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分析化学
原价:38.80元
作者:马长华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1-01
ISBN:9787030159915
字数:634000
页码:37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21世纪高职高专教材(供中药学和药学类专业用)中的一种,以系列书的编写要求为原则和依据,结合参编人员教学体验和实践编写而成。《分析化学》是中药学与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相对含量、状态与结构的分析测试方法,也是许多其他学科获取化学信息的研究手段,更是药物质量控制必备的实验技能。本教材包括化学分析、光谱分析和色谱分析等内容,共计17章,另有实验和附录,便于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和成人教育中药学专业、中药制药工艺专业、药物分析检验专业学生的教材,亦可供医院、药厂、医药公司、药品检验等部门职工学习使用。
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1节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第2节 分析化学的分类
一、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
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三、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
四、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和微量分析
五、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
第3节 试样分析的基本程序
一、取样
二、分析试液的制备
三、分析测定
四、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评价
第4节 分析化学的发展与趋势
第2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第1节 概述
第2节 定量分析误差
一、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二、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三、准确度与精密度
四、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
第3节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法则
一、有效数字
二、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
三、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第4节 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与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
一、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
二、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
三、可疑值的取舍
四、分析数据处理与报告
第3章 重量分析法
第1节 概述
第2节 挥发法
一、定义
二、操作过程
三、应用
第3节 萃取法
一、定义及分类
二、操作过程
三、应用
第4节 沉淀法
一、沉淀重量法
二、沉淀的溶解度及影响因素
三、沉淀的纯度及其影响因素
四、沉淀的类型与沉淀条件
五、沉淀法中的计算
第5节 应用
一、药物含量测定
二、药物纯度检查
第4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第1节 概述
第2节 滴定方式
一、直接滴定法
二、反滴定法
三、置换滴定法
四、间接滴定法
第3节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一、基准物质
二、标准溶液
三、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
第4节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一、计算依据
二、计算示例
第5章 酸碱滴定法
第1节 概述
第2节 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
一、酸碱质子理论
二、溶液中酸碱组分的分布
三、酸碱溶液中H 浓度的计算
第3节 酸碱指示剂
一、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二、酸碱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和变色范围
三、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
四、混合指示剂
第4节 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
第6章 沉淀滴定法
第7章 配位滴定法
第8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9章 电位分析法
第10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第11章 荧光分析法
第12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
第13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第14章 经典液相色谱法
第15章 气相色谱法
第16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17章 其他分析方法
实验部分
参考文献
附录
《分析化学》教学基本要求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刚刚翻阅完《建筑结构力学进阶》,说实话,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对于那些已经掌握了基础静力学和材料学的朋友来说,这绝对是一本提升专业硬核能力的宝典。它对复杂结构的分析方法,比如矩阵位移法和有限元方法的应用讲解得极为透彻,每一个推导步骤都逻辑严密,毫不含糊。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核心理论时,总能穿插一些现实中的工程案例作为佐证,这使得抽象的力学原理瞬间变得鲜活起来。比如,在讨论桥梁的疲劳分析时,书中引用了近期某个知名大桥的维护数据,让读者直观感受到理论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书中的习题设计也非常巧妙,难度梯度设置合理,能够逐步引导读者攻克难点。虽然阅读过程需要高度集中精神,甚至需要反复推敲公式的推导过程,但每当攻克一个难关,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这本书不是那种可以随便翻阅的休闲读物,它要求你沉下心来,与作者一起进行一场严谨的智力搏斗,但回报绝对是实实在在的专业知识积累。
评分《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艺术”的传统认知,它更像是一次穿越未来的奇妙旅程。作者巧妙地将技术革新与艺术表达的边界模糊地带进行了详尽的梳理。书中不仅涵盖了从早期计算机图形学到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前沿领域的历史沿革,更重要的是,它探讨了交互性、沉浸感和用户参与度如何成为新时代艺术创作的核心要素。我发现作者对“赛博空间中的叙事学”这一块的论述尤其精彩,分析了电子游戏、交互装置等媒介如何构建出超越线性文本的复杂故事体系。书中引用了大量国内外知名的数字艺术家和团队的作品作为案例,配图精美且极具启发性,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进行一次小型艺术展览的巡礼。这本书的语言充满了活力和对未来的激情,它鼓励读者不仅仅是作为技术的被动接受者,更是要成为积极的创造者和批判者。读完后,我感到自己对如何运用现代工具去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潜力,有了前所未有的兴奋感。
评分对于想要深入了解材料科学的初学者而言,《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性能》无疑是一座知识的灯塔。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清晰,从基础的单体结构、聚合反应机理,一直深入到最终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表征,脉络分明,层次感极强。作者在描述复杂的反应动力学时,并没有陷入过多的数学公式泥潭,而是巧妙地用清晰的图示和类比来阐释核心概念,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触高分子领域的读者也能抓住关键。我特别欣赏它对“结构-性能”关系的强调,书中大量的对比实验数据,直观地展示了分子链长、结晶度、交联密度等微观结构参数是如何决定材料的宏观力学强度、耐温性和抗老化性的。此外,关于当前热门的可降解塑料和生物基材料的章节,内容新颖且具有前瞻性,提供了行业最新的研究动态和面临的挑战。这本书的深度足够支撑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但叙述的友好度又保证了本科生能够顺利入门,是一本非常平衡的专业教材。
评分这本《城市规划基础理论》简直是为我这种对城市发展脉络充满好奇的人量身定做的!作者并没有采用枯燥的教科书式叙述,而是将宏大的城市概念拆解成了易于理解的模块,读起来非常顺畅。尤其喜欢它对历史演进的梳理,从古代的聚落形态到现代的超大城市群,每一阶段的转变都配有精妙的图示和案例分析。特别是关于“公共空间”这一章,它深入探讨了广场、街道、公园等要素如何塑造市民的日常生活体验和社区认同感。书中不仅讲解了规划的原则和规范,更重要的是,它引导读者去思考规划背后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动因。我感觉自己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开始拥有了一双“规划师的眼睛”,能更批判性地审视身边的城市环境。比如,书中对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的深入剖析,结合了东京和哥本哈根的实践经验,让我对未来城市生活有了更具体的想象。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发,让我对居住和生活的美好图景有了更清晰的构建蓝图。读完后,感觉整个城市都变得立体起来了,充满了可以探索和改善的可能性。
评分《景观生态学原理与应用》这本书,简直是自然科学与艺术审美完美结合的典范。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偏向生物学或地理学的冷门书籍,没想到它却以一种极其诗意和系统性的方式,探讨了生命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作者对生态系统的空间异质性、斑块效应以及廊道设计有独到的见解。书中大量的实地调研数据和卫星图像分析,清晰地展示了人类活动如何切割和重塑自然栖息地,以及我们如何通过巧妙的设计来修复这些“伤口”。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生态美学”的讨论,它将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与人类的主观审美体验联系起来,提出了一个非常创新的视角:最可持续的设计,往往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设计。我尤其喜欢它对“乡土植物群落重建”的详细指导,提供了许多可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对于正在进行庭院改造的我来说,简直是及时雨。这本书的文字流畅,夹杂着对自然万物深刻的敬畏之情,读完后对“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有了全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对工作中需要用到的专业知识给于了很多中肯的相关规范
评分还行
评分不错
评分好用
评分还行。。。。。。。。
评分非常实用,建议学习园林景观的同学买一本
评分好用
评分还行
评分这本书对工作中需要用到的专业知识给于了很多中肯的相关规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