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凤梨欣赏栽培128问

观赏凤梨欣赏栽培128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海涛 著
图书标签:
  • 观赏凤梨
  • 凤梨栽培
  • 园艺
  • 盆栽
  • 植物
  • 园林
  • 花卉
  • 热带植物
  • 果树
  • 养护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124707
版次:1
商品编码:10290941
包装:平装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09-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35
字数:1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观赏凤梨欣赏栽培128问》为我们解答以下这些问题:
哪些观赏风梨的花序最具观赏价值;
基部老叶提早褐化枯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怎样制作观赏风梨组合瓮栽;
怎样栽植空气风梨;
观花盆栽铁兰常见的有哪些种类品种;
哪些观赏风梨的花序最具观赏价值;
基部老叶提早褐化枯萎是由什么坂闲引起的;
怎样制作观赏风梨组合盆栽;
怎样栽植空气风梨;
观花盆藏铁兰常见的有哪些种类品种。

内容简介

《观赏凤梨欣赏栽培128问》由刘海涛编写。观赏凤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批量进入我国年宵花卉市场。由于其种类品种繁多、花型丰富、花色艳丽、观赏时间长、极适合于室内摆设等原因,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一直在年宵花卉市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进口成品花开始,到一些单位直接进口种苗培育成品,再到个别单位实现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繁殖种苗,使得部分和完全国产化的观赏凤梨在国内市场上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国内个别生产单位观赏凤梨的质量已经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但总的来说,国产化的观赏凤梨质量普遍还是不及进口的,其关键在于缺乏对栽培过程中的环境条件控制以及对关键栽培技术的掌握。

目录

前言
一、观赏凤梨概述
1.凤梨科植物是怎样的一类植物?
2.凤梨科植物最早是怎样被发现的?
3.凤梨科植物在国外的栽培简史如何?
4.凤梨科植物原产在什么地方?
5.什么叫观赏凤梨?
6.观赏凤梨有何观赏价值?
7.观赏凤梨有什么应用价值?
8.我国引种和栽培凤梨科植物的情况如何?
9.目前观赏凤梨在我国是否已实现国产化?
10.我国目前是否有生产观赏凤梨的种苗?
11.目前国外生产观赏凤梨的专业公司情况如何?

二、观赏凤梨器官的形态特征及功能
12.观赏凤梨的叶有什么特征?
13.根据叶的分化程度高低不同,观赏凤梨可以分为哪四大类?
14.观赏凤梨的叶筒有什么作用?
15.观赏凤梨的茎有什么特征?
16.观赏凤梨的根有什么特征?
17.观赏凤梨的花有什么特征?
18.哪些观赏凤梨的花序最具观赏价值?
19.观赏凤梨开花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20.观赏凤梨的果实有什么特征?
21.观赏凤梨的种子有什么特征?
22.什么是观赏凤梨的冠芽和裔芽?

三、观赏凤梨的分类与命名
23.什么是观赏凤梨的植物学分类?
24.什么是观赏凤梨的栽培品种和品种?
25.观赏凤梨的品种是怎样分类的?
26.凤梨科的3个亚科各有什么特点?
27.什么是观赏凤梨的俗名?
28.什么是观赏凤梨的学名?
29.同一个种或品种的观赏凤梨,为什么通常还有几个中文名?

四、观赏凤梨常见的属、种和品种
30.光萼荷属(Aechmea)凤梨有什么主要特点?
31.光萼荷属凤梨常见的有哪些种类品种?
32.凤梨属(Ananas)凤梨有什么主要特点?
33.凤梨属凤梨常见的有哪些种类品种?
34.水塔花属(Billbergia)凤梨有什么主要特点?
35.水塔花属凤梨常见的有哪些种类品种?
36.姬凤梨属(Cryptanthus)凤梨有什么主要特点?
37.姬凤梨属凤梨常见的有哪些种类品种?
38.小雀舌兰属(Dyckia)凤梨有什么主要特点?
39.小雀舌兰属凤梨常见的有哪些种类品种?
40.果子蔓属(Guzmania)凤梨有什么主要特点?
41.果子蔓属凤梨常见的有哪些种类品种?
42.五彩凤梨属(Neoregelia)凤梨有什么主要特点?
43.五彩凤梨属凤梨常见的有哪些种类品种?
44.巢凤梨属(Nidularium)凤梨有什么主要特点?
45.巢凤梨属凤梨常见的有哪些种类品种?
46.铁兰属(Tillandsia)凤梨有什么主要特点?
47.空气凤梨常见的有哪些种类品种?
48.观花盆栽铁兰常见的有哪些种类品种?
49.莺歌凤梨属(Vriesea)凤梨有什么主要特点?
50.莺歌凤梨属凤梨常见的有哪些种类品种?

