,為中國近代化進程注入活力的非凡之處。 下冊:擎天一柱,彪炳韆鞦 下冊的焦點將轉嚮左宗棠後期更加波瀾壯闊的功業。當國傢麵臨外敵入侵,西北邊疆危機四伏之際,年近花甲的左宗棠再度臨危受命,肩負起收復新疆的重任。這一決策在當時引起瞭巨大的爭議,有人主張放棄新疆,有人則認為收復必要。左宗棠為何力排眾議,堅決主張收復新疆?他的戰略考量是什麼? 本書將詳細描繪左宗棠西徵的艱辛曆程。這是一場跨越數韆裏、剋服無數艱難險阻的偉大遠徵。寒冷惡劣的氣候、漫無邊際的戈壁、頑固的敵人、後勤補給的匱乏……左宗棠如何剋服重重睏難,帶領軍隊剋服萬難,最終收復被俄國侵略者覬覦的新疆?這場軍事行動不僅展現瞭左宗棠卓越的軍事指揮纔能,更彰顯瞭他作為民族英雄的擔當與魄力。他不僅是一位軍事傢,更是一位具有深遠戰略眼光的政治傢,他的決策不僅是為瞭收復失地,更是為瞭維護中國的國傢主權和領土完整,為後世留下瞭寶貴的遺産。 除瞭軍事上的輝煌,左宗棠在政治上的貢獻同樣不容忽視。他如何與曾國藩、李鴻章等晚清重臣共事,在復雜的政治鬥爭中斡鏇?他如何處理與外國列強的關係,維護國傢利益?他對晚清政治體製的看法如何?本書將通過翔實的史料,還原左宗棠在政治舞颱上的形象,展現他作為一代名臣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操守。 《晚清名將左宗棠全傳》不僅僅是一部人物傳記,更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晚清史畫捲。它通過左宗棠這一核心人物,摺射齣那個時代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方麵麵的變遷。讀者將從中瞭解到晚清時期麵臨的重大挑戰,感受到那個時代仁人誌士的救亡圖存之心,更將深入理解左宗棠這位偉人身上所蘊含的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懷。 本書的作者在考證史料上下足瞭功夫,力求史實準確,細節生動。在敘事上,既有宏大的曆史視野,又不乏細膩的人物刻畫。語言上,力求雅俗共賞,既有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流暢的可讀性。閱讀此書,仿佛能穿越時空,親身經曆左宗棠的傳奇人生,與他一同感受那個風雲激蕩的年代。 左宗棠的一生,是一部奮鬥史,是一部功業史,更是一部精神史。他的一生,是晚清中國掙紮求索、走嚮近代化的縮影。他的功績,如同一座矗立的豐碑,永載史冊,激勵著後人。讀完《晚清名將左宗棠全傳》,讀者定會對這位偉大的民族英雄有一個全麵、深刻的認識,並從中汲取智慧與力量。這套上下冊的書籍,將帶您走進左宗棠的世界,感受他波瀾壯闊的一生,理解他偉大的曆史功績,品味他深厚的傢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