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价格:28.00元
作者:(美)洛克菲勒原著,张占磊编译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1
ISBN:9787515802091
字数:150000
页码:2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洛克菲勒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一位充满智慧的创造者,还是一位慈祥、教子有方的父亲。他知道,能带给孩子一生幸福的不是金钱,而是精神上的富足和良好的生活习性。在今天,经历了人类历史100多年的洗礼,绵延了六代的洛克菲勒家族依然是这个世界上zuì富有的家族之一。洛克菲勒家族的子孙之所以能将家族的辉煌与成功延续至今,和他们自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diyi封做傻的聪明人第二封不甘示弱才会赢第三封起点不决定终点第四封天堂与地狱比邻第五封现在就去做第六封幸运之神眷顾勇者第七封为前途抵押第八封diyi封做傻的聪明人第二封不甘示弱才会赢第三封起点不决定终点第四封天堂与地狱比邻第五封现在就去做第六封幸运之神眷顾勇者第七封为前途抵押第八封zuì可怕的是精神破产
亲爱的约翰:
明天,我要回老家克里夫兰去处理一些我们家族的事情。我之所以给你写这封信,是希望在此期间,你能够很好地帮我打理一些事务。儿子,我相信你的能力,但我要提醒你,如果你遇到某些棘手或自己拿不定主意的事情,你一定要多向盖兹先生请教和咨询,千万不要擅自做出决定。
盖兹先生一直是我zuì得力的助手。他为人忠实真诚,提意见直言不讳,办事情尽职尽责,而且精明干练,总能帮我做出明智的抉择,我非常信任他。我相信他一定会对你大有帮助,前提是你要尊重他。
儿子,我知道你是布朗大学的优秀毕业生,你在经济学与社会学方面的知识十分优秀。但是,你应该清楚,知识原本是空的东西,除非把知识付诸实践行动,否则,你不可能有什么成就。而且,书本上的知识,几乎都是那些苦心孤诣的学者们在象牙塔里编撰出来的,它难以帮你解决实际问题。我希望你能去除对知识、学问的依赖心理,这是你走上人生坦途的关键。
要知道,学问本身并没什么,关键是将学问加以活用后创造出来的东西,这样学识才能为你所用。要成为能够活用学问的人,你必须首先成为具有实践能力的人。
这种实践能力从哪里来呢?在我看来,它就潜藏在你每一次的吃苦之中。经验告诉我,用自己的双脚亲自走过一条艰难之路――充满艰辛、不幸、失败和困难的道路,不仅会铸就我们坚强的性格,而且还磨砺了我们赖以成就大事的各种能力。在苦难中向上攀爬的人,知道如何千方百计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让自己得救。吃苦耐劳,是我笃信的成功信条之一。
也许你会感到很惊讶,因为在你和大多数人看来,没有比自找苦吃再傻的了。其实不然。没有经历过不幸的人反而不幸。人在世间来就是短暂的,许多事情都是来去匆匆的,那些实现了一夜成名、一夜暴富梦想的人们,他们哪个不是很快崛起又很快就销声匿迹了呢?吃苦是你建造事业大厦的根基。人要有远见,只有肯坚持吃苦耐劳,才会有长久的收获。
我相信你已经发现了,自你到我身边工作以来,我并没有让你挑重担,但这并不表明我怀疑你的能力,我只是希望你能从小事做起。
做好小事是做成大事的基石,如果你从一开始就高高在上,就无法体会下属的心情,也就不能调动起你部下的工作情绪。在这个世界上要活下去、要创造成就,你必须借助于人力,即别人的力量。但你必须从做小事开始,才会了解当下属的心情,等你有一天走上更高的职位,你就知道如何去借用他们的臂力达到你想要的目的了。
儿子,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头脑特别聪明:一种是活用自己能力的人,例如艺术家、学者、演员;另一种是活用别人能力的人,例如经营者、领导者。后一种人需要一种特殊的能力――抓住人心的能力。但很多领导者都是聪明的傻瓜,他们以为要抓住人心,就得依据由上而下的指挥方式。在我看来,这种压人一头的方式非但不能得到领导力,反而会降低领导力。要知道,每个人对自己受到轻视都非常敏感,被看矮一截会丧失他的干劲。这样的领导者只会使下属无能化。
你不得不承认,一头猪被夸奖一番,它也是可以爬到树上去的。善于驱使别人的经营者、领导者或大有作为的人,都是宽宏大量的,他们懂得高看别人和赞美他人的艺术。这意味着他们要有感情的付出。而付出深厚感情的领导者zuì终必赢得胜利,并获得下属更多的敬重。
知识是人们不可或缺的成功条件,但有知识的人很可能成为知识的奴隶。每个人都要知道,一切知识都会转化为先入为主的观念,结果是形成一边倒的保守心理,认为“我懂”、“我了解”、“社会本来就是这样”。有了“懂”的感觉,就会缺乏好奇心,没有兴趣就将丧失前进的动力,zuì后也就一事无成了。
但是,受自尊心、荣誉感的支配,很多有知识的人对“不懂”总是难以启齿,好像向别人请教,承认自己不懂,是见不得人的事,甚至把无知当罪恶。这是自作聪明,这种人永远都不会理解那句伟大的格言――每一次说不懂,就会成为我们人生的一个巨大转折点。
那些自以为自己很聪明,耻于说出不懂的人才是傻瓜,而懂得装傻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者。如果把聪明视为可以捞到好处的标准,那我显然不是一个傻瓜。
直到今天我都能清晰地记得一个情景,当时我正为如何筹借到一万五千块钱大伤脑筋,走在大街上我都在苦思冥想这个问题。正当我满脑子想着借钱的念头时,一位银行家拦住了我的去路,他在马车上低声问我:“你想不想借用五万块钱,洛克菲勒先生?”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在那一瞬间我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急切,我看了看对方的脸,慢条斯理地告诉他:“是这样……你能给我24小时考虑一下吗?”结果,我以有利于我的条件得到了那笔借款。
我能料想到,在我离开的日子里,让你独当一面对你而言确实是一种挑战,但这没有什么。“请让我考虑一下再说”,是我始终奉行的一句格言。我做事总有一个习惯,在做决定之前,我总会冷静地思考、判断,但我一旦做出决定,就将义无反顾地执行到底。我相信你也能行。
