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的《政府论两篇》(Two Treatises Of Civil Government)是在1689年和1690年相继写成和出版的。其基本精神在于对1688年刚刚结束的英国所谓“光荣革命”进行辩护和理论总结。上篇着力于驳斥保皇派菲尔麦鼓吹君权神授和王位世袭的反动论点,下篇则正面阐述洛克本人关于议会制度的政治理论。本书为上篇。
**章 论奴隶制与自然的自由
第二章 论父权和王权
第三章 论亚当由于为神所创造而享有主权
第四章 论亚当由于神的赐予而享有主权(《创世纪》**章第二十八节)
第五章 论亚当由于夏娃对他的从属而享有主权
第六章 论亚当由于父亲的身份而享有主权
第七章 论父权与财产权作为统治权的共同根源
第八章 论亚当的*高君主统治权的转移
第九章 论从亚当承袭下来的君主制
第十章 论亚当的君权的继承者
第十一章 谁是这个继承人?
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更多的是一种对现实的“祛魅”。它剥离了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政治概念所附着的神秘面纱,让我们看到其背后更为朴素、甚至有些冷峻的逻辑。特别是作者关于“统治”和“被统治”之间关系的阐释,让我对权力的运作有了更透彻的理解。我开始意识到,我们所习惯的秩序,并非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建立在一系列理论构建和实践选择之上。这本书并没有直接给出“应该怎样”的答案,但它提供了一种“为什么”的解释,这种解释的力量,反而更能激发我们去独立思考,去辨析真伪。我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些观点,与我所观察到的现实社会现象进行对照,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联系。
评分我必须要说,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相当“硬核”的阅读体验。它并非那种轻松读物,读完就能立刻获得某种“心灵鸡汤”。相反,它需要读者投入大量的思考和精力,去消化那些严谨的论证和复杂的概念。但正是这种挑战,让我觉得更加有价值。每一次读懂一个段落,理解一个论点,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作者对于“天赋人权”、“社会契约”等概念的深刻解读,让我对这些耳熟能详的词汇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不再是简单地接受它们,而是开始质疑,开始追问,这或许才是阅读的真正意义所在。这本书让我明白,理解政治,其实就是理解人类社会最根本的运行规则。
评分这本书我早就听说了,一直想读,但总觉得有些遥远,感觉会很晦涩难懂,像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离我们的生活太远。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有点犹豫,翻开目录,看到那些专有名词,就觉得挑战不小。但架不住好奇心,还是硬着头皮读了下去。读的过程中,我尝试着去理解作者在想什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以及这些想法是如何形成的。一开始确实有点吃力,需要反复阅读,有时还需要查阅一些背景资料。但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开始能跟上作者的思路了,那些抽象的概念也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会有国家?国家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它又是如何产生的?这些问题,在这本书里都有涉猎,虽然可能不是直接给出答案,但它提供了思考的框架和逻辑。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对我来说是一次思维的洗礼。我发现自己过去很多根深蒂固的关于政治和社会的看法,在这本书面前,都显得不够深入,甚至有些片面。作者提出的“劳动”在私有财产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他如何从这点出发,推导出政治权力的合法性,这一点让我尤其觉得精妙。我从来没有想过,原来我们对于“拥有”的理解,会如此深刻地影响到我们对于“治理”的认知。这本书让我学会了从更宏观、更根本的层面去审视我们所处的政治格局,不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事件和人物。它提供了一种分析问题的“元理论”,让我能够触类旁通,理解更多复杂的社会现象。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之前很多模糊不清的关于国家、权力、社会契约的观念,一下子有了清晰的脉络。我尤其对作者关于“自然状态”的论述印象深刻,他描绘的那种没有政府、人人平等的原始状态,虽然听起来很理想化,但却引发了我对现代社会制度的深刻反思。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以及我们遵守的规则,究竟是从何而来?它们是否真的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所有人共同的、最理性的选择?作者的论证过程相当严谨,一步步剥开事物的本质,让人不得不跟着他的逻辑走。我喜欢这种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分析方式,它不是简单地抛出结论,而是带领读者一起去探究,去证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