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全集》第2卷,收录先生1929年至1949年上半年的文稿287篇,其时正当神州陆沉之际、民族危亡之秋。特别是,先生临国难而掌浙大,至抗战军兴,从暖风熏人的西子湖畔到地处边陲的夜郎之乡,一路颠沛流离,上有日寇飞机轰炸,下有土匪豪强骚扰,先生率领全校师生,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教书育人,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储备了宝贵的智力资源,浙大亦被国际友人誉为“东方的剑桥”;而先生在此非常时期的言论行迹,足以使他名享“中国的脊梁”之列。
评分竺先生不但人格高尚,而且做事执著,数十年的日记能一天不差地坚持下来,甚至在丧妻之痛时,仍不脱漏,这岂是一般没有毅力的人能够做到的?《竺可桢全集》有二十卷,现在不过只出了著作四卷而已。我们等待着在某种意义上比学术著作更重要的日记的出版,因为其中记录的不但是竺先生个人的生活,还透视了国家民族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各种变迁。我常常奇怪于竺先生他们那一辈人是如何生活的,他们既写下了数量庞大的学术著作,还要参加各种学术与非学术活动,还有许多不一定愿意参加的应酬(何炳棣曾问胡适说,您在醒着的时候是不是至少有三分之一是用来应酬的,胡适说是的),最后还给后人留下成百上千的信函与几百上千万字的日记。我们的没有时间我们的忙比起他们来怎么那么微不足道呢?
评分《竺可桢全集》第2卷,收录先生1929年至1949年上半年的文稿287篇,其时正当神州陆沉之际、民族危亡之秋。特别是,先生临国难而掌浙大,至抗战军兴,从暖风熏人的西子湖畔到地处边陲的夜郎之乡,一路颠沛流离,上有日寇飞机轰炸,下有土匪豪强骚扰,先生率领全校师生,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教书育人,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储备了宝贵的智力资源,浙大亦被国际友人誉为“东方的剑桥”;而先生在此非常时期的言论行迹,足以使他名享“中国的脊梁”之列。
评分挺棒的,竺先生气候学涉及非常广泛,论述庞杂,有深有浅,也可见近代中国学问的逐步完善~
评分这次购买的四本书,很喜欢,因为这是科技类书,故很多非专业读者不会去购买,现在阅读太丰富了。我是学中医的,气候学也是中医专业必需要掌握的。这套全集有二十多本,因为大部分是日记,所以没有购买,主要是因为价格有点高,工薪阶层,财力有限,书的质量和内容当然没有说的。
评分早年的科学文章居多,可以细细读。
评分收录1929-1949年竺可桢文稿287篇。从南京到杭州,从杭州到遵义湄潭的“文军”长征。气象台在北极阁建立,浙江大学在抗战烽火中崛起。适合科技史专业读者阅读。
评分收录1929-1949年竺可桢文稿287篇。从南京到杭州,从杭州到遵义湄潭的“文军”长征。气象台在北极阁建立,浙江大学在抗战烽火中崛起。适合科技史专业读者阅读。
评分好书,不错!好书,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