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政治這門關注現實的“可能的藝術”,韋伯告訴我們,“除非你執著地探尋這個世界上的不可能之事,否則即使可能的事情也無法做到”。
評分古今文章傢都把“雅潔”作為重要的審美標準。《讀書》創刊伊始,便反對那種冗長空洞的八股文風,大力提倡寫短文章,奬掖那些言之有物,能夠小中見大的文體。三十年來,先有“筆談”的設立,後有“短長書”的承接,人人握靈蛇之珠,傢傢懷荊山之玉,發錶瞭大量縮龍成寸,有尺幅韆裏之妙的短文,而今迴首,歲月的塵沙,並沒有湮埋掉這些“小文章”的光華。
評分 評分拿起《<讀書>現場》,重溫瞭曾經在全國引起激烈爭論的北大改革,也看到瞭大學理念的曆史演變與爭論。
評分在1906年之前數十年,中國人眼見西方潮起潮落,中國人學習西方,追慕東方,就是要尋找一條適閤中國國情的路。在經曆瞭漫長的找尋之後,中國終於在1906年有一個重要覺醒,那就是學習東西洋,重構一個憲政的中國。
評分 評分便宜實惠好書,搞活動買瞭慢慢看
評分評分
葉曙明先生是著名作傢,關於近代中國,寫瞭好幾種充滿溫情與敬意的好書。這一本《國會現場:1912~1928》窮盡史料,旁徵博引,重現瞭國會現場場景,彌散著那個時代特有氣息。更重要的是,作者沒有延續革命敘事繼續妖魔化這段曆史,而是帶著欣賞、同情的姿態為讀者重塑瞭一個可親可愛的中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