五、观赏凤梨对环境因子的要求
51.观赏凤梨对温度有什么要求?
52.观赏凤梨对光照有什么要求?
53.观赏凤梨对土壤有什么要求?
54.观赏凤梨对营养元素有什么要求?
55.观赏凤梨对水分有什么要求?
56.观赏凤梨对空气湿度有什么要求?

六、观赏凤梨的繁殖
57.观赏凤梨有哪些繁殖方法?
58.观赏凤梨有哪些器官可以作为无性繁殖的材料?
59.观赏凤梨利用吸芽等小植株进行繁殖时有何优缺点?
60.哪些观赏凤梨的吸芽不适宜分离下来进行繁殖?
61.观赏凤梨的吸芽什么时候可以分离下来进行繁殖?
62.怎样分离观赏凤梨的吸芽?
63.怎样分离凤梨属的冠芽?
64.观赏凤梨的吸芽怎样进行种植或扦插?
65.观赏凤梨吸芽种植或扦插后怎样管理?
66.哪些观赏凤梨可以进行播种繁殖?
67.如何采收观赏凤梨的种子?
68.如何对观赏凤梨进行播种?
69.观赏凤梨播种之后如何进行管理?

七、观赏凤梨的盆栽管理
70.盆栽观赏凤梨选择什么样的花盆为好?
71.观赏凤梨对盆栽基质有什么要求?
72.陆生型观赏凤梨通常使用的盆栽基质有哪些?
73.附生型观赏凤梨通常使用的盆栽基质配方有哪些?
74.附生型观常凤梨幼苗如何进行上盆?
……

精彩书摘

此属植物的叶片数量不多,坚硬多刺,叶尖茅尖状。叶肥厚肉质,耐旱能力强,所以它们也被归于仙人掌类与多肉植物中的成员。大部分种类叶背都好像有条纹似的,因为部分地方披上银白的鳞片,看似狭长的纵纹。叶子通常形成伸展开的莲座叶丛。花茎不是从莲座丛中心长出,而是从下部叶片的叶腋处中长出,因此莲座丛不像其他凤梨那样开花后枯死,而是与新长出的小植株一起形成较大的一簇。所以在盆栽时,需要用较大的容器以满足植株生长的需求。花期一般在冬季和春末夏初(12-2月、5-7月),花序总状、复总状(圆锥状)或穗状,花茎较长。小花呈钟形,黄色、橙色或红色。一部分种类比较容易结种子,种子具窄翅、龙骨状。
此属植物健壮,适应能力强,相当耐干旱。都是喜光植物,需要放在有阳光直射的地方栽培。植株在温暖的条件下可终年生长,没有休眠期。冬天能耐短时间10℃以下低温,10℃以上可以安全越冬。它们是理想的家庭盆栽植物,还可以与仙人掌类或其他多肉植物一起栽培或做成盆景观赏。普遍用作家庭观赏植物的两个品种都较矮小,开展度不过30厘米左右。

