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精选》的第四卷名为《亚洲的病理》,在章文看来,这是汪晖和黄平将《读书》发展为亚洲问题讨论平台的一个企图。在本卷中,亚洲各个国家与地区的知识份子,尝试厘清”亚洲“这一个概念的丰富内涵,并且透过对于历史、革命、阶级与外交等议题的讨论,构筑知识份子间对话的可能性。
评分 评分 评分“国体变更”的意义是将帝制改为共和,君主变为总统,资政院变为国会,责任内阁变成了国务院。大致而言,1912年至1928年的中国,可能并不是我们过去所说的那样黑暗,那样无序,那样动荡不安。
评分很好的书,很满意。很好的书,很满意。很好的书,很满意。很好的书,很满意。
评分 评分谢先生书读得多,读书看人论事都有一定的高度,但并不因此骄傲自满。对汪伪政府时期的一本宣传品,他老实谦虚地说:“说这是一本特殊的书,实在是因为不知道应该把它放在什么地位来说,因为看见过这样一本书,所以提出来让更有见识的人能想到来解说它或者评价它,我只是用了一种保存史料的眼光来记下我曾经看过这本书,如此而已。”他虽然臧否人物,但语气平和,谈论是非,也保持着情理上的通脱。如他说冯友兰“过于在意自己在一个时代的地位,他有时候就是不看时代发生了什么变化,而硬要让自己处在中心”,但他也中肯地写道:“历史人物在时代转换中的选择,后人一般不易妄加评判,因为历史太复杂,非当事人难以说情。我们在对历史人物处境的了解中,要有同情更要有理解。”这也是他在书中许多文章中提到的对于历史应持有的态度。在《回忆录是靠不住的》一文中,提到黄仁宇这个年纪的知识分子,正好是从抗战中开始了解中国社会,因此对于蒋介石政权普遍没有好感,而且长年海外的生活经历使他们注重结果,看不到过程的巨大代价,对当代中国人的真实生活没有多少了解。他指出,《黄河青山》中关于蒋介石上海演说的回忆已经走样了,并以自己的阅读经历加以认证。即便如此,谢先生也只是论事,没有丝毫贬斥之意,淡淡地说“回忆录是不大靠得住的,因为人的记忆是靠不住的,更何况还有先入为主的判断在其中”,并谈及自己的体会:“研究历史,回忆录至多只可作为一般的材料来用,……,传记不如年谱,年谱不如日记,日记又不如第一手的档案”。就学术论学术,可见其治学风骨。但人总有倾向性,谢先生对于“good old days”的反复赞扬(尤其是学术方面),也显得有些顽固。可能建国以后的种种状况,让人普遍低估了民国时期学者的研究水平。但凡是对以前了解多的,对当今状况就难免了解不够,我总相信时代是不断进步的。况且此一时,彼一时,客观条件变了,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当局者迷,往往看到缺点,旁观者也
评分很好的书,很满意。很好的书,很满意。很好的书,很满意。很好的书,很满意。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