爱你的父亲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一种沉静而庄重的感觉,这与书名中“洛克菲勒”的厚重感相得益彰。但当我开始阅读时,却发现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肃,反而在看似寻常的家庭教育话题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特别是将“儿童教育心理学”和“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作为核心内容,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针对性。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不知道如何才能真正地读懂自己的孩子。这本书就像是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去发现孩子内心世界的细微变化,去理解那些看似无理取闹行为背后的真正需求。洛克菲勒的这38封信,相信会为我们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们从一个更高的维度去审视教育的本质,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我非常期待书中关于如何识别和应对孩子不同敏感期,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关键时期塑造孩子健全人格的精彩论述。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有质感,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内容的厚重与价值。当我拿到它的时候,内心就充满了一种期待,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智慧宝库的大门。封面上的“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这几个字,本身就带着一种传奇色彩,让人好奇这位伟大的商业巨头,究竟会用怎样的方式去传承他的思想和经验给下一代。而“儿童教育心理学”和“捕捉孩子的敏感期”这些关键词,则直接点明了本书的核心内容,预示着它将是一本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孩子、引导孩子成长的实用指南。我特别喜欢这种将历史智慧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的书籍,总觉得能从中汲取到更深层次的启示。书中对于“敏感期”的探讨,让我联想到自己成长过程中一些模糊的记忆,如果当时能有这样一本指导性的书籍,或许很多困惑都能迎刃而解。我对其中关于如何识别和把握孩子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需求充满了好奇,也希望这本书能为我在教育孩子时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和方法。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广大家长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风格简约而不失大气,非常符合我对一本有深度教育书籍的期待。在阅读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它并非是枯燥的说教,而是以一种温和而充满智慧的笔触,引导读者去探索儿童成长的奥秘。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本身就承载着一种历史的重量和人生的积淀,将其与现代的儿童教育心理学,尤其是“敏感期”这一重要概念相结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育智慧。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如何“捕捉”孩子敏感期的理念所吸引,这让我意识到,教育的关键在于顺应而非强制。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我更准确地识别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的独特需求,并给予恰当的引导和支持。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提供知识,更是传递一种教育的理念和对生命的尊重,让人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收到了一份跨越时空的珍贵礼物,作者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那些可能显得高高在上的财富哲学,巧妙地融入到儿童教育的细腻视角中。我特别欣赏的是,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说教式的道理,而是通过“信”这种亲切的交流方式,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洛克菲勒与儿子之间的一场深刻对话之中。这种叙事手法极大地增强了代入感,也让那些关于人生智慧、品格培养的道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和接受。书中关于“捕捉孩子的敏感期”的论述,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觉得,理解孩子就像是在解读一本充满奥秘的密码本,而敏感期无疑是这个密码本中最关键的线索。我迫切地想知道,洛克菲勒这位卓越的教育家,是如何看待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这些关键节点,又会给出怎样独特的见解和建议。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提供的教育方法,更在于它传递的那种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理解,以及对孩子未来发展所寄予的深切期望。
评分翻开这本书,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温润而有力量的智慧气息。它不像市面上许多儿童教育书籍那样,充斥着焦虑和恐慌,而是以一种平和、洞察的视角,引导我们去审视和理解孩子的成长。洛克菲勒的这38封信,与其说是商业帝国的财富传承,不如说是人生智慧的精华浓缩。而将其与儿童教育心理学、尤其是“敏感期”的概念相结合,更是点睛之笔。我深切地感受到,这本书不是在教你如何“培养”一个成功的孩子,而是在教你如何“陪伴”一个成长的生命。它强调的是内在的引导,是情感的连接,是耐心与理解的艺术。我对书中关于如何观察、倾听孩子,以及在孩子不同敏感期内给予恰当支持的论述,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我相信,这本书不仅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行为,更能帮助我们成为一个更智慧、更有爱的父母,陪伴孩子走过人生中最关键、最美好的童年时光。
评分特别喜欢,跟理想中的一样。推荐给朋友了。
评分已在收看,看完点评
评分物流有点慢。
评分非常好.下次还要买
评分值得一看啊
评分正版,绝对的正版!物流也是很给力!价格也是很优惠!
评分很好的值得一读
评分很好的值得一读
评分特别喜欢,跟理想中的一样。推荐给朋友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