前言/序言

  观赏凤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批量进入我国年宵花卉市场。由于其种类品种繁多、花型丰富、花色艳丽、观赏时间长、极适合于室内摆设等原因,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一直在年宵花卉市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进口成品花开始,到一些单位直接进口种苗培育成品,再到个别单位实现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繁殖种苗,使得部分和完全国产化的观赏凤梨在国内市场上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国内个别生产单位观赏凤梨的质量已经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但总的来说,国产化的观赏凤梨质量普遍还是不及进口的,其关键在于缺乏对栽培过程中的环境条件控制以及对关键栽培技术的掌握。
  目前在国内,观赏凤梨也越来越受家庭养花爱好者的喜爱。但是,大部分家庭养花爱好者对观赏凤梨的习性以及栽培技术还是缺乏系统和详细的了解,他们往往按照种植一般花卉的方法来种植观赏凤梨,而大部分观赏凤梨的栽培技术恰恰与一般的花卉不同,因此,他们也就无法种植出良好品质的观赏凤梨,甚至都无法种活。
《观赏凤梨:来自热带的色彩精灵》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渴望在家中寻觅一抹来自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而观赏凤梨,以其独一无二的形态、绚丽多彩的花序以及旺盛的生命力,恰恰成为了满足这份渴望的绝佳选择。它们宛如热带雨林中坠落的精灵,以其张扬的色彩和别致的姿态,点缀着我们的生活空间,带来无尽的惊喜与愉悦。 本书并非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种植”的枯燥指南,而是一次深入探索观赏凤梨奇妙世界的旅程。我们将一起揭开这些来自异域植物的神秘面纱,从它们的起源、进化,到它们如何在自然界中生存繁衍,再到它们如何被引入人类的视野,成为备受追捧的室内绿植。本书将带你走进凤梨家族的五彩斑斓,感受它们独特的魅力。 第一篇:凤梨的起源与演化——雨林深处的生命奇迹 在深入了解观赏凤梨的栽培之前,我们不妨先将目光投向它们那古老而迷人的起源。凤梨,学名为Bromeliaceae,是凤梨目下的一大科,其家族成员庞大,分布广泛。它们主要起源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其以巴西、秘鲁、厄瓜多尔等地的雨林为繁衍中心。 想象一下,在潮湿、温暖、阳光斑驳的热带雨林中,巨大的树冠遮天蔽日,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植物的芬芳。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凤梨家族开始了它们漫长的演化之路。许多凤梨种类并非生长在肥沃的土壤中,而是选择附生在树干、岩石甚至其他植物的枝条上,成为“空中花园”的一部分。它们独特的叶片常常呈莲座状排列,形成一个杯状或漏斗状的结构,能够收集雨水、落叶和昆虫残骸,从中汲取养分。这种“集水器”的设计,是它们适应附生环境的绝佳策略,也造就了它们独特的观赏形态。 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凤梨也发展出了多种多样的生存策略。有些种类以其肥厚的叶片储存水分,以应对短暂的干旱;有些则进化出细长的根系,用于固定植株,而非吸收养分;还有些则通过鲜艳的花序吸引传粉者,以繁衍后代。正是这些差异化的适应性,使得凤梨家族如此丰富多彩,形态各异,从娇小的地栽品种到气势磅礴的附生巨型,无一不展现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本书将带你追溯凤梨科的演化脉络,了解它们如何从最原始的祖先,分化出千姿百态的亚科和属,例如我们熟知的“凤梨属”(Ananas)——也就是我们日常食用的菠萝家族,以及“铁兰属”(Tillandsia)——以其奇特的附生习性而闻名,还有“溴莉属”(Bromelia)——它们常常拥有醒目的苞片,形成绚丽的花序。我们将探讨它们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通过了解它们的“前世今生”,你将对这些植物产生更深的敬畏与理解,也为后续的欣赏和栽培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观赏凤梨的魅力解析——色彩、形态与生命的艺术 当我们谈论观赏凤梨时,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它们那令人惊叹的色彩和形态。它们并非仅仅是绿色植物,而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色彩的盛宴: 观赏凤梨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便是它们那如火如荼、丰富多样的色彩。与许多植物的花朵短暂而易逝不同,观赏凤梨的花序通常由苞片组成,这些苞片颜色鲜艳,形态奇特,能够长时间保持色彩,甚至比真正的花朵更加引人注目。