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醫學衷中參西錄》是河北鹽山縣已故名醫張锡純(1860-1933年)所著。原書從1918年至1934年分七期陸續刊行。靠前期1918年齣版,第二期1919年齣版,第三期1924年齣版,1929年又將三期閤編,分上、下兩冊齣版,共八捲,即現行的前三期閤編,前後共印行五版。第四期一冊,共五捲,1924年齣版,曾印行四版。第五期分上、下兩冊,八捲,於1928年齣版。第七期一冊,共四捲,1934年齣版,印行二版。全書共七期,30捲。至於附錄乃是張氏傳人於1957年獻齣的遺稿。拿到《醫學衷中參西錄(精)》,首先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的裝幀和印刷質量,十分精美,一看就是用心之作,這讓我對內容本身也充滿瞭期待。我對“衷中參西”這個概念一直充滿好奇,總覺得這是中醫發展的必然趨勢,但具體如何實現,如何做到既保留中醫的根本,又能吸取西醫的優點,一直是我在思考的問題。這本書的標題似乎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非常想知道,作者在解讀中醫經典時,是如何引入西方醫學的知識體係的。是僅僅停留在癥狀的對比,還是能深入到病機、病因的層麵進行對話?我期待書中能有關於“理法方藥”的探討,看看在“參西”之後,這些中醫的核心要素是否會發生一些有趣的演變。我尤其想看到,在一些現代醫學尚無明確答案的疾病領域,中醫的獨特思路如何能夠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或者說是給齣現有的治療帶來新的啓發。這本書就像一個橋梁,連接著兩種不同的醫學文化,我渴望通過它,去理解一種更宏觀、更包容的醫學觀。
評分我一直認為,醫學的進步在於不斷地交流與融閤,《醫學衷中參西錄(精)》這個書名就立刻抓住瞭我的眼球。它所傳達的“衷中參西”理念,在我看來,是當前醫學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嚮。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如何在不偏離中醫核心理論的基礎上,去“參”西方醫學的。是僅僅作為一種補充和參考,還是能做到更深層次的內在邏輯的對接?例如,當遇到某些用傳統中醫理論難以解釋的癥狀或病理時,這本書是否會提供一種新的視角,將現代醫學的發現巧妙地融入中醫的框架中,從而形成一種更全麵、更係統的認識?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走齣思維的慣性,去發現中醫理論在現代語境下的生命力,同時也能提升我對西方醫學理論的理解深度。這種跨學科的探索,對於我這樣渴望拓展醫學視野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場思想的盛宴。我期待著書中能夠齣現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展示這種“衷中參西”是如何在臨床實踐中發揮作用的,那些具體的療效和過程,遠比抽象的理論更能打動我。
評分這是一本讓我感覺非常“厚重”的書,拿在手裏就沉甸甸的,封麵上的“精”字更是點明瞭其內容的精煉與珍貴。我一直對中醫懷有濃厚的興趣,也讀過不少中醫經典,但《醫學衷中參西錄(精)》給我的感受是既熟悉又新穎。熟悉是因為它承載瞭深厚的中醫理論基石,參雜著那些我熟悉的經絡、髒腑、病機辨證的邏輯。然而,它更讓我感到新穎的是其“參西”的視角。我一直很好奇,中醫如何能與西醫在理論層麵産生對話,又如何在實踐中互相藉鑒。這本書似乎正是我一直在尋找的答案。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開它,看看作者是如何將截然不同的醫學體係融會貫通,從中找齣共通之處,並為我打開一扇理解疾病和治療的新窗口。我特彆期待看到作者在解釋中醫理論時,是否能巧妙地引入一些現代醫學的解剖學、生理學甚至是病理學的概念,從而讓那些抽象的中醫術語變得更加具體易懂。同時,“參西”也意味著可能存在對西醫某些方法的批判性思考,或者是在西醫難以解決的領域,中醫的獨特優勢如何得以展現。總而言之,這本書在我心中已經占據瞭一個很高的期待值,我相信它會是一次令人耳目一新的閱讀體驗。
評分剛收到這本《醫學衷中參西錄(精)》,還沒來得及深入細讀,隻是粗略地翻瞭翻目錄和前言。但光是目錄的條目就足夠吸引人,裏麵涉及的疾病涵蓋麵很廣,而且似乎並非按照西醫的疾病分類來組織,而是更貼近中醫的辨證論治思路。我一直覺得,很多時候我們對疾病的認識過於局限,總想套用固定的模式,反而忽略瞭人體的整體性和個體差異。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試圖打破這種僵化的思維,從一個更廣闊的視角來審視醫學問題。我特彆留意到其中一些標題,比如關於“情誌”對疾病的影響,這在中醫裏是常被強調的,但在現代醫學中,似乎更多地是被歸結為心理因素,而這本書會如何將兩者結閤,或者用中醫的理念去解釋心理與生理的聯動,是我非常感興趣的點。另外,“參西”這個詞也讓我産生瞭聯想,是不是在治療方法上,也會有一些與現代醫學相結閤的思路?比如,在某些情況下,會藉鑒西醫的輔助診斷技術,或者在藥物選擇上,會考慮中西醫結閤的優勢?這本書就像一個寶藏,裏麵藏著各種可能性,等待我去一步一步地挖掘。
評分收到《醫學衷中參西錄(精)》這本書,感覺它的分量不僅僅是紙張的重量,更是其中蘊含的醫學智慧的沉甸甸。作為一名長期學習傳統中醫的愛好者,我深知“衷中參西”這個理念的難度和價值。它不像簡單的中西醫並用,而是要深入理解兩種體係的精髓,並在更高層麵上進行融閤與升華。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在這方麵提供一些獨到的見解。例如,在解釋某些復雜病癥時,作者是如何運用中醫的辨證邏輯,同時又能恰到好處地引入西醫的病理生理學知識,做到既有中醫的“形神閤一”,又不失西醫的“微觀精準”。我設想,這本書或許能幫助我更好地理解那些在臨床上看似難以解釋的現象,或是那些傳統中醫理論難以完全覆蓋的疑難雜癥。同時,“參西”也可能意味著對傳統中醫理論的某些方麵進行反思和修正,使其更加符閤現代的科學認知,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極具挑戰性但也非常有吸引力的閱讀方嚮。這本書的“精”字,也暗示著內容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提煉精華為精華,相信能從中獲得不少啓發。
評分幫人傢買的,書還不錯
評分非常適用,有參考價值
評分書的質量不錯!比較滿意的
評分正版,很厚的一本書,夠學段時間瞭
評分書好,發貨快,到貨亦快。贊。
評分古典醫學值得細讀好書
評分一直在看電子書,紙書還是方便查閱,個人感覺內容很實用,學習古人的從醫精神!也感謝他們留下寶貴的知識!
評分不錯,書的各方麵包括價格都比較理想
評分作為參考書,裏麵的生肌散效果好,張锡純很厲害,西醫部分沒有必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