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
经济管理类专业
管理学原理 283页
(含:管理学原理自学考试大纲) 课程代码 00054
(2014年版)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 组编
主编 白瑷峥
版次:2014年10月第1版
印次:2014年11月第2次印刷
ISBN:978-7-300-20068-2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定价:35元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同步配套试卷【定价】:20.00元
真正让我下定决心推荐给身边的朋友的就是它对“串讲”与“实战”的完美嫁接。很多辅导书要么是把教材内容打碎重组,但缺乏连贯性;要么就是光堆砌真题,但缺乏对知识点的系统性回顾。这套教材巧妙地做到了二者合一。当我做模拟题遇到一个薄弱环节时,我不用费力气再去翻阅厚重的官方教材,可以直接翻到串讲部分,找到对应的核心概念讲解,通常只需要三到五分钟就能快速巩固相关知识点,然后立刻返回去做题巩固,形成一个高效的“查漏补缺——测试——再巩固”的闭环学习流程。这种即时反馈和即时纠错的学习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让我感觉时间花在了刀刃上。它成功地将“学习知识”和“掌握考试技巧”这两个看似分离的目标,通过一套结构严谨的体系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成为了我备考管理学原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双核驱动力”。
评分说实话,我对市面上很多号称“全真”的模拟试卷都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它们要么过于简单,要么就是东拼西凑,缺乏系统性。然而,这套教材的“全真模拟”部分,确实展现了专业团队的功力。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有一套模拟卷的结构和时间分配,与我预想中的正式考试流程几乎一致,这帮助我极大地缓解了临考焦虑。在做题过程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出题人对管理学各个模块的权重把握得非常精准。比如,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这两大块内容,在试卷中的分值占比和难度系数都得到了很好的平衡,这与教材和考试大纲的要求高度契合。更让我欣赏的是,它对于那些开放性的、需要论述的题目,提供的参考答案非常具有启发性。它不是提供一个固定的标准答案,而是给出了一个“得分点框架”以及“论述思路导图”,鼓励我们形成自己的逻辑链条,而不是死记硬背范文。这种引导独立思考的编排方式,让我觉得这份资料不仅是应试工具,更是一次系统的思维训练。
评分我是一个对考试技巧非常敏感的考生,过去的经验告诉我,光是掌握知识点是不够的,如何高效地应试才是王道。这套模拟试卷的设置,可以说是精准命中了自考出题的“七寸”。我特意对比了历年真题的难度和题型分布,发现这套模拟卷的拟真度极高。它不仅涵盖了所有高频考点,更重要的是,它对那些每年都会变花样考察的知识点,设计了多种不同的出题角度,从选择题的干扰项设置到论述题的设问方式,都充满了“考场气息”。特别是附带的答案解析部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错误分析。它不仅仅告诉你“这个选项是对的,所以选它”,而是会详细剖析“为什么其他三个选项是错的,它们分别对应了哪个知识点的哪种常见误区”。这种“拆解错误”的学习方法,对我巩固记忆、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做完一套试卷,我感觉自己就像经历了一次实战演习,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有了清晰的认知,可以立即调整复习的重心。这种注重实战效能的资料,才是自考路上最可靠的导航灯,让人心里踏实许多。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备考小白量身定做的救星!我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管理学,面对那堆厚厚的官方教材,感觉像是在攀登珠穆朗玛峰,望而生畏。翻开这套教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种非常亲切的排版,丝毫没有那种死板的官方文件感。尤其是那个“考点串讲”的部分,简直是神来之笔。它不是简单地把知识点罗列出来,而是用一种非常逻辑化的方式,把那些原本零散、抽象的概念串联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在讲到计划职能时,它会很清晰地指出不同层次计划之间的递进关系,并且配上大量的图示和对比表格,让我一眼就能看出“战略规划”和“运营计划”的核心区别和联系。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在讲解每个核心概念时,都会穿插一些现实中的企业案例作为辅助说明,比如提到“法约尔的十四项管理原则”,它不是干巴巴地背诵条文,而是会举例说明某知名跨国公司是如何在组织结构设计中体现“权责对等”原则的。这种结合实际的讲解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我对知识的理解深度,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真正理解了管理学这门学科的精髓所在。对于时间紧张的自考生来说,这种高效、聚焦重点的梳理方式,无疑是事半功倍的法宝,让我从一开始的迷茫,迅速进入了高效学习的状态。
评分这套资料的装帧和实用性设计,体现了出版方对自考生需求的深刻理解。要知道,我们学习的时候,书本常常需要带着跑,在图书馆、咖啡馆、甚至通勤的地铁上都要进行碎片化学习。这套教材分成两册,设计得非常合理。一本侧重理论梳理和知识点串讲,内容精炼,便于快速查阅和翻阅重点;另一本专门用于模拟测试和深度解析,纸张质量也更适合反复做题和涂写批注。我注意到,串讲那一本的纸张是偏哑光的米白色,长时间阅读眼睛非常舒服,这对于需要长时间面对书本的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细节。而且,两本书的开本适中,放在背包里不会显得过于笨重,方便携带。这种在硬件设计上对学习场景的考量,虽然看似是小事,但对于提高日常学习的持续性和舒适度,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这说明编写者不仅仅是内容的专家,也是深谙学习者实际操作体验的行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