从娇嫩的粉红、热情的火红,到明亮的橙黄、深邃的紫罗兰,再到偶尔出现的蓝色和白色,每一种色彩都仿佛是大自然泼洒的颜料,在你的家中点燃一团生命的火焰。 我们将会详细介绍不同观赏凤梨属别在色彩上的独特表现。例如,某些溴莉属的品种,其巨大的红色或粉红色苞片层层叠叠,如同华丽的裙摆,极具视觉冲击力。而铁兰属的许多品种,虽然体型相对较小,但其细长的叶片会随着季节或光照的变化,从翠绿转变为绚丽的红、橙、黄等色彩,仿佛披上了节日的盛装。还有一些品种,它们的叶片本身就带有迷人的斑纹,如条纹、斑点、网格,这些纹络与它们可能出现的苞片色彩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幅立体的色彩画卷。 形态的独特: 除了色彩,观赏凤梨的形态也同样令人着迷。它们的叶片形态多种多样,有坚硬如剑的,有柔软如丝的,有宽大如扇的,也有细长如针的。而最核心的观赏价值,则体现在它们的花序上。 许多观赏凤梨的花序呈穗状、圆锥状或塔状,苞片紧密地包裹着细小的花朵。这些花序的形状各异,有的紧凑而敦实,如同小型的雕塑;有的则舒展而高挑,宛如艺术家的笔触。我们将会深入探讨不同种类的花序构造,以及它们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展现出不同的姿态。有些花序在盛开时如同火焰般向上窜升,有些则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每一种都诉说着生命力的蓬勃。 生命的韧性: 观赏凤梨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它们常常展现出惊人的生命韧性。许多品种能够适应相对贫瘠的土壤,甚至在空气湿度较低的环境中也能生存。它们的叶片常常带有蜡质层,能够减少水分的蒸发,这使得它们成为新手园艺爱好者和忙碌生活者的理想选择。它们耐旱、耐阴(部分品种),且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也相对较强,这些特点都让观赏凤梨成为一种易于打理,却能带来长久观赏价值的植物。 本书将通过生动详实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带领你领略观赏凤梨在色彩、形态以及生命力上的无限魅力。你将学会欣赏它们每一个细微之处,从叶片的脉络到苞片的质感,从花序的结构到整体的株型,全方位地感受这些来自热带的生命艺术。 第三篇:凤梨的生命周期与繁殖——从一颗小苗到繁盛的家庭花园 了解观赏凤梨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是深入欣赏和栽培它们的基础。它们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历着生长的萌发、繁盛,以及新生命的诞生。 生命周期的奥秘: 观赏凤梨的生命周期通常以母株为中心展开。大多数品种在成熟后会开花,形成壮观的花序。但令人惊叹的是,这并非生命的终结,而是新生命的开始。在花序的基部或侧面,母株会逐渐孕育出侧芽(或称子株、吸芽)。这些侧芽最初如同小小的幼苗,紧贴着母株生长,逐渐长大,最终会与母株分离,成为独立的个体。 一个成熟的观赏凤梨植株,在其生命周期中,往往会多次开花并产生侧芽,形成一个大家族。母株在完成繁殖使命后,会逐渐衰老,直至生命结束。但它所孕育的侧芽,则继承了母株的优良基因,将继续生长,并最终也走向开花、繁殖的循环。这种生命循环,使得观赏凤梨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延续性。 繁殖的智慧: 观赏凤梨的繁殖主要依靠侧芽。当侧芽长到一定大小时(通常叶片高度达到母株的一半或更长,根系也相对发达),就可以将其从母株上小心地分离出来,进行独立栽培。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需要一些技巧,以确保侧芽能够顺利成活并茁壮成长。 本书将详细介绍如何判断侧芽分离的最佳时机,以及具体的分离方法。我们将探讨如何为新分离的侧芽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包括基质的选择、光照的强度、温度的适宜范围以及水分的供给。你将了解到,通过耐心和正确的引导,你完全可以利用母株上的侧芽,在家中逐步建立起一片属于自己的观赏凤梨小花园。 除了侧芽繁殖,一些观赏凤梨品种也能够通过种子进行繁殖。然而,种子繁殖的周期较长,且后代性状可能与亲本有所差异,因此在家庭栽培中,侧芽繁殖是更为普遍和便捷的方式。本书虽然不会过于强调种子繁殖,但也会简要提及,让你对凤梨的繁殖方式有更全面的认识。 通过深入了解观赏凤梨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你将不仅仅是它们的“种植者”,更是它们生命故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你将体会到生命繁衍的奇妙,以及如何通过自己的双手,延续这份来自热带的美丽。 结语: 《观赏凤梨:来自热带的色彩精灵》是一本为你打开观赏凤梨奇妙世界大门的钥匙。它将带领你从凤梨的起源与演化追溯到它们的独特魅力,再到它们生命周期的奥秘和繁殖的智慧。我们相信,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你不仅会收获关于观赏凤梨的丰富知识,更会点燃你对它们的热爱,让你在欣赏和栽培的过程中,收获无尽的乐趣与惊喜。让这些来自热带的色彩精灵,点亮你的生活,带来属于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用户评价

评分

翻开这本书,首先被它那丰富且高质量的图片所吸引。作为一种观赏性极强的植物,凤梨的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视觉效果,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几乎每一个关键的栽培步骤、每一种主要的品种介绍,都配有精美的彩图,甚至连一些细微的病理特征都展示得非常清晰。这对于区分不同品种,比如常见的‘勃朗蒂’和‘女王凤梨’之间的细微差别,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我尤其欣赏它对繁殖部分的深入剖析。关于子球(小苗)的分离和催根技术,书中不仅有文字描述,还有步骤图解,这让我茅塞顿懂。以往我总是等到子球长得很大才舍得分离,结果成活率不高。现在我明白了,时机和伤口处理才是关键。这本书的作者似乎对凤梨的每一个生长阶段都了如指掌,其深度和广度远超我之前购买的几本综合性植物图鉴。它更像是一本专门针对凤梨栽培的“武功秘籍”,每一个“招式”都经过反复验证。

评分

这本《观赏凤梨欣赏栽培128问》简直是园艺爱好者的福音!我一直对热带植物充满好奇,尤其钟爱那些形态奇特、色彩斑斓的凤梨科植物。这本书的编排方式非常独特,它采用了问答的形式,将晦涩难懂的栽培技术和理论知识,转化成了一问一答的轻松对话。这种方式让我感觉像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花匠交流,没有那种面对厚厚专业书籍的压迫感。我记得之前尝试种植过几种凤梨,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要么叶子干枯,要么就是迟迟不开花。这本书清晰地解答了我关于光照、湿度、土壤配比的每一个困惑。比如,书中详细解释了不同品种凤梨对光照强度的差异化需求,以及如何通过调整浇水频率来模拟它们原生地不同的季节变化。对我这个初学者来说,这种手把手的指导比纯粹的理论描述要实用得多。特别是关于病虫害防治的那一部分,它不仅列举了常见的威胁,还提供了环保且有效的处理方案,让我对养护这些美丽的“活宝石”充满了信心。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植物界动态的读者,我必须说,这本书在内容的时效性和专业性上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它不仅仅收录了传统的、大家耳熟能详的凤梨品种,还囊括了近年来从国际市场上引进的一些新品种和园艺改良品种的栽培要点。这一点非常难得,因为很多老版本的园艺书籍往往跟不上新品种的更新速度。我注意到其中关于“耐阴性”凤梨品种介绍的部分,提到了几个适合放在室内光线较弱角落的品种,这对我这种住在高层、日照条件有限的种植者来说,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可能性。此外,它对凤梨的“花序诱导”技术也有独到的见解,特别是使用乙烯气体(或替代品)的方法,讲解得非常细致,避免了许多新手常犯的操作失误,使我今年成功地让一株沉寂已久的‘小花’凤梨在预期时间绽放了绚丽的花朵。这种前沿且实用的信息整合,使得这本书超越了一般的入门指南的范畴。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也体现了出版方对读者的尊重。纸张的质感很好,油墨印刷清晰,即便是细小的文字和图例也能看得清楚,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的“128个问题”并非是随机堆砌的,而是经过精心组织的,从基础知识到进阶技巧,再到常见问题的解决,形成了一个流畅的学习路径。比如,它先讲解了凤梨的生长习性,然后过渡到介质的选择,接着是日常管理,最后才是复杂的繁殖和品种鉴赏。这种逻辑递进的方式,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而不是零散地获取信息。对于那些希望系统学习凤梨栽培的爱好者而言,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结构完整、内容详实且极易吸收的学习平台,让我感到物超所值,绝对值得推荐给所有热爱异域花卉的朋友们。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极高的实践指导性。我不是专业花卉种植户,只是一个在阳台上捣鼓的业余爱好者,我最需要的就是能直接上手操作的知识。这本书的“128问”结构,恰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它没有过度渲染凤梨的异域风情,而是聚焦于“如何让它活得更好、开得更艳”。例如,关于凤梨科植物独特的“水槽”吸收水分机制,书中解释得深入浅出,并给出了在炎热夏季如何通过向植株中心填水来模拟自然环境的技巧。此外,它对不同季节的养护侧重点划分得非常明确。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如何通过适当的控温和控湿来保证其休眠期的安全,这部分内容对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许多其他书籍往往将全年养护混为一谈,而这本书清晰地标明了“春季促生”、“夏季控温”、“秋季孕蕾”、“冬季保温”的要点,让我的养护计划变得井井有条,效率大大提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